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对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的运动干预

2018-06-11 06:30毕永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运动干预素质拓展

毕永刚

摘 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日趋下降,速度、力量、耐力等基本素质指标下降的同时,肥胖率不断攀升,青少年体质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学校体育虽然承担了提升青少年体质的担子,但其单调乏味的特点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限制青少年健身自觉性的同时也不利于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目标的达成。素质拓展是近年来一种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全新学习方法和训练手段,不仅强健体魄,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团队协作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运动干预手段。

关键词:素质拓展 青少年体质 运动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237-02

1 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及依靠常规学校体育内容提高的制约性

现如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便捷的服务使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出远门可以坐高铁,进家门可以点外卖,汽车和手机已经是每个家庭和成员的标准配置。在享受这些科技成果的背后,是人们的体育锻炼越来越缺乏,身体素质越来越下降的事实,尤以青少年群体最为严重。从近年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来看,肺活量、爆发力、柔韧性等方面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已出现连续多年下降的情况。

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的“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以及2014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各类文件,都体现出了有关部门督促落实发展学校体育职责的精神和目标。面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各方面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承载着提升青少年体质的重担。但是目前來看,从国家政策到学校体育规章制度给予的各种约束和鼓励,并不能遏制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学校体育从它的目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有着相应的局限性。以目前我国普遍大中学的学校体育内容,再配合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来看,无非是“田径+球类”的标准配置。简单的运动项目如田径,足篮球的内容常年累月,一成不变的以技术教学为主,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很难激起学生锻炼的兴趣;而学生兴趣较高的项目又受限于技术含量和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导致并不能贯穿体育课始终,甚至只能探之皮毛,也很难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综合上述原因,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锻炼体质的效果,更能提高心理健康,起到锻炼心智作用的新运动项目——“素质拓展”训练应运而生。

2 素质拓展训练概述及其用于提高青少年体质的可行性分析

2.1 拓展训练概述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的英国,受伤船员依靠顽强的生存意识进行自救并最终生还。后来有人创办了模仿在逆境中生存和拼搏的训练学校,这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初形态。现代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将传统场地素质练习融入大自然,并与生存体验相结合的以“学中做、做中学”为中心的全新体验方式,是以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个人独立挑战和集体团结合作的形式最终完成训练,训练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个人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素质拓展训练包含的项目主要有高架绳网、攀岩、跳越、远足露营、野外定向、户外生存、跳水、漂流等。

2.2 可行性分析

2.2.1 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功能完备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基地日趋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拥有基本的体育场所,有些学校甚至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素质拓展训练设施。完全可以根据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较多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器材。有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场地的可以选择相应的项目,没有场地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基本体育场地内选择简单的训练内容,或者利用节假日组织到第三方素质拓展机构内进行短期训练。

2.2.2 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师资力量

针对普遍青少年进行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与基本的体育教学内容大致相通,都是比较易于接受和学习的,体育教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织活动的能力,通过自我学习,掌握之后都能担任此类内容的教学。有条件的还可以聘请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师进行培训或者定期组织专门到相关素质拓展培训机构进行系统进阶学习。

2.2.3 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健身价值

常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亲身参与指导,对于一般青少年学生而言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任何学习自主性可言。而素质拓展训练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组织和引导,并不一定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对训练内容的讲解,在练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勤思考、多学习。而且,根据不同青少年的身体条件或者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的项目,从课程内容评价的角度做到了因人而异,不再搞一刀切,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此类项目的积极性。有了条件和兴趣,学生在课堂或者课余既能动又想动,健身的目的不难达到。另外,由于现在青少年的体质每况愈下,常规体育课程中原来认为强度不大的活动,现在有些人便接受不了,甚至在教学中还可能会有损害健康的情况发生。而素质拓展训练强调指导和保护,一般在活动开始前都要做好相应的措施,此举大大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也保护了青少年在强身健体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3 以素质拓展训练为运动干预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作用分析

3.1 实施素质拓展训练计划是促使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需要

毛主席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素质拓展训练这种新兴项目不仅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充实学校体育内容,甚至能够改变教学结构,通过各个层面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更深更远的融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为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实施素质拓展训练计划是服务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时代发展下的青少年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自我意识较强,但是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团队观念淡薄,社会适应较差,无法顺利融入一个集体环境。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全面型人才,对青少年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明显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为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

3.3 实施素质拓展训练计划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是一批既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又具有突出年龄优势的人才队伍,“少年强则国强”这一论断充分证实了他们所起到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来提升这一阶段人群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保证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常态化、健康化,就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4 结语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个新领域,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提升,把素质拓展训练带入课堂,通过其新颖的特点和内容,对青少年体质状况进行合理的运动干预,使学生自觉、自发地练习,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健全的个性心理,适应社会能力,都有着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青少年作为初升的太阳,其成长和发展承载着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未来。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青少年应该抓住一切机遇和条件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去拼搏和奋斗。

参考文献

[1] 伍天花.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辩证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0,31(4):97-100.

[2] 王岗,李卓嘉,雷学会.学校体育的目标:“健康”乎?“强壮”乎?[J].体育学刊,2016,3(23):9-15.

[3] 郭清镯.高校体育课上开展素质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体育时空,2014(88):66.

[4] 黎伟.基于素质拓展的体育教育新模式[J].运动,2016(11):116-117.

猜你喜欢
运动干预素质拓展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盘点与梳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运动干预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素质拓展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
当代大学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运动干预研究
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浅谈素质拓展方法在中学思品课堂的应用
口译素质拓展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
mTOR在运动干预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