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学生体质水平群体健康生活方式研究

2018-06-11 06:30王海燕唐振宇马焱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体质大学生

王海燕 唐振宇 马焱

摘 要:运用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体质水平大学生在健康生活方式各维度上表现出了极为复杂的特征分布。因此,从改善健康生活方式视角出发,干预大学生体质及健康水平应采取既具有整体性,又必须体现出针对性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 健康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144-02

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康的体魄是健康的基石,亦是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应对快速生活节奏与激烈的社会竞争的根本保障。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2010)显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则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1]。这就表明,单纯地通过短期强化式的体育干预,对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从体质提升角度干预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对体质改善的长期影响,将表现出更为适应社会对学生健康水平、体质水平的现实要求。

1 测量对象与方法

1.1 测量对象

抽取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在校学生进行相关测试,有效数据来源为不同年级的男生98人,女生147人。

1.2 体质测试指标与方法

体质指标选取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规定的单项指标、权重,由专业教师严格按照测试办法的有关规定完成测试。

1.3 健康生活方式的测量

研究采用了王东博士编制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

2 研究结果

对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等级进行统计,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等级主要集中于不及格和及格等级,其中大学男生的不及格率达到28%,同时处于及格等级的百分率高达60%;大学女生的不及格率则达到25%,同时处于及格等级的百分率高达62%;两个群体的良好率与优秀率总和分别为12%和13%。

鉴于优秀等级学生数量相对过于稀少,因此在进行针对不同大学生体质水平群体健康生活方式研究过程中,将良好等级与优秀等级学生数据进行了合并处理,即学生体质水平划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与优秀三个等级。研究结果显示(见表1):不同体质水平大学生在健康生活方式各维度上表现出了极为复杂的特征分布。大学男生不及格等级群体在运动锻炼行为、生活规律行为、饮食营养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其余两个等级的大学男生,而在健康危害行为等四个维度上得分低于其余两个等级的大学男生;大学女生不及格等级群体在运动锻炼行为这一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其余两个等级的大学女生,而在健康危害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处于最低。令人惊讶的是,大学男生良好与优秀等级群体却在运动锻炼行为、生活规律行为两个维度上得分最低,并且大学女生良好与优秀等级群体亦在生活规律行为等五个维度上得分最低。这样的健康生活方式各维度特征分布为寻求基于生活方式变革的体质干预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一个极为复杂并艰巨的生活方式基础。

3 讨论

现有理论认为,影响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遗传、体育锻炼、饮食营养、生活规律与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同时,现有研究成果亦显示,大学生不同性别群体健康生活方式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相对复杂的相互影响,并且健康生活方式不同维度对其体质水平亦具有不同的影响机制与路径[2]。因此,如何有效的干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必须考虑这些内部关系。

受网络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等诸多方面影响,现阶段,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表达出诸多负面信息,例如吸烟、过度饮酒、网络成瘾、熬夜等。研究表明,即使是大學生体质等级达到良好于优秀水平的学生,其生活方式同样也存在诸多问题,而体质水平不及格学生在迫于毕业压力及健康压力条件下,已经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倾向。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学生整体健康生活方式同时,亦要通过科学的指导,使学生的生活方式改善,在体质改善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具体策略与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通过持久、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从深层次上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在其人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健康的体魄对其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现实意义;其次,针对学校、学院、系部、班级、寝室等不同层次,广泛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体育活动,扩大体育活动参与群体,形成不同价值判定取向的体育竞赛组织体系;第三,要提供各种物质、知识资源,保障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的物质条件同时,通过科学的指导,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对学生体质的促进作用;第四,要建立信息数据数据平台,实时掌握与分析学生体质变化规律,以便于针对性地对特殊群体进行必要的干预。总之,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以求实现体质干预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与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国永.对“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3(10):1-11.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王东.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

[4] 唐振宇,王海燕,耿立志.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关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31):88-92.

猜你喜欢
体质大学生
顺口溜里的养生经——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兼加体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平和体质吴 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