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研究综述
——基于201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师”栏目论文的统计分析

2018-06-14 04:57焦振兰吴宏伟郎和
物理教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学研究

焦振兰 吴宏伟 郎和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以下简称《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文献来自国内研究中学物理教育期刊中的优秀论文.这些论文展示了最新的中学物理教研成果、研究热点和研究动态.

“教师”栏目是《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栏目之一,该栏目围绕“教师发展”的主题介绍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教师发展”是当今国内外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难点.[1]本文对该栏目2015—2017年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明晰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的最新教育理念与思想、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旨为提高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1 2015—2017年《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师”栏目论文统计分析

1.1 论文来源期刊

2015—2017年《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师”栏目论文35篇,被全文转载的期刊有19个,期刊种类丰富,统计结果见表1.

统计表明,转载论文数量排名前3的期刊分别是《物理教学》(6篇,占17.1%)、《物理教师》(5篇,占14.3%)和《物理教学探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通报》(各3篇,各占8.6%),以上5种期刊转载论文20篇,占57.1%,超过该栏目论文的一半.由此可知,以上5种刊物是该栏目论文的主要来源期刊.

表1 论文来源期刊统计表

1.2 论文作者的单位

作者单位按中学、高校和科研单位对2015—2017年《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师”栏目论文的作者单位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作者单位统计表

注: 一文有多个作者按第一作者单位统计.

统计表明,中学(15篇,占42.9%)、高校(12篇,占34.3%)、科研单位(8篇,占22.8%).由此可知, 中学是该栏目论文的主要作者单位.

1.3 论文作者的地域分布

对2015—2017年《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师”栏目论文的作者地域分布进行统计(一文有多个作者按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作者地域分布统计表

统计表明,“教师”栏目论文的作者来自全国8个地区,论文数量排名前3的地区分别是江苏(10篇,占28.6%)、北京(9篇,占25.7%)和浙江(6篇,占17.1%),以上3个地区论文共25篇,占71.4%,超过该栏目论文总数的2/3.由此可见,江苏、北京和浙江是该栏目论文作者单位的主要分布地区,同时反映出作者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尤其是江苏和北京地区远超过其他地区.

1.4 来自基金项目的论文

基金项目是科研部门对一些重要的、现实的问题经专家论证后而确立的科研课题,课题的研究成果一般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呈现.因此,项目论文是反应期刊特色的一个重要变量,[2]项目级别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对2015—2017年《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师”栏目论文的基金项目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基金项目统计表

注: 一文有多个项目按第一项目统计.

统计显示,10篇论文是以项目成果的形式发表,占28.6%.这些项目从国家级到市级不等,且不均衡,省级项目论文相对较多(5篇,占14.3%).

2 2015—2017年《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师”栏目论文研究综述

2.1 基于PCK发展的研究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教师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反映了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格林斯曼(Grossman)将PCK解析为4个维度:学科的知识、课程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教学的知识.高校物理教育研究者和一线中学物理教师基于PCK的发展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唐建勋老师从PCK的4个维度建构了高中物理“磁感应强度”的PCK解析.[3]顾健老师从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对两个专家型教师“压强”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建构了中学物理教师PCK发展的策略:实践与创新,挖掘实验的教育功能;教研与反思,注重学生理解的知识;培训与研修,拓展教师的学科知识;整合与发展,完善教师的教学策略.[4]

2.2 基于教学设计的研究

基于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中学物理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相对较弱.一线教师和物理教育研究者从教学设计的视角,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蔡千斌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建构了提升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策略与途径,策略主要包括:提高“理解物理教材”的能力(凸显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遵循知识发生的逻辑顺序);提高“理解学习困惑”的能力(理解学生是怎么学习物理的、于学习路径障碍处设计教学);提高“理解物理教学”的能力(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提升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的途径主要有:开展中学物理说课活动和撰写中学物理教学故事.[5]

2.3 基于教学反思的研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告诉我们,要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除了在培训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外,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学反思.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学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研究教学反思的途径和策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郭海宝老师提出中学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对教育观念和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实践层面,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主要有:增强反思的意识;提高反思的能力;掌握反思的操作方式(写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作案例分析、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等).[6]

2.4 基于课程改革的研究

课改是社会转型在教育领域的反应,是历史的必然趋势.[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到实处,教师起关键作用.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物理教育,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落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面临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需要物理教育研究者和一线中学物理教师不懈的探索和研究.[8]

物理教学是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国内学者基于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成长从不同的视角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从方法论的视角要求中学物理教师需要把物理知识作为探索自然工具的视角看待物理教学、不断深化对物理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理解、从课程层面理解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充分认识物理学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并从文化层面理解物理课程的教育价值.[9]

从教学风格的视角,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要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教学风格和教学行为则要发生相应的转变.王越老师建构了中学物理教师教学风格转型的主要途径和策略:做到“愿聆听,不包办”、做到“善提问,重反馈”和了解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10]从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与专业成长的视角,梁旭老师建构了“做‘三有’教师,走‘五有’之路”的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与专业成长之路.[11]“三有”指:心中有学生、脑中有结构、手中有方法,“五有”指:教学有目标、知识有分类、教法有依据、建构有顺序和教后有提升.“三有”是优秀教师的“状态”,“五有”之路是向这一状态靠近的“过程”.

2.5 基于教学活动的研究

为了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高校物理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从教学活动的视角探索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研究成果丰富.

从团队合作的视角,陈金华老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课例研究”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与改进,形成最优的课堂教学,并促进团队的共同成长.[12]“课例研究”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改进,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例研究”的研究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把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研活动是提高在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实践活动.[13]从教学研究的视角,如张晓红老师基于学习进阶、教师教学能力等理论,建构了“异课同构”的教研模式;[14]郭雅洁老师基于物理学科的特点,依据活动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对物理教学研究期刊中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问卷调查构建了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结构要素;[15]李兰老师以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为例,分析物理教学研究向学科化回归的特点,[16]揭示出中学物理教师应回归物理学科的视角,立足于教学实践,运用各种恰当的研究方法,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才是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中学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中的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途径有:通过DIS创新实验设计、适度应用翻转课堂和开发微视频等,[17]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课堂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结论

每一期“教师”栏目转载论文数量相对稳定,多数每期转载论文1篇,确保了论文的质量.论文来源期刊广泛、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基于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够代表我国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的最高水平.论文作者来自全国8个地区,但地域分布差异很大,尤其江苏地区占很大比例,反映出我国中学物理“教师发展”不均衡,这一现象值得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对论文的文本分析表明,我国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研究成果丰富,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高校物理教育研究者运用教育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和一线物理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研究.基于实证、认知、量化和质化等方法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说明我国中学物理“教师发展”在研究方法上有待转型.

参考文献:

1 邵光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64.

2 张定强,陈国蕤.《数学教育学报》内涵新解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3(1):96-99.

3 唐建勋.“磁感应强度”教学中的PCK解析[J].物理教学,2015(8):14-16,36.

4 顾健,陆建隆.基于同课异构的物理教师PCK发展的思考[J].物理教师,2017(6):36-39.

5 蔡千斌.提升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策略与途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3):38-41.

6 郭海宝.教师专业发展呼唤教学反思[J].中学物理,2015(3):1-3.

7 戴金平.青年教师区域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通报,2017(3):8-12.

8 李春密.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思考[J].物理通报,2016(12):2-5.

9 冯华.做理解物理教育的物理教师[J].物理教学探讨,2017(4):1-3,8.

10 王越.新课程理念下转变教学风格的思考——以物理学科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5(10):26-29.

11 梁旭.做“三有”教师,走“五有”之路——论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与专业成长之路[J].物理教学,2015(7):52-59.

12 陈金华.感悟物理课例研究,促进自我专业发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10):8-10.

13 胡庆芳.中小学教研活动课程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6-8.

14 张晓红,张静.基于教师教学能力进阶的异课同构教研模式的理论构建[J].基础教育课程,2017(8):72-75.

15 郭雅洁,桑芝芳.浅论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结构要素[J].物理教师,2016(8):72-77.

16 李兰,刘健智.教学研究是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以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2):21-24.

17 方梦非.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物理通报,2016(11):7-11.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教与学教学研究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欢迎订阅《小学数学教与学》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