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善尽美与人性诗意
——崔玉滨的人物画

2018-06-14 05:31
南风 2018年14期
关键词:大寿清风人物画

崔玉滨 曲声悠悠 2015年

崔玉滨 春柳南陌态 冷花寒露姿 2015 年

“尽善尽美”,是孔子两千多年前为艺术评判树立的标准,古往今来,能跨越者寥若晨星,但它始终是历代艺术家孜孜以求的理想彼岸。

画家崔玉滨数年如一日地追求“尽善尽美”的艺术理想,已届中年的他,仍独自驾着自己的独木舟,泛舟艺海,在咫尺画幅与方寸天地间“乘物游心”,在“神与物游”“遥情寄物”中表达着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体现出一种“意从象出”的文气风骨与形神机趣;其作品则因此平实、优美、亲切与诗意,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玉滨人物画,多以古代经典题材为主,以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经典传说为内容,譬如《仁者寿》《钟馗图》《观音菩萨造像》《刘海戏金蟾》《大寿图》《福禄寿禧》,以及《清风伴墨香》《春来花开处处香》《琵琶吟》等作品,都洋溢着古典韵致,又不乏现实诗意与人性温度,传达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希冀、向往与憧憬,以及丰瞻、充实的美感魅力。

无疑,从民间生活的素材中,从代代相传的文化精神中,玉滨汲取了灵感的营养与精神资源的积累,使他在厚积薄发中孕育并产生创作冲动,作品因而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意味深长,气息亲切。

这已经成为人们欣赏崔玉滨作品的共识。

显然,玉滨的人物画是在传承与历练中成熟的。玉滨以线为主的“小写意”,颇具陈老莲、任伯年的遗风,在写意的夸张、变形与相关的笔墨色彩中,线条为主要语言形式,在干湿浓淡、虚实疏密、粗细有无之中,变幻着笔法、笔型,昭示了画家对水墨材质的娴熟把握与运用。人物的写意用笔,在一波三折中,尽显了中锋转侧锋、提按轻重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画家在主观意绪上,赋予线条以诗意的节奏、韵律与力度的变化,使之从属于人性温暖的表达,而非古典人物表现中的神秘、冷漠与僵硬。

画家深谙艺术传统与民间文化精神,力求在平民的心态中营造美好、欢乐、吉祥的图景,并使之艺术化、笔墨化、形式化,形成包含内在思想情感的意义符号,传达所思所感,把“小写意”人物画提升到独属于自我的审美境地,给人以赏心悦目、优美动人、韵味无穷、常读常新,且具有无限内在意味、辞达旨丰与言外之意的美学境界。

崔玉滨 朝也思君 慕也思君 2015 年

崔玉滨 清风图 2015 年

崔玉滨 萧萧远树流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2015 年

崔玉滨 竹林清风 2015 年

崔玉滨 风和日丽年年红 2015 年

崔玉滨 大寿图 2015 年

崔玉滨 清趣图 2015 年

崔玉滨 人去天涯 2015 年

崔玉滨 赏春图 2015 年

猜你喜欢
大寿清风人物画
9月,清风送爽 高远辽阔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贺志烈兄八秩大寿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难当的“桌长”
携清风一缕,叹浮生轻狂
清风沐竹,忽而今夏
国际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