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园足球特色的健体活动实践研究

2018-06-11 06:30郭柳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实践研究构建

郭柳燕

摘 要:“踢好球,读好书、做好人”是我校足球特色运动的教育理念,近年来,我校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抓手,本着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创建了“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形成了独有的足球运动特色学校。

关键词:构建 校园足球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132-02

1 构建足球文化,引领全员参与运动

校园足球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主要媒介。刘延东同志指出:“足球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只有形成良性的足球文化,足球才能健康发展,足球文化环境是一个国家足球运动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条件和保障,也是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1]刘鹏局长指出:“要通过班级、年级、校际间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交往,培养荣誉感,丰富校园文化。”[2]

为了形成独有的足球运动校园文化,学校从环境入手,积极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着力建设本校特色的足球文化长廊,利用风雨跑道创建全市独有的校园“足球文化长廊”,从古代足球、现代足球、足球赛制、足坛盛事、奖项设置、球迷文化、足球明星、校园足星、足球活动等9个板块内容展示。在“足球赛制”板块内容中,特别为同学们介绍了11人赛制、8人赛制、5人赛制的比赛。在“足球活动”板块内容中,推介了曾小“足”迹。让同学们了解学校足球运动发展轨迹和取得的成绩。了解自2009年3月,学校男足组建由厦门足协委派凌鹭辉(现任沙滩足球国家队主教练)担任指导教练。校男足参加市校园足球比赛多次赢得岛外赛区第一名。2009年12月,被确认为首批“厦门市校园足球学校”,承担了“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厦门)赛区”开幕式和岛外赛点比赛任务。2012年10月,被授予“厦门市校园足球训练网点”;2015年8月,被确认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从足球发展历程到校园足球的兴起,让学生感受到足球运动发展历程,感受足球文化特有魅力!

为了形成自己的足球文化精神,我们提出了足球运动口号:“足够精彩,只管去踢。”让拼搏、团结、协作成为校园的一种精神,让足球运动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人人参与,个个运动。

2 优化资源配置,促使足球进入课程

发展校园足球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014年11月24日,國务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足球也将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3]。

为了落实国家教育部的课程要求,我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让校园足球走进课堂成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安排每周一节足球课,由学校足球任课教师根据人教版校园足球有关内容进行授课。采取不同形式的足球教学,采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口诀来唤醒记忆,记牢足球动作要领;采用标志盘、标志桶等辅助器材来帮助学生确定活动轨迹;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来调节学生的学练情绪,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让学生在收获技战术的同时也获得成功的体验、快乐。

3 丰富练习形式,确保学生每天触球

足球水平的提高往往需要比较长的练习时间,每周一节足球课和两次课外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体育组教师将踩点球、绕八字、脚内侧推拨球、前后拉球、原地正面运球、原地脚内侧踢球、脚内侧传球等动作配合明快的音乐节奏汇编成足球操,每天利用大课间开展球性练习,让学生每天触球成为一种习惯。大课间时,学生每人一球,跟着音乐的节拍,踩着欢乐的律动,足球在双脚间滚动,汗水在阳光下挥洒。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足球的乐趣,孩子的球性球感大大提高,

我校大课间每天都进行评比,每周评出年段大课间优秀班级并纳入每月文明班级总分,此举引起了班主任老师和全体学生的重视,有效推动了学生练习足球操的积极性。大课间的快乐足球操,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曾营小学的孩子们也把这道风景带到了2015年集美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2016年厦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获得教育同行好评和称赞。

4 搭建展示平台,交流足球认知水平

足球运动需要交流,需要切磋渠道,为了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健体活动。我校每年举办一次历时一个月的足球文化节。学校人人全员参与,享受足球带来的无尽快乐。足球文化节上,有年级足球联赛、师生足球队校际比赛,亲子足球趣味游戏比赛,品足球、梦足球、画足球、忆足球、写足球、赛足球……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通过品足球,让学生了解足球文化、足球知识,学会欣赏足球比赛;通过梦足球,展示班级 “尽管去踢,足够精彩”为主题的绘画;通过画足球,举办“足球文化节” 足球联赛会微设计评比、班级参赛标志、参赛口号评比;通过忆足球,开展以“留住美妙,记录感动”为主题的足球联赛摄影比赛;通过写足球,举办“足球精神”征文比赛,记下“足球文化节”的难忘时刻;通过赛足球,举行一至五年级足球趣味游戏(一至二年级为足球亲子游戏)活动,三至五年级男女学生班班联赛、人人出场,班主任或有特长的家长担任教练。在这样的联赛当中,磨炼了不止是个人的成功,也凝聚了班集体协作精神。

5 实施以球育人,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为了保障我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2项目"实验工作开展。我校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出台了《集美区曾营小学“体育艺术2+2项目”实施意见》,开展了一系列课内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着重强化了足球项目活动的开展。要求足球运动项目,成为每位学生在曾小六年的学习中,必须自始至终参与的健体活动项目。另一项目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人手一册“体育、艺术2+2项目”成长足迹档案,任课体育老师人手一册班级学生技能掌握跟踪表,每学期对孩子掌握的技能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每学年学校将对参与“体育艺术2+2”项目活动的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项目(足球+X)的技能水平测试。

我校在开展活动同时,实施“以球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踢好球,读好书、做好人的德育活动,坚持“以球育德”,增强规则意识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以球促学”,促使孩子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球健体”使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载体。形成了以足球项目为特色,学生普遍掌握足球基本技能的“一校一品”和“一生一特长”的校园体育局面。在做好普及足球的同时,着眼提高足球竞技水平。近年市、区联赛中,我校男女足球均获得区赛一等奖第一名。男足连续三年进入甲级联赛。足球运动员中,有2名女队员被厦门双十足球特长班录取;有5名男队员被二中足球特长班录取;有8名男女队员被集美中学足球特长班录取。2015年7月,林麒勐、林麒烜兄弟二人入选恒大足球学校少年班;2016年2月,王翔入选福建省小学生足球队。

我们秉承“小足球大梦想”宗旨,致力于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希望把足球运动健体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让所有热爱足球的孩子们通过这项运动,体验到健身快乐、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使每个学生素养得到提升,能力得到提高,个个成为“基础扎实,心灵美好,身心健康,个性张扬”的人。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同志在中国足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内部资料,2014.

[2] 刘鹏局长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内部资料,2013.

[3]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会议上的发言[Z].中国教育报,2014,2(12).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实践研究构建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