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系大白猪生产性能对比分析

2018-06-12 07:05吴建新
养猪 2018年3期
关键词:美系白猪种猪场

吴建新

(广西柳城县天福种猪场,广西 柳州 5452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国外优良猪种的大量引进,国内对于各品系大白猪生产性能的研究报导较多。谢水华等(2013)[1]报导丹系大白猪公、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分别为158.99 d和164.22 d;母猪初产总仔数为 15.36头。雷彬等(2016)[2]经过2个世代的选育,法系大约克夏公、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分别从原来的170.68 d和176.37 d 减少到 164.53 d 和 172.93 d;母猪初产总仔数从12.90头提高到14头。孟庆利等(2015)[3]测定美系大白公、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分别为161.65 d 和 164.16 d;母猪初产总仔数为 10.48 头。

天福种猪场从2010年开始相继引进丹系、法系和美系大白猪饲养。为了查明在天福种猪场地区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为今后制定种猪选育方案和生产技术指标,确定各品系猪群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大白育种核心群中丹系、法系及美系猪的生产性能测定资料分别进行整理,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猪的来源

选择广西天福种猪场大白猪核心群2011—2017年测定资料,其中丹系和法系大白猪是天福种猪场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原种猪,美系大白猪系国内某生猪核心育种场最近几年新引进的美系猪后裔。

1.2 主要内容

1.2.1 3 个育种目标性状,即:校正达 100 kg 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及母猪第1胎总产仔数。

1.2.2 生长肥育猪体重达100 kg左右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率、胴体组成等。

1.3 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21~25日龄断奶,28~30日龄转入保育,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栏,每栏17~25头,哺乳及保育仔猪全部为高床饲养。仔猪70日龄左右、体重达25 kg左右保育期结束,下高床转入测定舍,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栏,每栏14~17头。

后备猪8月龄体重达120 kg开始配种。种公猪(含选留的后备公猪)单栏饲养;空怀母猪(含选留的后备母猪)小群饲养,每栏8~10头,配种全部采取人工授精,并由同一班组饲养。配种30 d经B超检测确定妊娠后转入定位栏,由2个班组饲养;产前5~7 d进产房,产房全部为高床,由4个班组饲养。除教槽料和预混料以外,其余均由猪场饲料厂配制,营养含量及饲养标准均按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执行。

1.4 种猪测定及选留方法

1.4.1 当全群平均体重达30 kg左右进行始测(只称体重);当全群平均体重达100 kg左右进行结测(测体重和背膘厚)。依据母系指数公猪110以上、母猪100以上并结合体型外貌进行选留。

1.4.2 屠宰测定按NY/T 825—2004标准《瘦肉型猪胴体性能测定技术规范》相关规定进行,丹系、法系、美系的屠宰测定时间分别为2014年11月18日、2014年12月14日、2014年12月23日,在天福种猪场进行,每个组合均测定3头,其中母猪1头,阉公猪2头。

1.5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GPS软件进行整理,采用t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生产性能

由表1可知,初产母猪产仔数丹系母猪最多为14.93 头,分别比法系和美系多 2.57 头和 4.55 头,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法系为 12.36 头,比美系多 1.98 头,差异极显著(p<0.01);美系猪最少,为10.38 头。

表1 3个品系初产仔数比较

由表2可知,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公猪丹系最多,为 165.78 d,比法系多 4.85 d,差异极显著(p<0.01);比美系多 0.57 d,差异不显著(p>0.05);美系为165.21 d,比法系多4.28 d,差异极显著(p<0.01);法系最少,仅为 160.93 d。母猪,仍以丹系最多为173.35 d,分别比美系和法系猪多3.22 d和4.32 d,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美系为170.13 d,比法系多 1.10 d,差异不显著(p>0.05);法系最少,为169.03 d。此结果表明,无论是公猪还是母猪,均以法系猪生长速度最快,美系猪次之,丹系猪最慢。

表2 3个品系校正达100 kg体重的日龄和背膘厚比较

由表2可知,校正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公猪美系最厚为9.66 mm,分别比丹系和法系多0.94 mm和 1.36 mm,均差异极显著(p<0.01);丹系为 8.72 mm,比法系多 0.42 mm,差异极显著(p<0.01);法系猪最薄,仅为 8.30 mm。母猪,仍以美系猪最厚为 9.98 mm,分别比丹系和法系多0.59 mm和1.30 mm,均差异极显著(p<0.01);丹系为 9.39 mm,比法系多0.71 mm,差异极显著(p<0.01);法系最薄,仅为 8.68 mm。

2.2 胴体组成

由表3可知,屠宰率,美系猪最高为76.48%,比法系猪高 0.94 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比丹系猪高 2.4 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法系为75.54%,比丹系猪高 1.46 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丹系猪最低,为 74.08%。眼肌面积,法系最大为 50.77 cm2,比丹系多 5.88 cm2,差异显著(p<0.05),比美系多 10.68 cm2,差异极显著(p<0.01);丹系为44.89 cm2,比美系多 4.80 cm2,但差异不显著(p>0.05);美系为 40.09 cm2。皮率,美系最高为6.49%,比法系高1.02 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比丹系高 1.21 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法系为 5.47%,比丹系高 0.19 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丹系猪最低,为 5.28%。脂肪率,美系猪最高为 16.53%,分别比丹系和法系高1.73和4.93个百分点,均差异显著(p<0.05);丹系为 14.80%,比法系猪 3.20 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法系最低,为 11.60%。胴体瘦肉率,法系最高为72.28%,比丹系高3.2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比美系高6.41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丹系为69.07%,比美系高 3.20 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美系最低,为 65.87%。其余各项指标品系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不同品系间胴体组成比较

3 讨论

3.1 综上所述,天福种猪场除法系公、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较雷彬等[2]报导的法系猪快,美系母猪初产窝均总仔数和孟庆利等[3]报导的结果相近以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低于谢水华等[1]、雷彬等[2]、孟庆利等[3]报导的丹系、法系及美系猪,这揭示广西天福种猪场在丹系、法系和美系猪的饲养管理及种猪的选育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3.2 据王余平(2011)[4]介绍,丹麦育种测定中心2009年测定,1 435头大白公猪平均胴体瘦肉率为60.9%;郭建凤(2014)[5]介绍,法国 2013年父系大白猪平均胴体瘦肉率为64.3%;依次比我场的丹系和法系猪低8.17和7.98个百分点。因我们屠宰的头数太少且未重复,故对丹系和法系猪的瘦肉率暂不下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本文限于条件,在母猪的繁殖性能方面,仅对3个品系的总产仔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所以对窝产健活仔猪数,断奶窝活仔数及窝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4 通过对丹系、法系和美系3个品系猪生产性能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品系大白猪之间,无论是总产仔数,生长发育速度,还是胴体瘦肉率,均存在差一定的差异,因此认为,根据大白猪不同品系的特征特性,制定不同的选育方案,采取相适宜的饲养管理措施,合理搭配饲粮,满足不同品系的营养需求,进一步提高猪群的生产水平,是值得广大畜牧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1]谢水华,陈文芳,陈瑶生,等.引进丹麦种猪生产性能与适应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2):57-61.

[2]雷彬,宋忠旭,孙华,等.法系大白猪性能测定研究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2016(5):1224-1226.

[3]孟庆利,周海深,王朝军,等.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美系大白种猪资源群体生产性能分析[J].养猪,2015(2):73-74.

[4]王余平.丹麦长白和大白猪的窝产仔数是如何快速大幅度提高的[J].养猪,2011(3):44-45.

[5]郭建凤.丹麦、法国养猪业考察报告[J].养猪,2014(5):86-88.

(致谢:本文承蒙勇仲根高级畜牧师指导,广西区品种改良站唐荣福高级畜牧师以及广西大学动科院覃小荣教授参加了屠宰测定,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美系白猪种猪场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藏猪与大白猪胴体性能及肉质特性分析
“晋汾白猪标准”成为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高考那年,船沉了
美系风潮——上汽通用雪佛兰探界者
美系长白、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产仔性能的比较分析
吓死宝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