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8-06-11 09:31胡萌刘慧婷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1期
关键词:线损管理数据模型互联网+

胡萌 刘慧婷

摘 要:我国电力系统建设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持续优化,充分满足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用电需求,但线损问题也随着电力行业发展越发突出,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以当前线损管理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述无法了解线损原因、位置等不足,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互联网+"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方式,以期通过分析明晰问题、完善理论,推动后续线损管理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互联网+";线损管理;数据模型;分布式监控

前言:线损指的是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失,即为电阻、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用电地点和发电站往往存在空间上的差异,需要通过电力缆线、架空线路等对电能进行输送,传输过程中损耗的部分即为线损。通常来说,线损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线路直径(金属内径)的增加而降低,也会受到线路老化程度影响,现有线损管理工作并不完善,加以分析十分必要。

1.当前线损管理的问题

1.1无法了解线损原因

我国电力网络的覆盖区域达到国土总面积的80%以上,电力传输主要依靠架空线路和电力缆线进行,在传输过程中,线损问题无法避免,但由于各变配电站台区范围普遍较大,现有技术条件下,人员难以准确了解线损出现的原因。目前来看,线路老化、窃电、小型故障都可能导致线损,如架空线路的金属内径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渐渐变小,电阻值则渐渐加大,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就会变大,与此同时,窃电问题也会导致线损,但供电部门却无法在远端了解线损原因,管理工作也因此无法开展。

1.2无法明确线损位置

线损位置无法明确,是指无法在线损发生的短时间内了解位置,传统电力系统只能了解各个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提供阶段用电量、总用电量等基础信息,当线损发生时,其基本表征是电力输送量增加,即便用户用电量不变,也只能说明出现了线损,在台区范围较大的情况下,线损位置是无法立即得到明确的。除去较为固定的点对点直流电传输外,大部分电力供应工作都面临相同问题。

1.3信息缺乏即时性

线损问题并非近年出现的新问题,自电力传输工作广泛开展而来,线损管理就始终困扰着各国电力行业,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信息缺乏即时性。即当线损问题发生后,管理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问题情況,如某地阶段用电总量为X千瓦,线损问题出现后,可能在X千瓦的基础上额外增加2%,变化一般不会特别明显,管理人员也无法针对这种较小变化了解线损问题,直到完成抄表工作后,对比电能有效使用量才能发现线损信息,管理也因此存在明显的滞后性[1]。

2.“互联网+”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2.1“互联网+”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线损管理工作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将“互联网+”应用于对应工作中,主要价值体现在信息的即时性、位置的准确性以及线损总量监测三个方面。以信息的即时性为例,传统工作模式下,工作人员无法在用电量出现变化(假定为线损导致)时快速判断原因,“互联网+”模式,管理部门可以将变配电站以及台区范围内主要电力用户(居民小区、工厂等)纳入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下,应用物联网实现全面控制,各个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得到实时监测,在监测对象用电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电力消耗增加,可判断为线损出现,管理人员可以立即针对用电量增加的地点进行调查,处理非法用电等问题,线损管理的时效性、成果都能得到保证[2]。

2.2“互联网+”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2.2.1分布式监控

分布式监控是“互联网+”模式下线损管理的基本方法,该方法的理念是通过实时监测了解各对象的用电情况,只要出现异常,可以随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端(供电部门),使人员及时获取信息、进行处理。分布式监控的核心技术是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其工作流程也是高度自动化的。人员首先将默认程序输入单片机中,单片机实现程序记忆,传感器则随时捕捉监测目标的用电情况,将所获信息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默认程序对该信息进行甄别、分析,如果对象用电量增加明显、超过默认程序中的设定值,可判断为异常情况,单片机会通过通信技术将其传输给控制端,控制端再派出人员进行检查,了解用电异常原因。分布式监控技术下,线损得到及时反馈,可以看作是管理的基础。

2.2.2模型分析

分布式监控存在一定不足,即无法分辨用电异常原因,只能简单进行信息传输,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可以优化该方法。“互联网+”模式下,各地可以将台区范围内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广泛收集,了解用户总用电量、阶段用电量、用电变化、线损级别等数据,进行分析加工、输入单片机中。如当地线损在0.5%左右,每年额外增加0.2%,本年度的线损应为0.7%,将该数据代入单片机中,当传感器获取了用电异常信息后,可由单片机对异常变动量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果变动幅值不超过0.7%,不进行报警作业;如果变动超过0.7%,表明存在异常线损,系统发出警报,人员则进行快速处理,管理精确性得到提升。

总结:通过分析“互联网+”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线损问题是目前电力系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管理上也存在很多不足,包括难以明确线损原因、位置、信息缺乏即时性等,“互联网+”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具体方式则包括分布式监控、建立数据模型等。后续工作中,各地应加强线损管理,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对应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朱前进.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中影响输电线路同期线损率的因素分析[J].电气工程应用,2017(02):18-23.

[2]王艳丽.基于智能用电采集系统增值应用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J].价值工程,2017,36(12):35-36.

猜你喜欢
线损管理数据模型互联网+
面板数据模型截面相关检验方法综述
加热炉炉内跟踪数据模型优化
面向集成管理的出版原图数据模型
一种顾及级联时空变化描述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