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属于自己的景物描写

2018-06-11 09:54乐继平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鼎湖山听泉景物

乐继平

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人色彩非常强烈的写作活动。古人在自己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早已给予后人许多经验总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独抒性灵”“我手写我口”……他们无非强调创作的真实性、个性化以及创作要赋予个人的 色彩。

在作文创作中,中学生往往容易陷入创作的套路化、格式化,使得作品缺乏个性、缺乏主观真实。这一问题不仅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出现,在作品里的景物描写中同样呈现。

如何使景物蒙上“我”的色彩,打造属于自己的景物描写?苏教版九上第一篇文章《鼎湖山听泉》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一、真实感官——将概念换为描写

“真实感官”是指在景物描写中,能够通过笔端,真实细腻地反映出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这需要我们客观细腻的描写,尽可能地还原当时。在具体创作中,需要将一些宽泛概念换成镜头描写。在学生日常作文中,这一点却常常不被重视。以一则学生日常作文片段为例,在写落雨的下午时,学生写道:

天空灰蒙蒙的,大朵的乌云聚在一起,遮盖了天日。雨弥漫在天地间,哗哗地下着。偶尔几道闪电划破云层,接着是几声轰隆隆的雷声。

这则景物描写看似具体生动,但却经不起细敲。落雨下午的“灰蒙蒙”是什么样的?怎样的乌云才能“遮盖了天日”?“接着”是怎样的速度?这段描写似乎符合我们的想象,但又不具有唯一性。似乎每一次下雨都有这样的景致,又似乎每一次下雨都与之有一点不同。究其原因,在于描写还不够细腻,没有能够还原当时,致使景物缺乏灵动的个性色彩。

在《鼎湖山听泉》中,作者写站在半山腰所看到的景物时,描写道: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 悦耳。

作者写半山景色,暗写泉,突出绿。山中绿是怎样的绿?作者细腻描摹出浓碧、湿绿、鲜绿、绿意。“绿”只是一种宽泛的颜色概念,不是具体色彩。在鼎湖山上,不同的生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哪怕是同一种“绿”色,其实也是各不相同、斑斓纷呈的。作者客观记录自己视觉所见,将各种“绿”描摹出来,使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景物描写色彩丰富,饱满多姿,绿得烂漫。一种泉水滋润下万物得所,生机蓬勃的景象便呈现出来了。

恰逢一个阴雨的下午,笔者要求学生观摩教室外的阴雨天空,并要求学生通过文字尽可能地还原那个落雨下午的景物。学生修改前稿后, 写道:

头顶的天空尽是墨蓝色浓云,厚重得化不开。再往远处,云色渐淡,紫灰色、蓝灰色、烟灰色……再往远了去,云就越来越薄了,天地相接的地方,竟露出鱼肚白,地表的高楼朦胧可见,楼顶却不知溶进哪片云里了。雨弥漫在天地间,哗哗地下着。近窗的雨被灯光照得闪闪发光。偶尔几道闪电划破云层,近处的楼房突然在眼前闪几闪,不几秒钟,几声轰隆隆的雷声姗姗而来。

改后的景物描写,将“灰蒙蒙”的概念转换为细致的描写,通过语言的客观陈述,让读者体会到“灰蒙蒙”这一抽象的概念。这样修改后,不仅语言更加真实,描写更加细腻,而且具有了浓郁的个人色彩。

二、独我感受——属于自己感情联想

“独我感受”,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文章中呈現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在日常创作中,表现感受的高频词语有高兴、开心、兴奋、美妙、美好、伤心、难受,等等,这些词语过于简单化、格式化、概念化。在文章创作中,需要我们发掘唯我独有的感受,运用一些属于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以“美妙”为例:听完声乐表演后,同样是表现这种美妙的感受,孔子在《论语》中说:“三月不知肉味”。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说:“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人的成长经历和知识构成不同,所以不同作者当然应该有不同的体悟。而这些真实的体悟远远比一个“美妙”这样宽泛的感觉更能打 动人。

《鼎湖山听泉》中,作者进山初识山泉后,惊喜之余,充满了对泉的喜爱。他这样写道: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文章中,“喜爱”这种宽泛的词语被具体化了。“我”对于泉具体有多喜爱呢?什么样的感情才与“我”对于泉的喜爱类似呢?作者想到了自己的爱女。父亲对于女儿的爱,是宠溺的、细腻的、无条件的、浓郁而不浓烈的。当作者摆出这个联想时,读者也便由于自己与亲人间的感情,更能体会作者对泉的情感。

在观景过程中,我们常常呈现陶醉、高兴、伤心……这些感受都是宽泛的、概念化的。把它们换成对读者日常生活中的相似体验的描摹,不仅会使所描绘的感受更具体、更易理解,也能作为侧面衬托,为景物描写增色不少。

掌握这一要领后,学生在习作中也亮点频出,让人惊喜连连。如,在看到植被被大量破坏后,作者写内心感受,原文为:

我心揪得很紧,脑袋里蒙蒙的,像被谁打了一拳,眼前的场景让我触目惊心。前面的惊喜一扫而空,难过一波波向我内心袭来。

改文为:

我心揪得很紧,脑袋里蒙蒙的,像被谁打了一拳,眼前的场景让我触目惊心。就好像小时候日盼夜盼的生日蛋糕里竟然有变质的水果,吃到的那一刹那,震惊、愤怒、失望、无助……复杂的感受一波波向我内心袭来。

原文其实也不错,但改后的文章内容更生动可感,文笔更有灵气,更具有作者的个性色彩。再如,写看到泉水后的欢喜,作者修改后,写道:

这真是一场难得的邂逅。那水声还在耳畔,让我想到妈妈晚饭前的呼唤,不绝于耳,却温柔细软。听也听不腻,想起来心里都是欢喜的。

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听到水声后的欢喜之情,由妈妈的呼唤这一生活中可感的意象表现出来,让人感觉新鲜又独特,远比简单描绘作者当下的欢喜之情更让人可感易懂。

三、多元感想——有内涵和深度的思考

在《鼎湖山听泉》一文中,作者不单单表现了对泉的喜爱,全文浓墨重彩的部分其实是作者留宿寺旁客房,深夜枕泉而听后的种种思考。作者的思考主要分三个层次:一层为对于泉声的联想和猜测,感悟出大自然中万物圆融,万籁和谐。二层为泉声引发对于历史、生命的思考,感悟出新陈代谢的规律。三层为精神与泉融为一体,神游鼎湖山,身心俱得净化。作者的这些感悟内涵丰富,维度很大,就其一点引申开来,就可以再次引发更深思索,给予读者很多遐想空间。

写景可以怡情,写景更可以寄情。在日常写景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情景交融,景情相依,我们更喜欢在描景中交织情感,在描景中寄托哲思。《鼎湖山听泉》关于哲思,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挖的资源和思路。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请学生就作者感悟的任意一点引申开来,联系已有经验或者生活实际,做进一步思考。学生思维活跃,发散出很多有价值的点。以下罗列两例:

生1:岁月流逝、历史变迁,新陈代谢的声部却由弱到强。我觉得这句话冷静得残忍。所谓的岁月、历史,其实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难忘的情感。然而时间流逝、历史变迁,就好像一股巨大的力量推着一切往前。往前是万事万物的方向,而那万分之一的个体,在整体之下就被淹没了。就好像战争,历史书上只说它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只说它的正義与否,但从未提及人。旧的自然要过去,新的自然会代替新的。可是每每看到“新陈代谢”这个词,还是让人有一种冰冷的感觉。我更喜欢看战争背景下的故事,哪怕战争再残酷,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温情的。我坚信,人是一切的原点。

生2:把作者的感悟与《紫藤萝瀑布》联系在一起来看,我觉得“岁月流逝,历史变迁,新陈代谢的声部却由弱到强。”这其中隐含着变与不变的哲理。所有个体组成了岁月和历史,整个人类是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历史的长河流淌向前,个体的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微小得可以忽略。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生命的坎坷,也有可能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但是将眼光放开,从历史的进程里来反观个人,这点坎坷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生活的压力外,还有历史的重任呢!所以不必沉溺其间,伤心难过之后,应该像宗璞一样,加快脚步,踏上新生活。

《鼎湖山听泉》给了我们一个意识:结合自己具体的游历感受,将细微感触生发开来,不失为一种为我们的文章增色的方法。课文中的三层感悟,内容丰富,维度很大,给予我们很多思考的资源和思路。同学们以此为经纬,拓展自己思考的内涵和深度,哪怕面对同一思考点,不同的人也能引发出不同的思考,为自己的感悟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西校区;215021)

猜你喜欢
鼎湖山听泉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CO2浓度及通量变化特征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作品二
肇庆·鼎湖山
王玉岭艺术作品欣赏
观中北大学寒泉乐团“听泉”民族室内乐音乐会有感
景物描写要准确
论鼎湖山庆云寺的戒律学传统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