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在内蒙古高校中的开展研究与优化策略探讨

2018-06-11 06:30姚明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

姚明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些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甚至已经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内蒙古地区高校作为这一地区优秀青年人的重要储备地,促进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内蒙古高校中的发展与壮大,是发扬保护蒙古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体育 体育课程 内蒙古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170-02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搏克、赛马、布鲁、射箭、蒙古象棋、蒙古族舞蹈等为代表,这些体育项目民族特点鲜明,人文气息浓郁,健身娱乐功能明显,在高校中开展起来具有较强可操作性。本文根据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内蒙古高校开展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实际情况,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与反思,做出了内蒙古高校开展蒙古族传统体育情况分析,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高校领导、教师的重视,一同促进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 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内蒙古高校的开展情况

(1)调查方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

(2)调查对象: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9所内蒙古高校。

(3)调查结果:内蒙古师范大学开设有:搏克、布鲁、蒙古象棋、蒙古族舞蹈四项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只开设搏克一项;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则没有开设。开设形式以普修、选修、專业训练队为主。

2 内蒙古高校在开设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开设课程单一,课程标准不统一

在调查的九所学校中看,大部分学校只开设搏克一项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开设项目最多的内蒙古师范大学也仅开设四门,项目单一,这就导致对此项目不感兴趣的学生,难以积极参加到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中。由于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高校的教学内容有较大自主性,受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方式影响较大。专业素养水平较好、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有一定了解与研究的教师,在蒙古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中,能够根据自身经验与实际需要,将学生兴趣与内蒙古传统体育的特点良好结合,使开展内蒙古传统体育课程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教学经验不足,对内蒙古传统体育了解与研究水平不高的教师,在没有科学统一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盲目进行内蒙古传统体育的教学,教学有效性难以保证。

2.2 开设方式受众小

在开设搏克的八所高校中,有三所高校采用专业训练队的形式,有三所采用选修形式,只有两所是普修课程。专业训练队针对比赛而设,有比赛的时候训练,没有比赛的时候较少训练,只有训练队队员能够学习到蒙古族传统体育,不能使大部分学生接触、参与到蒙古族传统体育,不能发挥广大学生在传播发扬蒙古族传统体育中的主体作用。

3 内蒙古高校开展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应把握的原则

3.1 项目基础性强

在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应侧重于群众基础好、与生活贴近、健身娱乐功能强的体育项目,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感受到蒙古族传统体育的魅力,自觉做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发扬者。类似于踢羊毛毽、打捞捞球等项目,基础性好,易于开展,学生接受成本低,较为适合做引导学生接触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入门项目。

3.2 简易实用、开设难度低

课程项目选择应注意学习难度不宜过高,让学生经过活动练习,能够较快的掌握其要领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开展练习。还应注意结合高校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展课程,高校因办学资金有限,一些对设施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开设难度大,即使开设后也可能因后续资金不足而停止,造成资源的浪费。

3.3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

兴趣是学生学习参与的最大动力,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也不例外。课程项目学习难度适中,课程内容充实丰富、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在课程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愿意主动参与的体育项目,如打布鲁、击石球等项目,竞技性强,在参与中能够获得满足感,学生较为感兴趣。

3.4 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传统体育中并非所有的项目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开设的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应能够使学生学到正确科学的运动技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课程的开设上注意满足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阶段的学生不一样的需求,一些价值导向不正确,危险系数高,对抗性强的项目,不适于在高校开展。

4 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内蒙古高校中开展的优化策略

4.1 政策上支持引导

国家制定颁布支持高校发展传统体育的政策,可以为内蒙古高校开设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继承发扬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提供法律基础,使地区领导与高校领导对开展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使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开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例如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规定:搏克为现代蒙古族首位体育项目,现在多数内蒙古高校都以各种形式开设了搏克项目的课程,这大大促进了搏克在内蒙古高校的发展。

4.2 高校提高对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

高校是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提供者与开展者,其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水平。近几年在内蒙古高校的体育课堂上,蒙古族传统体育是一个较热的话题,教师与学生都期待着传统体育课程开设带来的变化与发展,高校应该提高对传统体育的重视,加大对开设传统体育课程所需要的师资、资金、设施器材的支持与建设,加强对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宣传与引导。

4.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体育教师对蒙古族传统体育的理解水平与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高校的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有效性。发展蒙古族传统体育,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进修,提高教师对蒙古族传统体育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 结语

蒙古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与体育魅力,感染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保留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发挥内蒙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借鉴国内高校开设传统体育课程的成功经验,加大人才、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与投入,建立优秀的高校传统体育教师队伍,以此来使蒙古族传统体育得到继承与发扬,发挥其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体育教育事业,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娃.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起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3.

[2] 吉如河高娃.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23.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安全防控研究
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综述
体育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探研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