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趋势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的构建研究

2018-06-11 06:30余舒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信息技术

余舒萍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媒介呈现融合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模式将发生变化,而文化传播平台的建立是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新媒体融合共进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特点、需求的分析,尝试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依靠多层次的新媒介途径,实现高质量互动传播平台的构建,同时对平台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构思和阐述,以期为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壮族传统体育文化 传播平台 媒介融合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166-02

当前,媒介发展呈现出国际化、全球化、融合化发展态势,我们的生活与互联网、与新媒介、与再混合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共中央出台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新媒介时代到来,关于媒介融合发展,推进文化繁荣的探讨和研究方兴未艾。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体育传播模式随之发生了巨变,主要体现为从单终端、单形态、单走向转变为多终端、多形态、多走向。这意味着体育文化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甚至受众和传播效果,都将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着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异域文化以各种形态对本土文化产生了或深或浅的影响。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岭南壮族先民的历史文化印记,传承与传播价值不可替代。结合媒介信息技术,构建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有利于其文化内涵、特性和人文经济价值的推广和传承。

1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的特点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以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促进民间休闲养生、民族情感传递、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为目的,通过移动互联、人机交互、虚拟仿真(VR)等技术的应用,依靠PC端、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直播等途径,收集汇总来源于电视、网络、报刊、影视、教育等媒介的多渠道信息,逐步形成面向多元受众群体,实现信息定制服务,连接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社会功能的综合信息互动平台。

1.1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协调与应用

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延伸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加强媒介与信息的联系。借助互联网,所有信息都能够跨越物质的时空界限,保持一种无休止的运行和传播。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灵活性,在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可再现实时场景,如赛事精彩片断,也可提供文化体验式认知或更高层次的感官互动,如传统项目的体感游戏。提高了用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提取有效信息的便捷性,应用于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打造开放获取、联系互通、更新迅捷的系统传播方式。

1.2 多渠道、系统化、全媒体、高质量的共享内容

大数据时代下,知识经济将与实体产业相结合,共同影响人们的生活。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提供多渠道权威性、具体性的传媒资料,建立数据库及信息共享模块,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目前已有的体育文化平台多数以国内外大型赛事、混合项目的信息实时传播为主,较少涉及某项系统文化的整体推送和品牌形象的打造。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既能体现精致高效的传播内容,又可将节庆、民间协会形成相互联系又独立运作的传播整体,为民族传统产业打造传媒形象,促进体育传媒、体育旅游、体育教育等实体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1.3 建立信息源与用户的有效联系

新媒介参与下的文化传播平台既是具备通信功能的信息技术平台,也是兼具跨文化传播功能性和用户需求可移动性的综合媒体平台。信息源与用户的有效联系的建立,能够满足用户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同时满足用户对于信息传播形式的要求,从而拓展文化传播范围和深度。

1.4 体育文化服务与互动功能的实现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可与政府机构、传统文化传承人、民间协会、社区、高校、商业集团等合作,以公益形式提供体育文化服务和资源交流互动,成立线上推广模块和线下活动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使受众体验到有深度、有内涵且形式多样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内容。

2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的构建思路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应用软件、大数据处理和客户端接入等技术,建立分类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导入、远程控制、权限分配等形式,提供文化信息的发布、组织、搜索、管理、分享等功能,为多终端用户提供简便操作方式,实现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智能化生产和优质资源共享,及时满足用户和受众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平台设置用户管理、信息发布与搜索、资源共享、文化讲堂、文化仿真体验中心、线下活动中心、客服中心等7个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2)信息发布与搜索模块;(3)资源共享模块;(4)文化讲堂模块;(5)文化仿真体验中心;(6)線下活动中心;(7)客服中心。

3 平台需求分析

3.1 数据库管理及平台管理员

平台涉及众多项目、类别、形式的信息,信息量庞大,需要建立并提供分类管理的信息数据库。平台分别设置具有专项管理权限的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能够管理数据库,设置分类管理目录,并分配用户权限,反馈用户需求,同时具备添加、删除用户账号的权限;拥有信息整理、发布及审核把关的权限。普通管理员能够通过实名注册浏览各模块关键信息,收集各模块用户留言并提供平台改进意见建议。

3.2 多渠道、多媒体、多来源信息的浏览、查询、添加、删除、更新

普通用户可浏览、查询平台中各个模块的多媒体数据信息。管理员可对各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添加、删除、更新,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文件等,能够将对应内容的信息分类处理、配置,管理员同时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

3.3 评论互动与用户参与、反馈

支持普通用户对平台信息进行有益的评论与互动交流,同时支持用户对于平台活动的参与报名、预约和信息反馈,能够在客服中心进行多项专业技术咨询、交流,并能对特定信息进行下载、收藏。

3.4 信息审核及权限控制

系统管理员能够对平台中出现的不良信息或敏感词汇进行搜查、删改,能够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浏览、编辑、删除操作等,能够控制发布信息到平台网页的权限。

4 结语

总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的设计和构建适应了当前媒介多向融合发展趋势,是信息技术的跨时空、跨文化应用,有利于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媒介整合和宣传推广,有效解决了信息共享率低、活动宣传不到位、参与体验渠道少等文化传播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习近平的网络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11-20.

[2] 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J].党建,2014(5):9-12.

[3] 李鑫丽,雷占军,潘庆一.基于Web技术土族文化传播系统的探索与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1):72.

[4] 徐晨雪.新媒体平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形象传播中的角色与功能——以“聚焦广西”新媒体服务平台为例[J].视听,2017(11):25.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