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8-06-11 06:30邓莉张铁雄肖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

邓莉 张铁雄 肖丽

摘 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是贯彻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从当前的发展结构来看,体育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在“一带一路”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下,探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路径,为解决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的供需矛盾提供理论参考,为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促使我国体育产业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 体育旅游产业 供给侧改革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193-03

Abstract: Vigorously developing sports tourism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national health and national fit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ructure,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growth, the development in coordination of the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Under the excellent opportunity for further growth brought by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ing path of supply-side reform of China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blem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Moreover, it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ports industry of China towards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path.

Key Wor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Supply-side reform; Development path

1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近年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断的提升,对于旅游已经不只是停留在传统模式的旅游观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与集娱乐、度假、欣赏、参与、健身和旅游于一体的休闲体育旅游。体育旅游产业是以体育为核心资源,旅游带动消费的一种新型复合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丰富了原有产业的规模,扩大了产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相关产业的综合效益,是顺应市场需求,促使相关行业稳定发展的高度融合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体育旅游产业也逐步得到了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体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文件,国家体育总局与旅游局联合主办了全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并发布了首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名单以及首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向首批“国家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单位”授牌[1]。在这些相关政策与举措的支持下,体育旅游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体育产业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一带一路”、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2.1 “一带一路”与“供给侧改革”同为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从制度与经济发展转型来看,两大战略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些内在契合。“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顺应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开放型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的实施打通了沿线各国的沟通渠道。同时,通过联盟将有效解决资源稀缺、无序竞争等问题。“供给侧结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出现颓势的背景下提出的,从供给与生产端入手, 通过解放生产力来调节宏观经济失衡,为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提出的改革性战略[2]。“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战略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共同要求,两者的逻辑出发点有共同性,需要“一带一路”与供给侧改革形成合力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推进开放发展。“一带一路”的规划是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理作指导,因而与“结构性改革”对应的是和平发展、求同存异中的“多赢”。一带一路”与“供给侧改革”的结合,是实现对内协调发展,对外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

2.2“供给侧改革”强力支撑“一带一路”视角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我国虽然在旅游经济上增速较快,但质量效益不高,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与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呈低质化发展,体育旅游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等现象。同时“精品”体育赛事短缺,国内优质的体育旅游产品和品牌与国外相比缺乏竞争力,低效、落后的产品与品牌将很难对外找到市场,或将被其他国家的先进产品和品牌所击败。隨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通过提升与创新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产品质量,提升有效供给,打造“精品”体育旅游赛事品牌,使得供给产品在“一带一路”各国的受欢迎度极大提升。“供给侧改革”为夯实“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内在动力与支撑。

2.3 “一带一路”为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开放的手段来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借此高层次、大范围的开放构想,为倒逼“供给侧改革”成效的落实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把短板补齐,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着消费者需要侧旺盛、国内市场产品结构市场化不足、产业结构性失衡等供需困境。“供给侧改革”将清除低水平低效率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增强多样性、高质量的有效供给能力。共建“一带一路”视角下,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制度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旅游传播给沿线国家和人民。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的过剩产能,可能正是沿线国家所需要的资源与财富,44亿人口的市场将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去产能提供更大的腾挪和检验空间,这既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找到了更为宽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为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进步。

3 “一带一路”视角下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路径

3.1 统筹规划,实施体育旅游制度和市场机制建设的供给改革

制度环境影响着一个产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一带一路”视角下,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按照供给侧的要求,做好统筹规划,保障体育旅游产业的供给与制度创新。

我国体育旅游制度在对接国家层面的同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度创新。政府要敢于打破区域部门间的行政堡垒,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推动下,对相关的部门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要求。建立专门的体育旅游发展管理机构,建立全面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各区域的实地调研,全方位的动态监管各区域间体育旅游发展,并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加强各省份体育游供给侧改革的制度创新,出台符合各省地实际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产业运行标准和管理规范。在市场机制方面,首先明确体育旅游市场的准入机制,并建立有效的产业激励机制,创新体育旅游产业与自然、文化、经济的协同发展,在确保体育旅游市场供需平衡的同时,要更好地建立符合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的市场保障机制。

3.2 权责明确,强化东中西省际产业合作以及与沿线国家体育旅游产业协作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政策与北京东奥会建设周期的契机,顺应市场需求,实现各省际之间体育旅游产业优势互补,全方位的正确认识体育旅游,通过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中转地、延伸地的互补关系,在相关区域形成有知名度特色运动项目、旅游目的地,以及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在重视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协作的同时,要厘清政府主导的内容与范畴,做到权则明确。在政府主导的原则上不越界,不过度地干预,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体育旅游产业的协作,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好沿线国家与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在文化、资源、人才、赛事、产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3.3 注重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体育旅游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为确保体育旅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从各方面因素入手科学建设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最大化地提高体育旅游服务整体质量。同时在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转型上,构建国内外各区域间旅游交通的无缝对接体系,以实现各交通与景区间的“零距离换乘”,将各种交通方式完美地融合。

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培养专业化的体育人才,实施人力资源战略。为应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体育旅游各方面的挑战,解决体育旅游“供给侧改革”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必须意识到优化调整体育人才队伍在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一,在人才政策上,体育总局与旅游局在人才政策上提出针对性的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鼓励各地区体育与旅游院校之间相互合作,实施人才聚集计划,有效满足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对于高素质人才与高创造力团队的客观需求。第二,在人才培养上,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高校在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同时,要注重与社会组织、企业、产业的合作,调整创新体育人才的培养方案。第三,在人才流动上,实施体育旅游产业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体育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要培养与重视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的跨界人才,使得体育旅游圈内外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不断地壮大高精尖体育旅游人才队伍,并將高素质体育人才向体育市场输入。

3.4 加大资本融合、塑造丝绸之路特色体育文化旅游、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品牌建设

体育旅游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大资本融合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要重视资本等要素流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采用政府与资本合作机制,政府以减政放权、市场准入、优惠税收等政策,鼓励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身于体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赛事等领域。体育赛事的开展可以吸引一大批体育旅游者的参与,体育赛事整合了人口、信息、文化的共同效应,是体育旅游的主体产业。此外,在文化与品牌建设上,社会组织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其融入于体育旅游产业中来,对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进行整合并推广,提升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美誉度。科学地分析我国与沿线国家体育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或互补性,塑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打造中国功夫文化旅游、儒家文化旅游等精品体育旅游路线和产品。通过对沿线国家地区的调研,结合区域地理特点、价格水平、参与程度等了解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充分结合各区域间的优势资源,从品牌的延伸、宣传推广、维护管理等方面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

4 结语

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正确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政府提供多维层面的政策支持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增添了新动力,体育旅游产业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产业模式,实现体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政府要从政策制度市场机制的创新建设,对方开放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与人才建设等基本结构入手,同时加大资本融合,提升公共服务以及辅助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引导各地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的体育产业的综合实力,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白星星.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名单公布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共探融合升级之路[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17(14):20.

[2] 魏小安.从供给侧改革看产业结构调整[N].中国旅游报,2015-12-28(007).

[3] 张广宇,杨五洲.“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思考[J].决策咨询,2016(3):32-35.

[4] 张宇飞,孙玮婧.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侧治理路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6(6):30-35.

[5] 韩亚玲,杜学工.“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7(25):161-162.

[6] 李垚.“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需求与发展路径[J].经贸实践,2018(2):113,115.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