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研究

2018-06-11 06:30李玉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6期

李玉伟

摘 要: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及训练在现代运动训练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射击比赛的进行,射击运动员的心理也会不断转变,从影响比赛成绩。因此,运动员要想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理,确保不受外界干扰,在正常的状态下发挥出平常水平。本文从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入手,对其调控策略展开了分析,有利于提升射击运动员比赛能力。

关键词:射击运动员 比赛心理 调控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181-02

由于射击运动的特殊性,要求射击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虽然射击运动员之间的实力竞争十分重要,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但是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比赛胜负也十分重要。如果运动员在紧张的状态下比赛,不仅对比赛心理造成影响,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提升,希望保证运动员在比赛时稳定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

1 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的重要性

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比赛心理调控是确保其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比赛的重要手段,重要性如下所示:首先,能够稳定运动员的情绪。射击比赛需要运动员长时间瞄准,一旦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影响射击成绩,所以要想集中运动员的注意力,赛前心理调控十分重要,在稳定运动员情绪的基础上使其取得良好成绩;其次,有利于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受到天气、心理以及运动场地的影响,而心理调控能力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赛前心理调控能够使运动员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所以说,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十分重要[1]。

2 射击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分析

2.1 应战准备状态

射击运动员的赛前准备状态主要是指射击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之前明确比赛动机,而且能够对比赛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通俗来讲,运动员不仅要对目标、任务等详细了解,还要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到比赛的各个事项中,时刻保持清醒状态。其实,比赛前良好的引战状态是在日常训练基础上进行培养的,不仅要培养运动员舍我其谁的应战心理,还要增强运动员的自控能力。

2.2 良性兴奋心理

良性兴奋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运动员的积极性,使其技术发挥达到最佳状态,并且将战略成本应用在比赛过程中,保证运动员的成绩。从生理角度入手,良性的兴奋状态主要体现为比赛时大脑皮层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这种兴状态比较适度,不仅能够消除运动员的心理杂念,还能确保其以最佳的状态面对比赛。

2.3 赛前紧张心理

射击运动员的赛前紧张心理属于应激状态,当客观事实与人们某种需求相符合时,运动员就会表现出紧张情绪。一般情况下,年轻运动员比较容易产生赛前紧张心理,因为过于在乎比赛成績及个人得失,内心焦虑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信心缺失。针对射击运动员的紧张心理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加以强化,从而增强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2]。

2.4 盲目自信心理

比赛前的盲目自信心理表示射击运动员对比赛存在侥幸心理,过于轻视敌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该种心理的运动员从表面看上去非常兴奋,对于比赛十分有信心,但是在正式比赛时而常常会因为失利而产生负面情绪,对后面的比赛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比赛成绩的提升。

3 提升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策略

3.1 形成比赛心理定向

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比赛心理定向主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及比赛过程中所具备的心理准备状态及注意力指向性。比如,基于运动员比赛动机、比赛目标产生的心理倾向以及确定的心理准备及自我要求等,都属于比赛心理定向范畴。运动员要想做好比赛心理调控,需要形成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而且对比赛成绩也具有一定影响,心理定向工作的开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帮助运动员加深对比赛任务及步骤的认识,引导其将注意力放在当前任务中,不要过于注重以前的比赛成绩、将来比赛结果以及比赛对手情况等;其次,在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下,如心理状态、情绪反应等,可以为其准备简单易记的口号或暗语,帮助运动员消除各种杂念,高度集中运动员的注意力。在准备相应的口号及暗语时,教练可以让运动员积极参与,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选择适合的口号,如“多做自我暗示、少想结果”、“以自我为主”等,从而形成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做到心理状态的良好调控。

3.2 回避赛前各种信息

在正式比赛之前,社会各界都会对运动员的状态高度关注,并且进行采访和询问。但是各界人士的这些询问可能会扰乱运动员的比赛计划及前期准备,甚至增加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后期比赛无法用平常心对待。为了确保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应该适当回避与比赛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媒体采访、亲友询问,以免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比赛状态造成严重干扰。

3.3 合理采用心理调控方法

3.3.1 腹式呼吸法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紧张心理,适当的紧张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但是,如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过于紧张,尤其是比赛一开始就不太顺利、没有迅速进入状态的情况下,在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运动员更容易紧张,甚至心跳加快,影响自身能力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运动员的过度紧张主要以胸式呼吸为主,所以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法,在缓慢、有节奏的呼吸方法下达到缓解简章、减轻心理压力的目标,能够心平气和的面对射击比赛[3]。

3.3.2 心理暗示法

对于射击比赛中信心不足、压力过大等心态,可以在心理暗示法的基础上进行调节。首先,可以采用直接暗示法,通过技巧性、提示性的语言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比如,“保持注意力集中”、“加大准确率”,在该种语言的暗示下进行自我提醒,从而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感觉及不良认识;其次,在间接暗示法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暗示,如“我一点都不紧张”、“我很平静”等语言达到自我暗示。

3.3.3 意念控制法

实际上,意念控制法即在主观意念下于大脑皮层中建立神经联系,将所有精力放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自我预期控制,实现运动员心理调节。比如,当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受到赛场环境干扰时,运动员可以通过注视远方树木、深呼吸、闭目等做法,让射击意念在大脑皮层系统中占据主要地位,从而对外界的干扰屏蔽,进入到一种自我的境界,对自身的心理状态不断调节。

3.4 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

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提升,与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运动员控制能力。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应该采取有效手段提升运动员的控制能力,通过针对性的控制训练技术,实现运动员心理引导及调节,在正式比赛中发挥超长水平;其次,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是否集中注意力直接决定着比赛的结果,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该注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升,对其注意力加以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射击比赛的顺利进行;最后,增强运动员抗压能力[4]。一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在面对比赛时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场面都应该保持良好的比赛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运动员比赛成绩,增强心理状态调控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射击是一项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自身能力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因此,一定要做好射击运动员的比赛心理调控。具体可以从形成比赛心理定向、回避赛前各种信息、合理采用心理调控方法、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保证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保持良好的心理,在良好的状态下取得比赛胜利。

参考文献

[1] 黄丽萍,孔令南.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研究[J].才智,2017(36):241.

[2] 关建军.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6(9):236.

[3] 王楠.提高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研究[J].神州,2017(16):264.

[4] 方柳.浅谈射击运动员新规则下决赛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体育,2017(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