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规范管理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2018-06-09 07:25薛彩云
智慧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规范化护士考核

薛彩云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200)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人民对于医护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医院对自身医疗和护理水平进行相应的提升,规范性培训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再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1],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本文以我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在护士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我院护士共计32名,于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对其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管理,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为大专学历的新入职护士,所有护士均取得资格证书,按《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方案》进行,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6个月,新手适应期;第二阶段:7-24个月,临床轮转期;第三阶段:25-36个月,专科强化期。培训结束后,参加市卫计委组织的规范化培训理论考核,合格后发放合格证。

1.2 方法

1.2.1 制定培训内容

根据本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科室在护理部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专科的培训计划,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由上级护士,针对新护士不同阶段所需掌握的理论及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护士全方面的掌握各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达到培训目标,满足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

1.2.2 理论知识培训

理论知识中要求护士熟悉并掌握医院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等知识,以及基础性的护理知识、护理技巧、医患沟通方法等。护理工作主要是针对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培训内容不应局限在某种病症上,案例讲解应当选取常见的典型案例进行细致分析,综合性的提高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以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调整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提高专业素质[2]。

1.2.3 实践操作培训

在给予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对护士进行实践操作的培训,根据培训要求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项目,保证护士能够了解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的护理技巧,在面对危重病人护理时,应当新老搭配,避免新护士的经验不足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3]。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当向护士介绍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器械和工具,并强调急救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可通过模拟演示加深印象。

1.2.4 考核与评估

培训结束后,对所有护士进行能力的考核与评估[4]。①理论知识考核:包括护士应当掌握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以及临床工作中应用的护理方法、护理原则、沟通方法以及心理干预有效途径,同时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医学人文,对于各个科室的专业理论知识应当熟练掌握。②实践操作考核:在实践护理过程中采取案例分析、护理查房等形式,使护士掌握临床实际的工作能力。不同时期,根据考核要求,采取不同的考核频次。轮科期间,出科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各一次。强化期,每季度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各一次。规培结束后,在市卫计委考核前,大科及护理部进行理论、案例分析各一次,成绩合格后,方能参加市卫计委的考核。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整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前后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水平、护理满意评分以及护理差错次数差异较大,培训后护士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数据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士综合素质对比(±s)

表1 培训前后护士综合素质对比(±s)

护理差错次数培训前 32 81.9±2.4 84.4±1.2 82.6±2.3 9.7±3.4培训后 32 93.5±1.3 96.8±1.7 95.1±1.4 2.4±1.1 t 24.041 33.710 26.261 11.556 P 0.000 0.000 0.000 0.000时间 例数 专业知识 专业水平 护理满意评分

3 讨论

医疗行业中的体制改革,对于医学教育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由老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形式过于死板[5],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加上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导致许多护士在毕业后工作能力达不到临床护理标准,因此对新毕业的护士应用规范化培训就显得极为重要[6]。

护理工作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工作,科学、合理、优质、全面等条件都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关键点,护理工作中的护士礼仪、行为规范以及法律意识均是临床工作中的核心内容[7],良好的护士礼仪和行为规范能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治疗与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顺利的开展,法律意识是护士的自我保护以及应变能力的提升,明确自身工作的责任,也有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8-9]。此次通过对我院32名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发现,规范化的培训管理能够综合性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从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技术专业性、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事件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发挥。在提升护士专业水平的同时,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对于医患关系之间的和谐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医院的持续发展,在医疗行业中保持着较大的竞争力[10]。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实践工作的需要,为医院医生及护士提供培训提升的平台,以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为患者服务,规范化培训管理在护士的临床工作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地提高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实践能力,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1] 朱福香.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65-67.

[2] 舒晓庆,吕雪冰,黄晓华.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急诊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159-160.

[3] 吕贞囡.基于护士规范化培训网络平台对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0):109-110.

[4] 秦彦荣.以问题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38-140.

[5] 李昌燕.分层次规范化护理岗位技能培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9):1114-1115.

[6] 金晓欢,林征,谢晓峰,等.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临床实境考核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1):2621-2624.

[7] 魏丽,魏大琼.表格式电子记录手册在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7,46(27):3885-3886.

[8] 高月红,康晓燕.多元化护理教育在轮转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5):609-612.

[9] 罗健, 杨柳, 杨丹,等. 技能直接观察考核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的应用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 2017, 17(1):75-78.

[10] 习真花. 临床护士综合能力考核在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医药导报, 2017, 36(s1):49-51.

猜你喜欢
规范化护士考核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