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中医辨病治疗及辩证治疗原则

2018-06-09 07:25陈东
智慧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阻滞剂例数受体

陈东

(黑龙江省大庆普济中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0 引言

收缩性心力衰竭存在较复杂的发病机制,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病严重阶段都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生存率不高,致死程度与恶性肿瘤一样,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如何进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降低其病死率已经成为医疗中的一大难题[1-2]。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医辨证对收缩性心力衰竭展开针对性的中药治疗,现将研究内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40例,这些患者中不存在急慢性感染、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患者,且这些患者中男性占有的例数为23例,女性占有的例数为17例,其年龄范围为60~80岁,平均为70.5岁,其中这些患者中所合并有的疾病及其例数为高心病18例、冠心病12例、肺心病2例、风心病5例、心肌病3例。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对其心功能进行标准分级,分别为Ⅱ级、Ⅲ级、Ⅳ级各12例、20例、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休息治疗,控制好患者的钠盐摄入。心功能处于Ⅱ级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药物为ACEI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心功能处于Ⅲ级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药物为ACEI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地高辛;心功能处于Ⅳ级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药物为ACEI抑制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地高辛,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后尽可能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中医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治疗药方,药方成分包括:黄芪、太子参、葶苈子、泽泻、白茅根、丹参各30g,附子(先煎)、茯苓、川芎、当归、杏仁各10g,肉桂3g,车前子、麦冬各15g,甘草3g。如患者出现舌暗、唇紫等情况则再加入三七、红花各10g;出现心神不宁、睡眠不好的患者加合欢皮、柏子仁、夜交藤各10g。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3-4]。当患者呼吸困难、心悸、心绞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且心功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则为显效;若患者呼吸困难、心悸、心绞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心功能得到明显提高则为有效;患者症状没有明显改变甚至加重,心功能改善程度不大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展开不同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中医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的不良反应例数,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2.2 比较两组治疗总效果

进行疗效评估,中医组治疗所获总效果优于常规组的总效果,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效果对比[n(%)]

3 讨论

各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在其终末时期都会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就是收缩性心力衰竭,其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近几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该疾病的发病数量也在不断升高,因此在临床中也在不断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优化其治疗模式,现代医学采取西医治疗在短期内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但针对长期而言具有的疗效一般,且其中还存在有许多如药物副作用等问题。现代医学模式对其进行治疗主要是针对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采用药物进行长期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来进行阻止,可以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但其存在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副作用较少[5-6]。

中医辨证中收缩性心力衰竭属于“心悸”“心痹”等,现代医学认为出现该症状是心脏动力不足,而在中医用另一种说法就是患者体内心气、心阳、肾阳等不足,出现气虚、阳虚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血运不通畅、出现血瘀,存在供氧不足的情况,因此在中医治疗中主要是针对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的效果来展开治疗。而中医治疗的药方中所包含的药材也具有其针对性的功效,黄芪具有益气利水的作用,附子、肉桂可以起到温阳化气的效果[7-10]。可以用于改善患者气虚乏力的症状,君药则可以提升患者的心脏动力;三七、红花等又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与当归共同使用可以达到活血又补血的效果,可以对心脏后负荷起到减缓的作用,在加以甘草作为调和等,多种药材共同使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在对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后再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心力衰竭发生机制,采取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的,且不会存在过多的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方面也比较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优先选择。

[1] 赵英丽.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9):91-95.

[2] 丁文,黄小英,宣云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0例中医辩证治疗的疗效及心功能改善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45(2):179-181.

[3] 朱祎,何立群,袁敏,等.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CKD1-2期)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8(6):1175-1177.

[4] 张娟,左昔清,章建良,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Th1/Th2变化趋势及中医辨证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9(2):451-455.

[5] 方伟,祝光礼,陈铁龙,等.6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AVP、尿液水通道蛋白2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1(2):345-347.

[6] 王金秀,李浩,刘龙涛,等.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正常高值血压22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6,57(9):758-762.

[7] 刘红艳. 慢性心衰的中医病机分析及临床辨证治疗探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45(1):11.

[8] 韦要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及sST2、NT-proBNP、ET影响[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34(1):90-91.

[9] 刘鹏宇, 贾秀丽.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 2018,34(2):71.

[10] 李春. 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3,13(35):436-436.

猜你喜欢
阻滞剂例数受体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