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教育专业速度滑冰课学生踝关节损伤及康复的浅析

2018-06-11 06:30范洪涤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2期

范洪涤

摘 要:体育教育专业学习速度滑冰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踝关节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开始重视起踝关节损伤的形成原因以及伤后的康复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损伤防护意识,认识损伤的危害性,成为首要条件。空气的温度、人体结构的原因以及踝关节的生理特点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较多的出现损伤,如何跟据损伤症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康复方案,并针对损伤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康复治疗手段探索。

关键词:速度滑冰课 踝关节运动损伤 预防治疗

中圖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a)-0005-02

在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速度滑冰课中出现学生踝关节损伤情况日益增多,一方面因为多在室外进行冰上教学而个别地市冬季气温达到零下25℃以下,最寒冷的地区能达到零下35℃以下,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冰上教学,大大提高了各关节的伤害率,即使准备活动较为充分,但由于气温过低使得热散失过快,进而造成损伤,这使得保暖以及热身成为主要工作,即使准备工作做的合理,但还是会经常出现踝关节各种损伤。保暖物品的增加使得关节的活动度受到限制,进而又影响到动作的准确性。踝关节各种损伤存在与否对于一个正在学习速度滑冰的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过多的损伤会造成过多的时间休息,技术运动的掌握会很快生疏,导致技术运动快速下降,另一方面,肌肉力量、肌肉柔韧性和耐力状态欠佳的学生, 运动时受伤的机会较高,因为学习的需要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踝关节各种损伤的问题,进而在进行滑冰过程中保证完成全部基本动作,保证运动作质量,提高学习效率[1]。

踝关节出现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过重外力或突然改变关节力线加之过度负重所引起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骨科急诊最常见的外伤之一,多达40%的患者会遗留某些后遗症,如果忽视而未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往往会遗留踝关节不稳等后遗症,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炎等严重后果。早期正确地诊断,妥善地治疗,可避免形成习惯性踝关节扭伤[2]。

速度滑冰的技术特点使得踝关节在进行重心转移及侧蹬冰时产生关节突然向大幅度向一侧运动,引起关节囊、韧带、肌腱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1 踝关节的特点

踝关节又叫距骨小腿关节[3]。踝主要由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部分组成,由于它所在人体的部位是下肢,当它在运动过程中过度的向内翻或向外翻活动时,如行篮球的体前变向突破,足球的体前变向突破,均可引起双侧或单侧韧带的损伤,严重的可出现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以及撕脱骨折情况,此种损伤大多因是突破时或突然改变运动方向以及突然改变运动轨迹产生巨大的单个部位负荷过重以至超出承载范围,或起跳后落地时踩在别人的脚上或脚被绊时出现损伤。

2 踝关节扭伤的基本特征

踝关节不同损伤的部位,具有如下不同的表现。

2.1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由于速度滑冰的技术动作特点,在进行侧蹬冰时身体重心在双脚进行相互转换,使得足部承受身体2~3倍的重量在此情况下进行内翻等技术动作,因外踝骨的结构较内踝长以及踝外侧韧带薄弱的生理特点,足部向内翻活动度较大时,导至负荷过大以至损伤甚至断裂,然而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较为常见。在整个外侧韧带损伤部分,撕裂损伤较为多见,并且表现的特点是踝外侧疼痛、红肿、走路出现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具有压痛感、在对损伤者进行检查时出现足内翻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而外侧韧带完全断裂的情况较少见,但局部症状非常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带的牵拉,踝关节表现出异常内翻的关节活动度。

2.2 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

此伤害多见于在学习弯道技术时突然失去重心向外侧摔倒,造成的伤害,这主要是机理是由于足部在外力的强力外翻时所引起的损伤,此种损伤发生较少,其病情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具体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明显、有压痛感、当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能会有撕脱骨折的情况发生。

3 治疗方法

(1)当出现损伤时,应首先到医院就医,根据医嘱或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进行拍X片、CT、核磁检查,以排除骨折、韧带断裂、关节脱位 。

(2)外伤初期时可行局部冷敷,以缓解疼痛,减少出血。

(3)一般性药物治疗:口服药物一般以舒筋活血药物为主,如小活络丹、外贴狗皮膏、伤湿止痛膏、三七片、云南白药等。并可配合活血舒筋的外洗药物,如红花油、四肢损伤洗、擦方便的药物等。

(4)固定疗法:在急性期进行手法治疗时要轻柔为主,避免因手法过重引起加重出血,同时更不能热敷,引起局部过热血液流速过快,在理筋手法之后,还须将踝关节固定于损伤韧带的松弛位置。

(5)整个恢复期都应注意损伤关节的局部防寒保暖,注意观察关节整体功能情况,注意观察关节的活动度,根据关节的恢复情况及时制订针对性的功能康复训练。

4 康复思路

在进行集体授课前应加入针对肌力不足、踝关节活动区域降低方面的课前踝关节评定,平定出没个学生可能发生损伤的可能,将损伤消灭在萌芽。

(1)针对肌力不足,应加强相应肌肉力量的训练,防止伤害的发生。

(2)针对运动能力下降的患者应对其缺失的部分进行相应的力量练习以及相关练习,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强关节稳定性练习。

(3)针对踝关节活动区域降低问题,在进行运动训练活动后应加大关节拉伸的时间和范围,考虑到气温的特点应逐渐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4)针对足踝部长期出现原因不明的疼痛和肿胀的问题应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查清疼痛和肿胀具体原因,并根据实际病理原因进行具体治疗,必要时须进行局部抗炎处理或微创治疗。

5 综述

体育教育专业速度滑冰课学生踝关节损伤,对于冰上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由于踝关节处于人体的最远端且在整个速度滑冰技术动作中起到的作用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正确处置踝关节扭伤,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大程度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急性踝关节扭伤时,首先会出现关节周围的淤血肿胀、疼痛等,多数学生到医院就诊目的就是确定有无骨折。如果发生骨折,会很配合医生的治疗。然而,超过80%的踝关节扭伤并无骨折,或者骨折比较小且隐蔽,不容易发现。在休息1~2周后局部肿胀及疼痛均会好转,因此,对于医生建议外固定的方案多数予以拒绝。殊不知,踝关节扭伤后,没有发生踝部骨折必然存在韧带的断裂或撕裂,手术也证实,即使发生了骨折,关节的韧带也会同时损伤甚至断裂。如果没有给予及时可靠的外固定或手术修复,必然遗留踝关节不稳定的严重后果,这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老崴脚。早期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踝关节长期的肿胀疼痛,而且可能因反复踝关节扭伤容易导致踝关节关节损伤,严重时可以导致关节炎的发生。临床上诊治的绝大多数踝关节疼痛的患者,均有踝关节扭伤病史,因此,踝关节扭伤是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踝关节炎的元凶之一。平时应注意活动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另外对受伤的患者应多注重安教育,如出现损伤后应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加强保护以及伤后的康复成为防止踝关节再次损伤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史炳柱.普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5):8-9.

[2] 黄秋玲.大学生踝关节损伤及防治方法[J].科技风,2008(2):158-159.

[3] 刘绍海,刘军,罗召霞.手法配合外敷药治疗急性外踝扭伤[J].中国中医急救,2013(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