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心理背景下网贷行为剖析

2018-06-11 10:30杨菲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动因大学生

杨菲菲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消费网络贷款日趋于盛,本文从大学生消费贷款的特点和动因进行分析,阐述大学生网络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契合实际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贷款 动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017年底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

1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

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1)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正处于一个不断成熟的阶段,在消费方面虽然存在一些非理性的特点,比如过于追求时尚、易冲动。但是随着消费行为的积累,他们已经对于消费有了自己的判断、分析和标准。他们在购买时更注重所购商品的质量与价格,学会全面地考虑消费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帮助有多少,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消费行为,避免盲目性消费。而当代大学生恰恰是对时尚非常敏感的一个群体,媒体通过杂志、广告等形式向校园传递着大量外界的时尚与消费潮流信息,使得大学生在消费上容易丧失应有的判断力。他们往往由于经受不住时尚事物的巨大吸引力,而冲动地做出自己消费计划外的消费行为。

(2)消费心理可塑性强。当今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受到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消费观。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新的科学消费观也很容易接受,若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他们也能够考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进行较为理性的消费。因此,大众媒体、学校和家庭应当从各方面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对他们的消费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3)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对于大学生来说,非理性消费就是由于缺乏理性的消费观而产生的大大超出大学生基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和必要的文化娱乐费用以外的消费行为。大学生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他们自主消费的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没有形成理性、稳定的消费观念。当前,非理性消费观在大学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消费结构不合理,重享受性消费,人的消费主要分为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而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上看,除了吃饭、购买生活用品等最基本的生存性消费,购买学习用品与资料、参加各种辅导班等发展性消费以外,用于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享受性消费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支出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注重享受性消费,提前消费的趋势。这种趋势势必使大学生将主要精力从学习、自我发展上面转移到了享乐上面,对于他们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极为不利。

2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动因分析

(1)攀比性。攀比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盲目地仿效和追求他人更高的消费水平的消费行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虚荣心的一种反映。一些同学看见其他同学买了新的好的东西,便会产生羡慕心理,促使其也买一个一样的,甚至是更好的东西,这些都显示出大學生消费的模仿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家相互攀比消费。

(2)时尚性。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

(3)从众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群体是具有某些共同心理特征的共同体,群体通过群体规范、群体评价等手段来实现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大学时期恰恰是人生中最渴望被群体接纳、渴望拥有友情的时期。有些大学生,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自卑感强,较敏感,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只有表现得与大多数人一样,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这些心理表现在消费方面尤为明显,使得很多大学生成了群体的附庸者。

(4)冲动性。大学生个体,社会经验缺乏,对父母和学校的过于依赖,本身自制能力不强,对自己的消费情况缺乏独立的思考,容易冲动消费。

(5)围绕异性。从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为吸引异性而消费成为大部分高校学生消费的动因之一。

3大学校园网络借贷的现状

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成为贷款的新市场,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他们对一些商品和服务表现出超前消费的需求。另外,大学生具有金融知识相对匮乏、社会关系简单、容易鼓动、警惕性不高等特点。综合上述因素,大学生校园贷款是一个极好的市场,所以各家借贷公司积极开辟校园放贷市场。

(1)网贷门槛低。网贷一般不需要担保和提供工资收入证明,为了吸引学生贷款,放款者提出各种优厚条件,无需贵重物品抵押、无需担保,只需提供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就可签借款协议。有的甚至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和一张银行卡,再留下老师、同学的电话即可,通过审批就较高。

(2)借贷信息铺天盖地。一些借贷公司的放款信息在高校校园宣传栏、墙壁、寝室走道等公共场所以及?QQ?群、微信朋友圈上随处可见。“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等诱人的贷款广告被清理后,马上又会被贴上。

(3)借贷公司乱像频发。随着校园借贷的蔓延,一些平台甚至打着电子商务公司的幌子,实际上是以分期的名义放贷。更有甚者,有的高利贷团伙打着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名义,实际是个人约定,私下交易,往往以私下约定为准,绕过了平台监管。

参考文献

[1] 王东静,张社争.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6(04).

[2] 苏婵娟.校园网贷背景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剖析及教育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2017(07).

猜你喜欢
动因大学生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与对策探讨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