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做好适合学情的解读

2018-06-09 02:52杨彬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康桥科举制度一节课

杨彬

摘 要:在教学实践渐渐丰富起来的时候,许多教学中的问题都渐渐地呈现出来了。我遇到的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一节课的设计究竟是该以学生的学情作为出发点,还是应该以教师的研读文本为出发点。

关键词:学生学情;解读

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是来源于一节展示课。那次的课上,我将朗读定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但是在如何指导朗读的学习方式上与评委老师产生了分歧。最大的分歧就是关于我对文本的解读没有体现出来。在那次课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个我最该在教学中关注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我纠结很久的一个问题:一节课的厚度深度,是该以教师自己的理解解读的深度为基准,还是以学生自己能达到需要理解的深度为基准呢?如果以学生的学情作为出发点,必然是学生应当学到什么;考虑学生学习难度,不一定给不同的年龄学段的设置相同的学习分析点;针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学设计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来指导学生学习,降低难度并非是降低教师个人的研读理解,只是教师个人研读理解的深度与难度,有没有必要就要给这个学段的孩子们呈现。如果以教师的研读文本为出发点,首先考虑的就是我要给学生些什么,我读出些什么需要让他们理解。想的、发掘的很深很深了,就给他们这么深的东西,就想办法让他们理解的和我一样深。

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自己对二者的关系思考和认识。

首先,学情与研读文本并不是矛盾的,并非一节课中必须只能有一个呈现。教师研读文本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与必修课。学情是一节课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有了对学情的正确判断才会有一节课中学生共同学习的正确方向。这二者必然要在一节课上相互结合的的呈现,只是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使它们在一节课结合呈现的更合适。

其次,学情与研读文本都是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如果只偏向其中任何一点,这样的备课就不会有效。只是在教学的构想上,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学情决定了课堂学习的难点之处,是学生学习要真正解决的问题所在;而研读文本决定了课堂学习的重点之处,是学生学习中可以学习达成的目标所在。将学情的状况与学生可以解读的角度结合在一起,做到在尊重学情的前提下,研读文本的角度要适度,要适合学生的学习。

因此,学情与研读文本这两者在备课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关注:

一、教材解读深度要适合学生

名家经典的作品一直是所有文学爱好者竞相研读的重点,特别是那些饱含充沛情感的作品,阅读者总会在作者的经历背景中去探寻他们情感的缘源和言语中的含义。如现代诗《再别康桥》就是一例。

徐志摩的这首诗一经问世就有许多人去揣摩诗人的情意。“康桥情节”成了无数人崇拜徐志摩的理由。太多的经历与矛盾的情愫要由诗人用十几句短短的诗行来表达了。诗人自身和康桥的情缘以及他个人心中的隐匿情怀都是作者要以这样的一首诗来去体现表达的。这首诗在不同人的心中掀起的波澜是不一样的:在亲览康桥之境的人心中,那是一种对诗人与康桥关系的理解;在怀揣美好想象的人心中,那是一种对这位潇洒倜傥诗人的崇拜之意:在身处年少懵懂的少年心中,那是一种对这位浪漫诗人的神秘初识。

因此在面对一个七年级、十四五岁的孩子时,他能理解什么到其中的什么呢?这个问题该是我们备课的起点。一个刚刚知道徐志摩名字和他作品的少年学生,会对他有怎样的阅读的期待呢?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有多少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点呢?有作者多少的愁绪和情怀是一个小小心灵可以装的下的呢?这些疑问都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情感认知的起点。所以即便是这样一篇情韵丰厚的诗歌,无论有多少的愁绪和情怀需要解读,在面对十四五岁的心灵时都应该减减负了。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想到了这样来学习这首诗歌:这是一首情感细腻温婉的现代诗。七年级的同学初步理解内容难度不大,但细致地体会则比较难。从诗歌朗读的角度看,《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朗读水平一般的同学能做到流畅地朗读;朗读水平不高的同学,先要做好准确地朗读诗歌。诗歌教学,朗读是最佳的切入点。由于学生已有的朗读水平不同,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特别关注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分层。第一个朗读活动是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要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去传递出情感,这样的朗读活动是浅层次的;第二个朗读活动(理解性朗读)是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小组研读相关资料,从与作者和康桥等的关系中发现他的情感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尝试把这种体会到的一些情感感觉以自己的声音变化表现出来。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好本诗,而且对学生以后的诗歌学习都有益处。对本诗的解读整体上形成“以读带赏”的教学模式。在赏析的过程中,孩子们能揣摩出多少就是多少,能体验到多深就可以是多深,至于徐志摩本人在“康桥情节”上一辈子的纠结,就期待孩子们在成长中慢慢品味体会吧。

这样的作品在解读时针对学生学习认知和接受的心理,都应该把握好解读的难度,寻找学生最能理解到的程度去引领他们赏悟。

二、教材解讀难度要适合学生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经典却上不出经典的味道。思考了很久似乎有了答案,我们解读的经典与学生理解的经典有距离。常常在学习中为了把经典的作品变得更有学习分析的价值,我们教师自己通常会把作品放在特别的一个高度上来去设置学习问题,这样的高度、难度学生可能未必能够探的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经典的意义淡化了,把经典文章都上成了无趣的肢解语句的内容了。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确定学习的目标,目标定的或难或易都会把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变得无效。其中《背影》一文就是这样的例子。

从前我教过三次了,可总是感觉不满意,原因就是经典的作品却上不出经典的味道。后来的新一次教学中确实不想再让孩子们去文中一句一句的分析描写方法、体现父爱之类的内容了。这篇作品不谈父爱的主题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全文的主旨;但是仅仅停留在对父爱的赞美、感激,又有些空洞浅薄。诚然“父爱”这个话题是不好理解的,特别是对那些每天过着规律生活、过着平常日子的孩子们来说,父爱的深重是他们很难理解的细腻情感。因此以“父爱”为主题,在准确把握主题的前提下,从学生适合的学习角度和难度切入,才可能使七年级的同学有实在的学习收获。

在新的教学设计中,我试着从朱自清自评《背影》的两句话里去引领同学们走进课文。朱自清在自己的文章中曾说:“我意在表现自己。”“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由这两句话就可以去分类文中的“我”和“父亲”两个人物的具体情节与细节,而且也可以梳理清楚两人之间的关系。文中的“我”和“父亲”关系并非仅仅是父子那么简单,他们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理解与被理解的关系。在全文表现“父亲”的情节与细节中,父亲的言行始终都体现着他对“我”细腻的、无微不至地关怀与体贴,这就是作者要表现的一种“可贵的性格”,这些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第一次品读活动中完成。在全文表现“我”的情节与细节中,“我”经历了一个对父亲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不明白父爱到体会出父爱进而在日后去追忆父爱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人对亲情感知品味的过程,这是第二次的品读活动要关注的重点,也是全文分析的难点。其实我们从这篇文章中理解“父爱”的主题并不难,不需要渲染到多么崇高,这样的崇高之高度才是学生探不到的难度。我们通过组织学习活动,能让学生懂得理解父亲就是对父爱的一种感怀,这个难度不是更适合他们么?

三、教材解读准度要适合学生

经典的文学作品魅力之一就是留给了阅读者最广阔的解读空间。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阅读者的思想随着作品的内容不断地变化、深刻,因此就有了阅读者对文学经典的多种解读。在诸多的解读角度中,有些符合作者写作的本意,是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挖掘;有的则可能融入了阅读者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于是就有了与作者原创相背离的解读角度,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对于中学生学习经典的文学作品时,以作者的创作意图为出发点,明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他们学习该有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引领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内容、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是我们教学的任务。对小说《范进中举》的教学就是典型地一例。

这篇小说在学习时,必然要从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情节对比的方法运用这两点作为重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在深入分析情节、人物之后,我们将会一起走入发生这样情节、出现这种人物的社会中。对于这一点,这篇小说的主题往往就是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人们思想的腐蚀,将小说话题的矛头直指科举制度。所以这篇小说学到最后就变成了对科举制度的声讨。在这样的情形下,科举制度成了社会万恶的源头。见到这样的学习结论,我不禁为之一颤,是心灵的颤抖,也是思想的颤抖。心灵的颤抖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人性之恶的根源,思想的颤抖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影响中华文化两千多年的选才制度最后只剩下了一句批判。如此说来,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没有进步过,一直在倒退?所以以这样的解讀角度引领学生去学习这篇小说,恐怕早已偏离了作者创作的初衷,也远离了中华文明进步的脉搏。

科举制度在其存在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担当起了培养人才、发现挖掘人才的重要职能,它也是中华文化存在的一部分。它的进步和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学习中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一制度,从其产生、发展到其辉煌的过程,这都是我们要了解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只是这样的人才制度在其发展的中后期渐渐被人们所误解甚至扭曲。人们误解扭曲了它选拔人才的作用,更是在此过程中慢慢地扭曲的世人的灵魂。可以说在被扭曲的科举制度下,没有几个清醒的人。《范进中举》里的所有人物,甚至整个《儒林外史》中的所有人物,以及同一单元的小说《孔乙己》里的所有人(甚至包括那个悲剧的孔乙己),都是被扭曲的思想而扭曲了的灵魂。在这里我想我们和学生一起看到的,不该是一个制度本身,而是制度背后世人的灵魂和人性,看到整个社会思想的状况。

对《范进中举》这样的小说,我们要有清醒地审视,审视那真真实的思想、灵魂和人性。科举制度本身不该成为我们批判的“替罪羊”,真正的罪恶来源于人性的深处。我想有了这样的解读方向,学生们就不会再简单地去归纳批判,而是会深入地思考,思考来自人们心灵深处的那种声音。

总而言之,在现实地教学实践中,学情和教材文本的研读永远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尊重经典作品的前提下,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才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康桥科举制度一节课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雨巷诗人”与“康桥诗人”
托马斯的一节课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郑州康桥悦蓉园新中式院墅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