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左”倾错误的初次交锋

2018-06-11 10:39王建柱
党史文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湖南省委湘南红四军

王建柱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抵达了井冈山,创建了一块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特点的道路。然而革命的道路历来是复杂曲折的。1928年春,“左”倾盲动错误的寒流悄悄向井冈山袭来,由此,毛泽东不得不面对党内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压力,同错误思潮展开了多次较量。

对“湘南特委”决定持不同意见

1928年3月,春暖花开,井冈山沐浴在阳光、春风之中。这天,在一座普通的民房里,湘南起义特别军事行动委员会(以下简称“湘南特委”)代表周鲁正在同毛泽东交谈,他指责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工作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并要求毛泽东带领队伍去支援湘南暴动。由于各持己见,话不投机,两人争论起来。

毛泽东虽然转战奋斗在罗霄山脉,但对全国的局势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每到一地,总是设法收集各种报纸,借此掌握各种信息动态。他了解到,湘南特委在1928年1月组织了“年关暴动”,波及至资兴、宜章、郴州、耒阳、永兴数县。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后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也参加了湘南暴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湘南暴动,毛泽东内心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广大起义农军在暴动中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他对此赞扬不已。然而,湘南特委在这次起义过程中所执行中央的“左”倾盲动错误政策,他又十分反感。

“要把工农革命军拉到湘南?!”当周鲁说明来意之后,毛泽东立即沉下脸来对周鲁说:“如果我们远征湘南,那井冈山这块根据地又怎么办,几个月来广大军民流血牺牲、努力奋斗的成果不是要付之东流么?”

周鲁心里很清楚,井冈山这块根据地是毛泽东刚刚落脚并历尽艰辛创建起来的。它既是毛泽东的成功尝试,又是枪杆子夺取政权的结晶。如果此时把工农革命军拉走,这块得之不易的根据地无疑会被断送。可是,湘南特委的决定又不能违背,他接受的“特派”任务也不能不完成。周鲁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壮着胆子对毛泽东说:“我们组织湘南暴动的计划已经得到湖南省委的同意。”周鲁想利用上级组织的决议来打动以至压服毛泽东。

此时,毛泽东的眉头更皱紧了,他郑重地说:“周鲁同志,只要是正确的决定,不管是谁的我们都服从。”周鲁赶紧抓住“服从”的话题,语锋一转,换了一种口吻对毛泽东直说:“湘南特委还决定取消前委,改组为师委,你任师长,何挺颖任师委书记。”

他预料这番话肯定会激怒毛泽东,所以,周鲁忐忑不安地望着毛泽东。出乎意料的是,毛泽东的反应却十分平静。他侧视一下内心很紧张的周鲁,慢慢地吐着湘音说:“我们执行的政策是不是太右,历史自有公论,无须我们自作评论。”

望着毛泽东高大、魁伟的身躯,周鲁心神不宁。他知道,特委交给自己的这项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他面对的是一位既有理论水平又富有实践经验,既有无比的政治勇气又有可贵的求实精神的工农革命军领导人。要想说服甚或压服他,并非易事。尽管毛泽东当时正身处逆境,于头年被撤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湘南又盛传他被开除了党籍,而眼下却看不到他有半点的消极与畏缩,对革命事业仍然有着执著的追求。

他们在互相审视着,沉默了很长时间。

“这样吧,我们立即召开会议,研究湘南特委的意见。”毛泽东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周鲁,把他从尴尬中解脱出来。

告别了毛泽东,周鲁心里清楚,毛泽东从心底并不支持湘南特委的这一决定……

朱毛引兵上井冈,革命燃星火

尽管毛泽东不愿让他所率领的部队远离井冈山,但对上级做出的决定,他总是要认真对待的。既然在陈述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后,周鲁仍然坚持湘南特委的决定,那末,作为湖南省委的下级,只能坚决服从。

周鲁走后,毛泽东马上召集干部会议,传达研究湘南特委的决定。他预料不少干部会有抵触情绪,于是他分别找了几位负责干部,向他们说明要有组织观念,要有服从全局的胸怀。毛泽东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工作,才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接受了湘南特委的决定。

3月16日,天空阴沉,春雨绵绵。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率领工农革命军分三路离开井冈山,向湘南挺进。

部队去湘南,虽然在上层干部中统一了认识,然而不少连、排长及战士仍疑虑重重。这让毛泽东心里很感不安。他想,应该对全体官兵进行一次集中的教育,以达到认识上的统一,也为今后的斗争奠定思想基础。3月18日,各路部队在湘南酃县(今湖南炎陵县)的中村会合。当晚,毛泽东在跳动的灯苗下,聚精会神地准备着讲稿。他摊开稿纸,写下了讲课的题目:中国革命的特点。他吸了几口纸烟,便笔不停歇地写了下去,他的思路也在向纵深展开。几个月来,中国革命的特点以及中国革命的途径,一直萦繞在毛泽东的脑际。他深深感到,中国革命不能套用外国的模式,而必须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随着井冈山斗争的不断深入,他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这条新的道路,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现在,他把近半年来在头脑中形成的种种认识加以过滤、提炼,一气写成了这篇《中国革命的特点》的讲稿。

几天后,沐浴着和煦的春风,1000多名指战员整齐地坐在尚未翻耕的冬闲田里,专心地听着毛泽东讲政治课。在中村,毛泽东花了两天多时间,系统而通俗地讲述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一些根本问题。他对指战员们反复强调:我们要充分认识井冈山斗争的重要性,热爱井冈山,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而竭尽全力。这令人耳目一新的富有哲理的话语,扫除了因湘南特委的瞎指挥而笼罩在广大官兵心头的阴影,激励大家朝着他指出的方向前进。

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告别中村,继续向湘南挺进。

4月上旬的湘南汝城,一片凄凉的景象。焦土残垣到处可见,偶尔遇上的群众也愁云满面,到处是推行“左”倾盲动烧杀政策留下的痕迹。部队一到汝城,就传来了湘南起义失败的消息。对此,毛泽东虽感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他要考虑的是下一步该怎么走。

毛泽东早就听说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也参加了湘南暴动,他希望在去湘南的途中,尽早与这支部队会合。现在,湘南起义遭到失败,朱德的部队不知去向,这不能不让毛泽东感到焦急不安。

这时,井冈山失守以及井冈山的群众重新遭到反动派蹂躏的消息,也陆续传到毛泽东那里。“这是‘左倾错误造成的。”毛泽东气愤地说,“军事上盲目推进,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必然要导致小块红色区域的丢失与失败,这是血的教训呀!”毛泽东毅然决定,把队伍重新带回井冈山。

在返回的途中,毛泽东得知了朱德部的去向。原来,3月底湘南起义失败后,朱德首先想到的是把队伍带上井冈山,投入到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还在上一年年底,当朱德率部在粤赣湘边界开展游击活动时,就得知毛泽东在井冈山率先举旗,建立了农村根据地。

眼下,湘南起义之火已灭,更坚定了朱德上井冈山的决心。于是,他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分四路向井冈山疾进。4月下旬,当毛泽东返回边界时,朱德、陈毅的部队已先期抵达了井冈山。

此时此刻,毛泽东的心情极不平静。他深知朱德率领的这支部队是一支经过考验的、军事素质较高的军队。他们上井冈山,增强了边界的武装力量,也使许多杰出的人才云集到一起,共谋救国救民的大计。可以预料,朱德部队的到来,将会揭开井冈山武装割据斗争的新篇章。

与“左”倾错误的再次较量

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的两军会师后,毛泽东在朱德、陈毅等同志的协助下,紧张地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湘赣边界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两军会合后组编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红军第四军,即红四军),部队运用游击战术先后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的胜利。

5月20日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至6月下旬各级红色政权先后建立,工农武装割据区域向外推进,边界斗争进入到了全盛时期。

井冈山的红旗越发鲜艳夺目,井冈山的星火越燃越旺。就在这时,“左”倾盲动的阴影又一次在边界出现,毛泽东与之再次交锋。

1928年6月底的一天晚上,永新县城被高温蒸熏着,没有一丝凉风。此时,30余人在举行着一次非同寻常的紧急会议。毛泽东坐在中间,两旁是边界军队和地方负责干部,参加者还有湖南省委代表袁德生、杜修经。

事情是由湖南省委引起的。省委要求红四军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立即向湘南发展,以造成更大范围的武装割据。袁德生情绪激昂地对大家说:“只要红四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那么,整个湖南的局势便会更加迅猛地向前发展,从而促进全国局势的改变。”

这时,红四军军长朱德听后再也坐不住了。他生气地质问道:“让红四军主力去湘南,这岂不是丢掉了井冈山这块根据地?再说红四军总共只有2000多条枪,孤军深入湘南能起多大作用!”

毛泽东此时沉默不语,他心想:3月湘南特委给井冈山带来的消极影响刚刚除掉,这回又有人来指手画脚,要求把部队调离井冈山。难道湘南暴动失败的教训他们还没有尝够吗?!难道他们的头脑还没有冷静下来,对当前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一点也看不到吗?!毛泽东表情严肃地对湖南省委代表说:“即便不考虑根据地的存在,让红四军冒进湘南也只有百弊而无一利。”他看到袁德生、杜修经在认真地听着,便掰着指头一一列举了红四军孤军深入湘南的诸多弊端。

杜修经和袁德生意识到,这次井冈山之行并不轻松。一则毛泽东很有头脑,不是随便可以调遣的;二则还在前几天,湖南省委满口赞成创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计划,完全支持毛泽东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正确主张。可是刚过几天省委就推翻了原来的意见,让红四军远征湘南,这怎么好说服毛泽东?三则毛泽东对3月湘南特委命令井冈山部队远离根据地造成的创伤记忆犹新,自然怕这种局面重演。起初,他们真不想接受任务,但组织上作了安排,还是硬着头皮来到井冈山。这时他们就只好要求毛泽东从组织观念出发,服从湖南省委的决定。

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此前就有所考虑。他认真地对杜修经等人说:“我们拟以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名义写报告给湖南省委,陈述我们的理由,建议省委重新讨论和决定红四军的行动方针。”

会议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杜修经、袁德生也无可奈何地表示赞同。

“八月失败”后的起死回生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7月中旬,杜修经趁毛泽东等人远在永新之机,违反永新会议的决定,强行在湖南酃县把红军大队人马拉往湘南。8月中旬,湖南省委又派袁德生来边界,要求红四军毫不犹豫地向湘东发展。

“向湘东发展?”毛泽东一怔,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因为,由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团组成的红军大队人马被杜修经带离边界后至今下落不明。现在,只留下第三十一团和第三十二团在边界坚持斗争。这两个团仅有两个营的编制,加起来也只有1000多人。何况第三十二团是由地方武装改编而成,战斗力自然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往湘东发展呢?!

就在这时,传来了红军大队人马已在湘南失利的消息,第二十九团所剩无几,第二十八团也处境困难。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毛泽东气愤地一拍桌子,胸中涌出对“左”倾错误的无比愤恨:“损失了一个主力团,这是盲动主义带来的危害!”

在红军主力兵败湘南时,井冈山根据地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8月上旬,由于红军主力远征湘南,赣敌凭借强大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向井冈山根据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为保存实力,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团及地方武装力量不得不退入山区坚持游击斗争。敌人相继占领永新、莲花、宁冈等边界的县城及平原地区,并对根据地的革命群众进行了疯狂的报复,白色恐怖遍及边界城乡,党的组织和红色政权大部分损失严重,此事史称“八月失败”。

“八月失败”使红四军遭到了重创。

为了总结“八月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先后写下了两篇彪炳史册的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八月失败,完全在于一部分同志不明了当时正是统治阶级暂时稳定的时期,反而采取统治阶级政治破裂时期的战略。乘力持异议的毛泽东、宛希先诸人远在永新的时候,不顾军委、特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不同意湖南省委主张的决议,只知形式地执行湖南省委向湘南去的命令,因而招致边界和湘南两方面的失败。

在这之后不久,毛泽东提出如下主张:“二十八团是红四军的骨干,一旦遭到意外必然会危及边界的斗争。我带领第三十一团第三营立即去湘南把他们接回来,剩下的坚持斗争,保卫边界。”

布置完后,毛泽东率领第三营从永新九陂出发,不分昼夜地直奔湘南。8月23日,在湘南桂东县城和第二十八团会合。当日,把该团带离桂东,向边界返回。这样,使边界斗争避免了因“左”倾盲动错误而带来更大危害。

毛泽东带领红军大队返回井冈山后,系统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同党内第一次“左”倾错误交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坚定了井冈山军民坚持罗霄山脉中段政权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編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湖南省委湘南红四军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走过湘南
湘南起义朱德“智取宜章”是否赴宴考辨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张文雄立案侦查
黄关春 出任湖南省委常委 曾被记大过
毛泽东1961年春指导湖南省委走群众路线及其启示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
谢湘南的诗
同行在湘南路上
红四军司令部布告①(192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