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新安县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优化方案的研究

2018-06-11 06:30刘鑫鑫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优化方案中小学

刘鑫鑫

摘 要: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课程设置要考虑与切实要做到合理的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激发中、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与爱好;学校应当重视加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创新。学校要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师专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合理的选择课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洛阳市新安县 中小学 体育课程设置 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158-02

本研究通过调查洛阳市新安县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意在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不合理之处。为国家发展全国中小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做出详细的分析,提高体育课程素质,使得中小学体育课程建在科学的基础上,能施之以教育中小学生,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洛阳市新安县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200名老师,随机选取中小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和邢台学院图书馆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期刊、科技档案、学术报告、书籍等。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全面了解洛阳市新安县中小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了解情况设计问卷。

1.2.3 数据统计法

通过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数据,要真实有效的统计并使数据结果得到量化,总结相关问题,得出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新安县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分析

2.1.1 中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

青少年阶段的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的适应性较为灵活,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自我创新意识。但在健康行为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行为。教师在对体育课学习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有些学生由于天生的身体素质比同龄孩子的身体素质好,相对于经常进行锻炼的孩子较容易些,就是不锻炼也可以达到优秀。

2.1.2 中小学生体育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体育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来看,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教师根据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进行体育教学。通过表2可以看出,39%小学教师与42%的中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而采取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会达到教学目的。根据不同的教学水平,教学任务也不同,根据教学任务的侧重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2.1.3 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由问卷调查反映得出的现象,39%的小学教师注重学生基础性的学习,28%的小学老师注重教学内容兴趣性的选择。不难发现,现在教育还是重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但在实用性上缺乏合理的认识,说明体育课程的安排存在不同程度的简化,没有合理的进行安排分配,科学性学习所占的比例最低,这是重点所在,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按照规范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很容易导致教育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会影响学生在身心发育阶段的健康发展。

2.2 影响体育课程设置因素调查分析

2.2.1 中小学体育课活动开展的场地、设施情况

在教育部门和校领导的重视下,洛阳市新安县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有所改善,虽然变化不大,但也得到了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的不完善严重的影响了中小体育课程设置。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调查,发现有45%的足球场地、设施情况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体育场地设施的改善,有助于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提供依据。

2.2.2 学校对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的重视,教育的改革一般是从体育课程设置入手。改革首先从体育课程设置开始,学校应对体育课程设置重视。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小学学校重视学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时间对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学习,为学生以后的体育生涯奠定基础。由于中学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面临的升学的压力,学校对体育课程必要时间的学习大大的缩短到2-1节的学习时间。从而可以看出,学校对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远低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得必要时间。

2.2.3 体育教师的专业程度

影响中小体育课程设置的因素许多,但是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因素。体育教师的专业程度可以从体育教师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训练实践能力来衡量。教师为人师表,要注重自己的体育教师素养,从事教师最基本的体育教师素养必须具备。同时教师的教学的能力的衡量,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洛阳市新安县中小学对体育教师专业程度的衡量进行了分析,有44%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突出,而25%中小学体育教师具备了体育教师素。

2.3 结合实际综合分析提出优化方案

2.3.1 依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

现如今,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加强,基础素质水平能力显著提高,传统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青少年阶段的身心的健康发展需求,对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阶段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对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养成自主自强的学习习惯,塑造坚韧敢为的身心意志,协助青少年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与人相处的和谐互助精神。

2.3.2 优化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对处于身心发育重要阶段的青少年而言,身心健康是中小學体育课程安排的中心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生理特性与心理变化进行规范的开放性设置教学方案。根据体育健康课程的标准,开展对中小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发展培养祖国未来的栋梁的途径,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做出举措。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用体育课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才会提高,这就要求课程设置要合理。

2.3.3 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强化学校师资队伍

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学设施的不全面,导致很多课程环节不能很好地施行,加之各地区的生活习惯以及大众日常娱乐方式的差异,导致课程的设置存在诸多不便因素。体育课程的设置应由体育教师为主导,根据各地域的生活习惯,因地制宜的设置与生活相关的运动,了解地方大众运动的内容,分析其中存在的普遍不足,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因素之一,加强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安排。改善学校体育教学师资的规格,有利于对体育课程设置。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洛阳市新安县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优化方案的研究,在中小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情况分析及研究,得出结论如下:课程设置要考虑与切实要做到合理的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激发中、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与爱好;学校应当重视加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创新。学校要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师专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合理的选择课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中、小学现有的场地、设施,为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保障。体育课程设置要与体育健康课的标准接轨,有助于体育课程设置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 李杰.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 杨峰.湖南省新升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优化方案中小学
全站仪在数字绘图中测量方法优化方案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证券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问题及优化
湖北经济消费结构优化研究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