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

2018-06-11 17:58林桂平
关键词:历史学科教学途径核心素养

摘 要:当前的历史教学及评价对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目标、创设历史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和升华情感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途径

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常态化”之后提出的重要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这一新思路在近年来修订后的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命题中已经有明确的体现。例如历史学科的考试大纲中提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明确强调“学科素养”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蕴含在能力考查的过程之中。从近年来高考全国卷歷史试题来看,“渗透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已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思路改革的基本趋势”[2]。对于当下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其使命和担当是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堂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历史教师要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从整合教学目标、实施情境教学、合作探究学习和升华情感目标等方面入手,笔者拟对此作探讨。

一、整合教学目标: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3],并非把过去“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推倒重来,而是对过去教学目标体系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完善。有机整合、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关键一环,也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教师制订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把握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内在联系,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和实施。“课程标准”中的了解、知道、认识、理解、概述、分析、探讨等行为动词,是对学生短期或长期学习结果的设定和描述,我们需要据此严格控制和科学把握一堂课教学尤其是重要环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笔者在设计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以下所举例子都为同一套教材)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如下。

目标一:通过与两次工业革命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史实相联系,让学生在知道“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具备国际视野,理解同一时期东西方重大历史事件。

目标二:通过精选史料和探究式设问,让学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探究“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深刻感悟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及与救亡图存的紧密联系,激励当代学生的爱国志向和情怀。

“目标一”通过将1840年前后中国人的探索放在全球史的视域下,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目标二”中“通过……让学生了解……”可以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而“探究……使学生深刻感悟到……激励……”则可以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素养。上述教学目标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整体有机融合,从而为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前提。

二、创设历史情境: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

历史是极其生动、活生生的画卷。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途径创设历史情境,实施情境教学,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历史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时空情境,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使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实施情境教学的核心是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是通过多媒体播放创设的情境视频,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时,笔者播放了纪录片《复兴之路》的一个片段,并配以如下的解说词:“……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这段视频,将学生的视野拉回到了19世纪中期前后的世界,帮助学生理解林则徐等“师夷长技”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中体西用”的国际国内背景,实现培育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素养。

二是通过精选史料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例如笔者在讲授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为了说明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的特点,选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一段话:“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学生通过解读这段话的含义可以认识到“秦朝的制度以皇权为中心,中央和地方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命令,”从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三是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理解,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美国联邦政府三个部门如何实现分权制衡,设置了角色扮演:由教师扮演记者,另外请四名学生分别扮演美国总统、参议院院长、众议院院长和联邦首席大法官,然后以答记者问形式把三权分立的思想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三、自主合作探究: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般步骤为“设计问题、明确分工——组内合作、分析探究——组间分享、交流提升”。例如笔者在讲授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时,为了说明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变成对手的原因,选择了如下材料。

材料1:美国把苏联建立势力范围的行动视为“苏联以欧亚大陆为依托,已经把周界突伸开去,形成巨大的战略威胁”,因此,只有在“‘地缘政治现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才能为一个自由世界保存希望” [4]。

材料2:凯南认为,美国不应以苏联蛮横而自谴,苏联外交政策的根源深植在苏联制度本身之内。他主张说,苏联外交政策本质上乃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狂热,以及旧式沙皇扩张主义两者的混合体[5]。

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原因。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上述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解读史料、提取信息、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解读上述材料,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和得出的基本结论有:美国二战后综合国力最强,欲称霸全球;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主要障碍;美苏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对立,导致战后美苏关系经历了从盟友到对手的转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培育史料实证的意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引用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的一句话:“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样就让学生理解了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因素,上升到理论层次,提高了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

四、升华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

教师在讲授一节历史课的过程中,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后总结等每个环节,都应该适时渗透价值观教育,升华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是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要会“煽情”。新课导入设计得好,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启迪思维。如在《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新课导入中,笔者用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这首反映台湾同胞思乡情结的诗歌,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并使学生深切体会余光中老先生包括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实现祖国统一。

二是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要有“激情”。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性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例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教学过程中,一位老师展示材料:香港回归之前,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刊登了以“香港已死”为封面故事的文章,该报道当时预测,“回归后,英文重要性减退;外国人纷纷逃亡;满街都是跟黑社会勾结的解放军;新闻自由进一步受到威胁;香港国际商业及金融中心的地位消失,外资撤走……”许多香港居民對回归缺乏信心,比较有钱的人把房地产都卖了,100万元的房子,20万元跳楼价抛售,“大逃亡”到海外。据统计,从1992年至1997年,有30万香港人移民海外。随后又补充了一段材料: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之时,当年策划该封面专题的编辑总监科尔文在回答记者提问“如果现在《财富》为香港做一个封面专题,会怎么形容香港”时,他思考良久,最后的答案是“活力之都”。两个故事的对比讲述,使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

三是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要会“留情”。所谓留情,就是结束语要能引起学生的回味,增加课堂的趣味,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历史、升华情感、产生共鸣。例如笔者在讲完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时,通过如下设问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但两极格局下形成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请同学们结合本课内容和当下时政,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来畅想一下对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期待。”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国与国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等。教师在学生解答后总结:“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国际交往中不仅要关注本国利益,也要关注全人类的最高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感悟两极格局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启迪,培育学生关注人类命运、为和平祈福的情感。

总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学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合成与综合反映,其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必须对学科素养在精准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33.

[2]陈秋香,林桂平.学科素养有机渗透 精准备考势在必行——谈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的新趋向[J].中学历史教学,2017(7):68-70.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0.

[4]徐天新,沈志华.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8.

[5]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443.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教学途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