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和谐互动

2018-06-11 06:30陈景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

陈景芳

摘 要:促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城市社区体育的和谐互动是一种良好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互补互进,符合新时代下体育事业发展的主题以及我国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总体纲领。本文主要针对二者发展中各自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设想以及合理化的设想。

关键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 社区体育 和谐互动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6(a)-0139-02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给城市社区体育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利用高校强大的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高校的人才物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使社区体育得到了更规范更专业的发展,使参加活动的人群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指导,促进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使二者相得益彰,进一步提高高校社会体育的社会服务型职能与文化传承使命感。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和谐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探讨互享路径、互动模式,有利于建设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的发展模式,提高群众的体育健康意识,改善社会体育的服务性功能。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针对论文需要,本人通过图书馆知网平台、以及阅览室查阅有关社会体育专业、社区体育方面的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广泛查阅资料,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 逻辑分析法

经过查询知网及图书馆文献,针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和谐互动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设想以及合理化建议。

1.3 田野调查法

在论文写作期间前往一些社区,实际考察本地区的社区活动形式、场地分布与活动内容,了解目前一些居民的健身情况与参与意愿等内容,从而作为实际了解与网络资料进行融合对比性分析。

2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现状

2.1 组织管理方面的保障

对体育活动进行系统的组织管理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和社区体育和谐互动的前提,同时是二者和谐互动的基础,在我国高校极少部分地区还有互动组织中心安排体育活动,主要设立的组织形式有社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服务中心等,根据设立组织机构地区进行活动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组织机构为和谐互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还建立了体育信息网站平台,提高了组织活动的效率,也提高了互动的时效性,但目前体育互动机构的设立在我国正处于起步摸索阶段,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互动不但需要本身完善的机构,同时更需要规范的体育互动机构做保障。

2.2 参与活动的时间与人群不合理

根据对开展互动体育活动地区的调查,以及数据资料发现,近年参与人员结构趋于多样化,与高级人才进社区开展活动次数有极大的上升。经过调查发现开展体育互动时间上以周末及节假日居多,周末及节假日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体育活动人口数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高校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压力,进而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家庭体育氛围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互动奠定了良好的体育环境。

根据调查分析顯示,高校学生经常、偶尔参加体育活动人员比例较大,在之人员参加比例较小,离退休人员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人员多于在职人员,这主要因为离退休人员丰富余暇时间参与程度高,而学生与在职人员迫于学习、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参与活动的人群数量。政府应当采取可行性措施为这部分人群减轻压力。

2.3 指导方面缺乏专业人员

目前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大多以群众自发推举出来业余爱好者为主体,指导上的业务水平缺乏相关理论值知识,专业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对社区体育的指导形式主要为开展健身讲座及开展体育活动,在调查走访中部分居民反映对健身运动损伤预防的需求更大一些,所以高校社会体育与社区体育在健身指导互动上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具体分析大众需求,使指导与需求存在一些差距。

2.4 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学校体育设施对公众开放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管理负担的家中以及学校自身安全等因素不愿对外开放。社区体育活动因居住周围环境的因素,目前的活动场所大多以公园、小区内广场为主,体育健身器材较少且健身器材单一,体育设施更新速度慢,在体育器材后期维修中不及时,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进入社区进行体育互动中没有充分的器材可以利用;致使参与度降低,教育系统应有效的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2.5 宣传形式不够普及

现阶段高校社会高校社会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宣传中只有小部分社区会针对高校社会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互动进行宣传,而高校社会体育与社区体育存在一定的互动形式,但在宣传形式方面主要以公告和报纸宣传为主,健身文化宣传形式较为薄弱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宣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宣传形式也应不断发生改变、使其日益多元化,打破以公告、报纸宣传等形式为主导的旧形式,不断创新利用社区居民以及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普遍接受的方式宣传,利用电子信息平台达到互动宣传及时。

3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和谐互动的建议

3.1 国家、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各个地方将体育事业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定期进行考核,对政府执行各个环节进行定向监督,吸收全社会力量调动体育事业发展。地方政府应打理创建新的体育场所让广大人们群众积极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全体体育工作者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政府应该促进体育消费开拓体育市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3.2 高校应培养适应社区体育发展的专业人才

高校体育专业具有开展体育赛事、组织体育活动的技能,充分利用体育教师这一资源有利于帮助社区体育活动培养处具有一定技能的指导人员。学校应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处适应社区体育发展的专业人才。应指导内容主要为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健身技能等。我国良好的健身资源大多集中在高校,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将其体育设施、体育场馆、体育资源对外开放,达到物尽其用。与此同时应完善体育设施后期维护系统,解除高校后顾之忧,根据本区居民消费水平对收费标准进行合理规定。

3.3 社区组织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社区充分发挥自身服务职能,组织社区成员进行便民服务,动员和组织社会成员共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应该为社区居民建设更多的运动器材、锻炼设施、体育场地。组织志愿者队伍,办理社区服务业,协助政府落实各项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本社区内对广大社区居民宣传娱乐健身的益处,利用节假日同高校共同组织体育赛事。为社区体育事业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与氛围,充分在新的政策的引导下实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达到互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国林.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互动性[J].西北 师范大学学报,2006,42(1):114-116.

[2] 张永刚,丛冬梅,程海东.高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支持服务的机制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2(1):69-72.

[3] 陈锋.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144-147.

[4] 黄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5):94-96.

[5] 王凯珍.社区体育指导[M].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郑国华.理性选择与社区体育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2006(9):164-167.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发展机制研究
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我国青少年球员培养模式的思考
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阜新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上海市社区体育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