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大会的环境新闻报道:冲突、协商与调整

2018-06-11 15:30高瓴
科技传播 2018年9期

高瓴

摘 要 环境问题关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威胁。环境新闻报道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作为全球性的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大会从成立以来就被各国媒体广泛关注。为此,笔者以近3年《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例,分析中美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方面的特点,并找出差异的深层原因,为我国媒体提高环境新闻报道传播效果提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大会;《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0-0016-04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人类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风险社会①。风险与人类社会共存,由于现代社会人类活动的频繁,人类已经成为风险的主要制作者,风险的结构和性质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全球性生态问题已经对自然和人类构成严峻威胁,对人类生存发展提出了挑战。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具有环境监视功能,对于环境问题的报道和记录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环境变化、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自世界上第一个环境保护类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布后,联合国决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英文简称COP会议),讨论框架公约内容的实施情况,以督促各国在减缓气候变化问题采取积极行动。

每年举行一届的联合国世界气候大会是各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对气候大会的报道也与其他环境新闻报道有所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报道特点和报道模式。通过会气候大会的报道各国都在积极努力争夺话语权,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舆论影响力。此外,由于媒体立场和报道倾向的不同各国媒体在报道中的偏向和立场也有较大差别。对这些差别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我们把握舆论导向,发出中国声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受众营造更全面、客观、公正的“拟态环境”②。

1 《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报道内容分析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进行统计研究。定量研究方面抽取《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2015年、2016年、2017年各20篇新闻报道组成120篇研究样本。其中《人民日报》样本来源于人民日报电子版,《华盛顿邮报》资料来源于美国官方网站,通过付费查看而获得。之所以选择这两家媒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日报》在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党媒的代表和官方的喉舌,最能体现中国声音和立场。而《华盛顿邮报》主要以报道美国国内重大新闻为主,与《人民日报》定位较为接近。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所得结论对中国新闻媒体更具借鉴价值。

1.1 《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新闻来源对比

新闻来源主要有本报记者、本国通讯社、国外通讯社、评论员、专家等。通过刻意选择新闻来源,可以在不同的新闻来源的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的框架结构,表达不一样的媒体观点。

从表1可以看到,《人民日报》新闻报道中,68%的新聞稿件来源于国内通讯社(即新华社)供稿。而与此不同《华盛顿邮报》稿件来源57%来自于本报记者采访。从信源角度进行追踪则发现由于联合国气候大会属于官方会议,无论是通讯社和记者采访,信源地皆来自政府机构。例如,文章《聚焦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时候少说大话,并拿出实际行动来了!》《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光说不练?》《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等稿件中全文刊发中方的官方声明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

而《华盛顿邮报》中政府来源一方面来源于政府领导人的讲话和采访,另一方面则来自环保组织机构、专家学者等。例如,2015年12月16日新闻稿件中引用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法国外交大臣劳伦特·法比乌斯、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副总卢·伦纳德等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机构负责人的权威讲话来对新闻内容进行相关解释。因此,从新闻来源可以看出,《华盛顿邮报》出于西方新闻媒体所秉承的客观、公正新闻报道原则,在消息来源上尽可能呈现多元化视点,以显示其平衡立场。

1.2 《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环境报道体裁对比

在近3年的会议报道中,《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两份报纸运用最多的报道文体主要是消息,根据笔者调查统计,消息体裁分别在两份报纸中各占32.9%和25.4%。

虽然两份报纸都以消息作为主要报道文体,但是《人民日报》消息字数较少、简明扼要,一般不在消息里发表相关评论,主要介绍会议进程、主要议题、领导人出席情况和各家代表团参会情况为主。与此不同,《华盛顿邮报》的消息文体中基本为篇幅较长的解释性报道,短消息几乎没有。内容多为表达各方声音,陈述各方观点。虽然没有评论,但是各方观点的选择和把关侧面表现了媒体的视点。

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为例,《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17年6月3日发表文章《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用了不到200字向读者陈述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该协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表示美国的推出是一件令人极其失望的事情,至于美国为何退出该消息只字未提。然而,在《华盛顿邮报》中则相继发表多篇文章陈述退出《巴黎协定》将对气候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评论员文章方面《华盛顿邮报》和《人民日报》的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华盛顿邮报》态度比较鲜明、立场明确。例如,特朗普在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华盛顿邮报》发表社论《特朗普背叛了地球》对特朗普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文章指出,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是违反全球发展趋势的愚蠢决定,阻碍全球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前进脚步。社论通过引述科学研究内容指出,到21世纪末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将极其严重,个别城市气温可能上升14.4℃,生态灾难不再遥不可及。特朗普的退出决定阻碍了气候治理的发展进程。

而《人民日报》观点和立场显得更为客观,善于通过旁敲侧击来达到传播目的。关于特朗普退出的影响和原因,发表文章《美国为何退出<巴黎协定>》《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为何抗议声遍及全球》文章对特朗普之所以退出的原因进行比较详细客观的分析,退出产生的影响,该报纸用其他国家的反对和质疑声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1.3 《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环境报道倾向对比

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书籍《公众舆论》认为:“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③那么媒介对不同新闻议题的选择与呈现直接影响受众对该议题的感知,同时议题的选择和安排也体现出不同媒介的立场和倾向。因此,报道议题最能体现媒体的报道倾向性。

笔者将联合国气候大会环境新闻议题分为几个方面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和公众几个方面。政治议题主要为各国政要如何就气候问题发表言论、进行协商。经济议题为如何通过节能减排、合理利用能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其中,《巴黎协定》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援助1 000亿美元问题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科技议题则为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将温室气体排放降到最低标准。环境议题则聚焦近年来极地冰川融化情况,岛国海平面上升情况等温度上升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公众议题则放在受众视角陈述公众对待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从表3统计分析来看,两者虽然都以政治议题为主,《人民日报》政治倾向占比67.3%,《华盛顿邮报》占比50%。但是在其他议题安排上,两报在气候大会报道中在报道倾向的安排上有所不同,《人民日报》政治议题比例过大,科技议题和环境议题占比过小。《人民日报》的环境报道更强调政府的呼吁和参与。而《华盛顿邮报》在科技议题和环境议题上明显高于《人民日报》,报道强调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环境保护,侧重分析环境报道的影响和危害。

1.4 《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环境报道态度对比

报道态度能够反应媒体对事件的立场、态度和看法④。笔者以报道主题的使用频率来反应报纸的报道倾向。根据对两份报纸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词冲突、协商、呼吁、调整等重要关键词。冲突指双方对立的激烈交锋展现在报道中。协商指展现矛盾双方或者多方对同意事件的不同看法,表现各方的观点并且做适当的解释。呼吁是指各方针对事件提出主观意愿、恳请得到谅解。调整是指矛盾双方针对各自提出的意见和看法做出妥协和让步,达成一致的意见。

根据以上关键词统计结果如下:《人民日报》以呼吁和调整为主,比例分别为54%和17.5%。而《华盛顿邮报》以冲突和调整为主,比例分别为34%、29.5%。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注重报道我国在世界气候大会上的表态和声音,尤其是中国代表团的发言和讲话是报道重点。例如,2015年12月0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的大国智慧和担当》中讲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的讲话,阐述中国对气候治理的态度和主张。文章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内容表明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和决心,践行大国责任,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气候变化机制,宣布投入200亿人民币设立“南南合作基金”,以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而《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着重突出谈判过程中出现的对立声音,对这些声音进行客观和全面的呈现,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意见的矛盾是展现重点。

2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对近3年世界气候大会报道的内容分析进行量化研究发现,由于两报新闻理念、报道倾向、政治利益、意识形态等不同从而使两报在环境报道中呈现出不同的报道特点。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两者在报道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2.1 《人民日报》政府声音占主导,坚持党的舆论宣传阵地

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需要坚持党性原则,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现,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⑤。因此,新闻传媒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该坚持党性原则,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为重点。而美国新闻体制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新闻集团被各种利益集团所控制,各利益集团受党派影响较小⑥。

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新闻报道中,《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官方报纸秉持党性原则,坚守党的舆论宣传阵地,以报道我国在气候大会上发言讲话和获得国际上认可为主要传播内容,宣传意识较为浓厚。而美国媒体权力归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新闻话语权掌控在媒体背后的投资者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华盛顿邮报》关于世界气候大会的报道并未一味站在政府角度为其摇旗呐喊,针对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发表文章大胆抨击。

2.2 《华盛顿邮报》侧重表达对发达国家的支持

《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报纸代表。而纵观气候大会上关于气候问题的争论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气候变化议题作为国际政治领域的焦点,已经从经济、道德、技术演变成为政治力量之間的博弈,此间折射的是国家之间的话语、权力之争。

各国皆试图从本国利益出发提出有利于自身发展需求的气候条约,并极力说服其他国家接受和认同这些气候政治话语。发展中国家认为解决气候问题应该建立在有区别的责任前提下,应该由发达国家负担更多,因为这些国家早些年排放了许多温室气体。而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相同的责任。因此,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基于以上这些复杂利益因素两报在报道过程中都对自己属利益集团的观点和看法有所偏向。因此,《华盛顿邮报》新闻报道虽然比较符合国际性媒体报道规范,但在报道细节上则会通过隐晦手法传递观点和态度。例如,通过专家解读数据方式为微观话语表达对发达国家的支持。

2.3 两报都侧重呈现环境报道的冲突和矛盾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两派阵营的交锋一直是气候大会的主旋律,各自都站在本国经济发展基础上提出不同要求。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在控制气体排放有可能对经济产生抑制的情况下进行节能减排尚属困难,且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有限,环保技术水平低。经济上的悬殊直接导致对发达国家有所依赖影响其在气候大会上的话语权。为此,对于发达国家承诺援助1 000亿美元的承诺尽管没有兑现也只能无奈接受。

随着近年来中国实力的提升,在国际上话语权逐渐得到提高,在气候大会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声音开始发挥作用。

《人民日报》报道议题侧重政治议题的主要基础在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京都议定书》颁布以后,美国的地位严重下滑,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损伤美国形象,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批评和质疑声音不断。树立美国形象,扭轉不良印象,重新确立大国地位,以奥巴马为首的领导人将注意力投射在气候问题上,以此希望重振国际地位及国际话语权。发达国家对待中印等发展中国家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行为也进行了谴责,他们要求发展中国家要对气候问题承担一定责任。

由此可见,由经济发展引发的矛盾在气候问题上出现了激烈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媒体报道而言呈现矛盾的同时,站在本国利益角度出发,各国都在极力维护本国权益。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气候大会报道的内容分析和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将气候变化问题置于政治表达议题之中,而《华盛顿邮报》则将气候变化问题架构于环境气候议题之中,在专业性阐述上更具国际性水准。

从新闻体裁上看,《人民日报》以消息和评论为主,稿件多采用本报记者和新华社稿件、政治议题是关注重点。《华盛顿邮报》同样以消息和评论为主,稿件多采用本报记者和专家稿件,经济、科技议题是关注重点。这与两国新闻体制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此外,两者在报道倾向上也存在重要差别,《人民日报》正面宣传多于负面报道。《华盛顿邮报》善于呈现各方观点,解释性报道比例高,善于通过各方观点的陈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追究二者报道产生的原因要从两份报纸新闻体制的不同,两份报纸背后所属国家政治利益、经济力量不同等诸多复杂因素寻找原因。

注释

①乌尔里希贝克(德)、何博文(译:《风险社会》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05).

②[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5):45.

③[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5):112.

④贾国鹰:《论新闻的框架研究》《新闻爱好者》,2006(2)

⑤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23.

⑥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7):89.

参考文献

[1]侯迎忠,郭光华.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蒋晓丽,雷力.中美环境新闻报道中的话语研究一以中美四家报纸“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报道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197-200.

[3]王积龙.跨文化传播中环境新闻的不对等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0(1):188-191.

[4]张威.环境报道的宣传色彩与新闻的客观性[J].国际新闻界,2007(10):19-23.

[5]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李智.对文化软权力化的一种传播学解读[J].当代传播,2008(4):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