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基础体育课程改革初探

2018-06-11 06:30冯子山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改革

冯子山

摘 要: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随之发展,而体育课是教育的基本课程之一,随着国家的强大,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育课程改革也是热议的话题,如果要想体育课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提升,就一定要改变传统方式下的教学,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面对自己的爱好,解放思想,拓宽内心的想法,勇于创新,在不破坏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又不要被束缚,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配料”,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關键词:体育教学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082-02

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环境下,只能选择体育课堂的方式是不够的,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体育理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现代化的互联网时代,可以运用在线音乐视频课件、在线论坛等方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学习时间,拓展体育学习的时间、选择学习的地方,选择学习小组的同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1 体育课的目的

体育教学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自身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新时代下体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改革教学方法,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刻不容缓。体育课是以运动和锻炼为主的基本活动,目的是在提高学生的生物潜力和心理潜能的过程中,促进形体、品德、智慧的全面发展,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课包括足球、篮球、排球、木球、田径、太极等项目,这些活动项目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基本知识,学会一些生活上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健康,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体育课的作用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每名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体育课程是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社会体育活动的同时,团结协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1 强化公平竞争的意识

公平竞争是竞技运动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体育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如何公平竞争和如何善于公平竞争是学生要注重的体育精神的培养。 要说最阳光的事业,当然是体育,比赛规则是透明的,比赛项目也是透明的,选手们和裁判们都是在观众的视线中完成所有的活动、指令,没有人会明目张胆地包庇、作假。

2.2 磨炼人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意识,不盲目地呼应,而是坚持,正确的信念。体育锻炼始终牵制着意志力的形成。要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强壮,并能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也是使身体机能得到改善、锻炼的重要过程。这一现象体现了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与环境交换能量和信息,当交换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可能从原本无序状态改变成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个有序的状态。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加强自身的意志力,从原来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坚定的积极状态。

3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及弊端

一直以来,体育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儿童和青少年自己去了解、学习运动技术并熟练掌握,也就导致了传统体育教育把重点放在了对体育技能的精度、速度、高度、距离的追求上,教学过程总是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然后辅助练习,最后直至掌握动作要点。采用的方法有演示法、分解教学的方法、练习法、借助法保护。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的特点及其对知识的理解,缺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体育教育不考虑学生是否可以接受,是否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是一个“教师灌输”的方式。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死板。以超循环理论的视角来看,同一个循环的链间理论和技术相互作用,彼此依赖,两个实体并存,不可缺少任何一个,唯有组合成一个超级循环的形态,才能体现出作用。而传统式教学正是缺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技术结合,所以传统教学的结果并不理想。

4 如何改革才能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4.1 以学生自身的兴趣为主

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是成功教学的重要条件。古板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厌烦,产生低落的情绪,取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从学生自身出发,每个人愿意做一件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才会有兴趣;因为喜欢,所以才会有激情。所以笔者建议在改革方面,应提前做好调查,调查学生们都会对什么样的运动感兴趣,尝试着去迎合学生的喜好,而不是逼迫学生去选择一门他们没有兴趣,还不得不去上的体育课,这样毫无意义,反而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厌烦。同时也要以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为重点 ,为了检测体育健身的5个阶段,为教师增加业务评价的依据,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以教师改革的新思路。

4.2 引领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可以说体育课是缓解学习疲劳的“利器”,但仍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枯燥乏味,对体育课学习的动力不足,意志薄弱等。具体表现在:认为体育运动并没有多重要,很少参加室外运动,怕出汗,怕累。面对种种情况,我们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让学生和老师相互了解成为朋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为了进一步研究教学魅力,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准备探究教学时,要把娱乐性融入到课程当中,运用好教材的独特魅力,或许这样能够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例如排球课,老师可以安排一些以垫球为基础的小游戏,而不是让同学自己寻找搭档去练垫球,因为两个人都没有任何的基础,练来练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也可以安排对打比赛,活跃大家的气氛,让每个人都动起来。我认为以竞赛的形式来进行指导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5 体育课程改革后的意义

于学生方面:增强自身的运动能力,提高了身体体质、学会了运动专项技能,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热情。于教师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实施新理念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形成良好教学反思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所能反馈出来的信息,了解情况,多与同事交流思想,完善教学方案;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能积极把经验转化为理论,同时,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并获得培训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周超.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研究[J].新课程,2015(9):91.

[2] 刘兵.“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 李慧.冲击与融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索[J].时代教育,2013(23):204.

[4] 陈飞.高校基础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1(16):640.

[5] 王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0):186-187.

[6] 卢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初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176.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创新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