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壮素和PBO处理对早酥梨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8-06-11 19:19赵明新毕淑海曹刚李红旭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赵明新 毕淑海 曹刚 李红旭

摘要: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探讨不同药剂处理对早酥梨一年生枝条长度和粗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BO 200倍液喷枝条上部2/3和喷枝条全部2个处理在控制早酥梨枝条生长方面效果最好,能够达到培养圆柱形树形要求,为早酥梨提早结果和树冠大小的控制提供有效方法。

关键词:药剂筛选;早酥梨;枝条长度;枝条粗度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11-0076-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11.022

Screening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Production of High Energy Feed AdditiveFatty Acid Calcium for Ruminant

Qi Zuoqiang 1, WANG Yongjie 2, JIN Jianjun 2, LIU Zhe 2, MENG Jintao 2, ZHANG Yansheng 2

(1. Nanyang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Tanchang Agriculture and Pasture Administration, Tanchang Gansu 748500,China;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used pig fat, sodium hydroxide, and calcium chloride as the main material. The parameters of processing technique of calcium fatty acid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 was recommended by the orthogonal design L1645.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parameter of fatty acid calcium in experiment condition were: dosage of sodium hydroxide accounted for 27% of fat mass, dosage of calcium chloride accounted for 25% of fat mass, saponification reaction time of 5 h, double replacem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90 ℃, the usage amount of water was 4 times of fat mass.

Key words:Porcines of fat;Fatty acids calcium;Orthogonal design;Processing technology

早酥梨已成為甘肃省的主栽梨早熟品种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而栽培模式对提高梨树产量和品质以及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激素及化学物质可以改变和影响植物体内源激素水平,调控果树生长发育,是果树生产中控制树体生长、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1 - 3 ]。

圆柱形树形为宽行密株栽培,影响树形培养的关键是如何使树体早成形,早结果,做到以果压冠。梨树枝组数量、枝条粗度,与枝类演化及产量形成关系密切[4 ]。早酥梨成枝力弱,长势强,当年不易成花,生产上常通过拉枝、环割等措施控制其生长,操作繁琐,费工费时,喷施化学药剂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树形培养中使用。本试验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省力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同时为促进早酥梨尽快成形,提早挂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4年7月份在甘肃省景泰县农垦条山集团兰州梨综合试验站进行。试验园位于甘肃省景泰县条山农场亚飞片区,海拔1 619.5 m,属温带干旱气候。果园土壤为砂质灰钙土,土壤pH 8.2,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2 g/kg。园地地势平坦,灌溉方式为滴灌,常规管理,管理施肥一致[5 ]。

1.2 材料

选择定植2 a的早酥梨树为试材,2013年定植,密度1 m×4 m,树形为圆柱形。PBO(高效果树促控剂)由江苏省江阴市果树促控研究所研制,50%矮壮素水剂由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A用50%矮壮素300倍液喷枝条上部2/3;处理B用50%矮壮素300倍液喷枝条全部;处理C用PBO 200倍液喷枝条上部2/3;处理D用PBO 200倍液喷枝条全部;处理E喷清水对照(CK)。试验树体为2014年嫁接,对当年长出的枝组进行处理。每处理选择长势一致的3株树,每株处理10个枝条, 2014年7月3日第1次喷药,每隔15 d喷药1次,共喷3次。每次喷药前和最后1次药后15 d调查枝条长度和粗度并做记录。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酥梨枝条长度变化

从表1可知,树体喷药处理前枝条长度差异不显著,枝条未停长,全部正常生长。第2次喷药前,枝条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处理D停长枝条数量最多,处理C次之,处理 E(对照)枝条正常生长;处理A、B、C、D、E较第1次喷药枝条长度分别增长23.61%、27.71%、22.05%、17.07%、36.34%。第3次喷药前枝条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D 60%的枝条已经停止生长,处理B、C次之,43.33%的枝条停长,处理E(对照)16.67%停止生长;处理A、B、C、D、E较第1次枝条长度分别增长36.26%、46.18%、34.38%、28.26%、59.38%。第3次喷药15 d后枝条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D 93.33%的枝条停止生长,处理C 76.67%的枝条停止生长,E(对照)仅23.33%枝条停止生长,枝条长度较第1次分别增长48.3%、51.3%、42.16%、35.47%、83.94%。喷药处理后,处理A、B与处理C、D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C、D之间差异不显著,效果相同。

2.2 早酥梨枝条粗度变化

从表1可知,树体处理前枝条粗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第2次喷药前,枝条粗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A、B、C、D、E较第1次枝条粗度分别增粗16.17%、18.50%、26.81%、24.22%、18.04%。第3次喷药前枝条粗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A、B、C、D、E较第1次枝条粗度分别增粗37.67%、42.1%、31.77%、34.6%、43.47%;第3次喷药15 d后枝条粗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A、B、C、D、E枝条粗度较第1次分别增粗41.2%、56.58%、42.08%、60.55%、67.73%。

2.3 枝条长度和粗度相关性

枝叶的生長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基础。由表2可知,枝条长度和粗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生长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抑制剂处理,可使枝条长度和粗度长势中庸,有利于枝条成花、早挂果。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和PBO)可显著抑制枝条生长,促使枝条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6 - 7 ]。枝条停长与其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已有研究认为枝条的停长是其花芽分化启动的前提[8 ]。本试验表明,喷施PBO 200倍液45 d后可抑制枝条的营养生长,可很好的控制树冠大小,有利于省力高效密植梨园的建设,实现成形早、早挂果。这种作用的机理可能是喷施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使芽体组织内源激素的含量发生变化,ABA含量增加抑制了GA3、IAA 等生长促进激素含量,打破原有激素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生长季节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和PBO,能有效抑制早酥梨枝条的生长,促使树体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为控制早酥梨树冠大小,树体长势及缩短成花时间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选用的2种生长调节剂的效果之间的存在显著差异,即 PBO 200倍液整枝或上部2/3喷施效果最好,枝条长度和粗度可达到圆柱树形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闫国华,甘立军,孙瑞红,等.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苹果果实早期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J]. 园艺学报,2000,27(1):11-16.

[2] 俎文芳,刘国俭,赵永波,等. 生长调节剂促进桃实生树提早成长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5,20(6):107-109.

[3] 张 鑫.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发育和氮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密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

[4] 郗荣庭. 果树栽培学总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67-70.

[5] 李红旭,牛济军,王晓宁,等. 黄冠梨授粉品种筛选试验[J]. 中国果树,2007(6):18-20.

[6] 翟春峰,张国杰. 多效唑对石榴生长发育和抗寒性的影响[J]. 果树科学,1994,11(3):178-180.

[7] 王 鹏,张秀羽,翟春峰,等. 氯丁唑不同施用方法对新红星幼树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92-6093.

[8] 张玉星. 果树栽培学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11.

(本文责编:陈 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