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心是柔软的

2018-06-14 21:02黄国钦
四川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潮州杂志文学

黄国钦

《韩江》三十年,是歷史长河的一瞬间,是一座城市一段文学的履历,是一群作者漫长生命跋涉的铭记,是一个个编者披沙沥金心血的接力,更是一份杂志向读者和世人展示的艺术审美和文学操守、传递的人文关怀和灵魂风范、表达的理想境界和精神向度。

现在,坐在我家这套已近二十年的老旧房子,就着节能灯和钨丝灯交织的昏黄灯光,我一个人默默地读着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三十年的《韩江》杂志。三十年,154期杂志,叠起来有几近1米半的高度,我一个人实在背不动这么多的杂志,只好分成两次,从图书馆的5楼,背到我家里的4楼。15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就在灯下,伴随着我的废寝忘食……

有时候,阅读是一种愉快,有时候,阅读是一种休闲,有时候,阅读是一种营养,有时候,阅读是一种辛酸。此时此刻,我的阅读呢?是一种温馨的回忆,也是一种健康的侵害。有几次,我滴过了眼药水,揉过了眼睛,抬眼望去,时钟已指向了8点,这才想起,我应该吃晚饭。我不敢告诉远在省城女儿家里的妻子,怕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她又要对我担心。

眼前这100万字的精选,是我反复比较、反复斟酌、反复筛选、反复推敲后挑出来的。三十年的岁月虽然已经随风飘逝,但是,我仍然特别要提到郭小东。在广东、在全国,人们都知道郭小东是一个教授、一个评论家、小说家,却几乎没有人知道,郭小东曾经写过诗,写过一首长长的抒情诗。似乎,连他自己也已经忘记了。那是遥远的1991年,郭小东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写给他的妻子的,题目就叫做《秋天的马拉松——致郭陈乔亚》。我做编版的时候,就给加了一个大大的标题——《郭小东抒情诗》。在以后的《韩江》里,有小东的很多激情喷薄的小说,但我认为,选小东的这一首长诗,于小东、于《韩江》、于我,应该是最有纪念的意义。

著名散文家碧野的《金山之忆》是一种乡情、亲情和心灵的连接,是一种噙着泪水的呼应。1990年3月,我在西马路邮电局门口的阅报栏,读到了《光明日报》“东风”副刊上碧野的一篇文章《故乡亲人今何在?》,那种浓烈的感情,那种沉郁的乡恋,还有那种深沉的呼唤,久久地揪住我的心。我不知道碧野在哪里,就给“东风”副刊的编辑写了一封信,请他们转交给碧野。后来,碧野就有了回信了。我把碧野寄回来的《金山之忆》和我写给碧野的《故乡韩江怀念你》,一起编发在《韩江》1990年的第3期。我写《故乡韩江怀念你》的时候,是噙着泪水写下的,我想,感情一样丰沛的碧野,在写《金山之忆》的时候,眼角一定也是饱含着日日思乡的泪花。

这些令人感怀的往事,在一盏昏黄的孤灯下,袅袅地浮现在眼前。现在,独自抚摸着灯下这些散尽了墨香的发黄的杂志,我想起了渐渐远去的文学的辉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潮州跟全国一样,也充满着浓浓的文学气氛和氛围。当年,我们这些30多岁的青年人,坐在一起,谈论的,就是文学,交流的,亦是题材,探讨的,还是手法。那时候,每天的晚饭之后,我和妻子,会踱过湘子桥,去到韩山师院的操场,散步,感受高校静谧的时光。回到家后,就会埋下头来,奋笔地疾书,一直到半夜的两三点钟。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二三年。

韩江逶迤的山水,潮州古意的人文,就这样养育着慧灵和清秀的潮州人。作为一个青灯夜修的写作者,作为一个为人作嫁的编辑者,文人的心都是柔软的。我很高兴编发过黄咏梅的桂林山水诗。这个当年的黄毛丫头、广西师大的高才生,现在已经是享誉全国的名作家和名编辑。我也很惦记那些像昙花一样的作者,他们以后的岁月,会是什么样子呢?至今,我还记得一个十多岁的小作者,这是一个乡下的小女孩,一个十分喜爱文学十分有艺术细胞的小女孩,她央求她那个木讷的乡下爸爸把她带到学宫里的《韩江》编辑部,带到同安里我那矮小破败的陋室里。这个叫做戴秀云的初中毕业刚刚考上枫洋农校的女孩,应该是“左联”作家戴平万韩江边上归湖山村的乡亲?在往后很长的日子里,我还一直在等待她那忧伤动人的散文。我也还记得20来岁的素未谋面的女诗人庄纯,韩山师院年轻教授黄景忠把他这个学生的一叠诗稿交给我,那天的晚上,我从7点多把稿子改到半夜1点多,这就是排了几个页码的《短诗抄》。还有一些和我一样曾经困顿的年轻人,他们不屈不挠地努力,不离不弃地坚持,终于飞翔在高高的文学的天空。像周崇贤和黄礼孩,现在一个是打工文学的翘楚,一个是中国诗界的头雁,但是他们,20来岁时候的作品,都是发表在《韩江》上。从江西到深圳揾生活的油漆工如冰(喻彬),有过一段十分艰难的生活,包括在西北大学上作家班,是《韩江》一期期微薄的稿费,帮助他一点一滴捱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现在,喻彬是《羊城晚报》一名记者和编辑。有时候,我们偶尔碰面,喻彬还会回忆起很多年前那段凄惶的日子。《韩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赢得读者和作者的。《散文》主编贾宝泉,《上海文学》编辑部主任张重光,《福建文学》副主编施晓宇,《延安文学》主编史小溪,《遵义文艺》主编李发模,央视“电视散文”栏目主编高立民,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都给我们寄稿了。这些金子一样温暖人心的稿件,带给我们的是信任、鼓励和支持。因为,就像《当代》常务副主编胡德培写给我的信中提到的:“在中国文学界,很多作者都知道我,他们看到我在《韩江》发表稿件,就知道这是一份什么样子的杂志。”这句话深深地铭记在我的脑子里,我深知,没有名家名作的支持,刊物是决没有什么分量和名气的。

一种丝毫不敢懈怠的勤恳,一种始终不渝的坚守和一种不随风转舵的情操,使我们在业界有了好评和口碑。在广州洛溪桥下省委宣传部的广轩大厦,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卓琼和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杨光治,在一次审读会后就告诉我,《韩江》杂志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多次例行审读中,从来都是获得很高的评价。中国工人出版社编审、《五月》杂志副主编叶梅珂,深圳《特区文学》副主编钟永华,还有广东文坛老前辈程贤章,也写信对《韩江》一以贯之的办刊宗旨加以肯定和赞赏。

就是在这种爱心和关心的呵护下,《韩江》稳稳地航行。我深深地感念那些关爱《韩江》和关爱我的人,是他们开阔的胸襟和不计低微不计浅陋的洒脱,使《韩江》拥有了一支蔚为壮观的名家的队伍。是啊,一个南方偏僻小城的小刊物,凭什么人家要赐稿给你呢!

每当捧读着一篇篇从四面八方邮来的文稿,我都向那些翩然惠稿的作者致敬再三,致谢再三。因为我知道,这是作者再三审读了你的刊物,认可了你的刊物以后,才郑重做出的决定。我知道这种审读意味着什么。就像2008年初春,我应著名诗人李发模之邀到遵义一行,在那里我高兴地碰到了聂鑫森先生,鑫森兄是中国文坛的一名骁将,小说散文诗词绘画无一不晓,是潮州众多读者和作者喜欢的一位湖湘名家,我诚心诚意地向鑫森兄约稿,但鑫森兄迟迟没有态度。我清楚这是一个成熟作家对一份不了解的刊物的慎重,于是我一期接着一期地给他寄刊物,一个编者的诚心和一份纯真的杂志,终于打动了这位全能的兄长,他给我寄来了一篇厚重的《郴州诗情》,此后,潮州的作者和读者,就常常读到鑫森兄的佳作了。

林墉、常智奇,也是我特别要珍重的几个人。在国内,像林墉这样,艺文双栖,一手画画,一手写文的,只有寥寥三两家,像黄永玉,像吴冠中。《作品》杂志、《家庭》杂志、《广州文艺》《羊城晚报》,林墉的散文随笔,读者趋之若鶩。在《韩江》杂志,林墉的名篇名作,也不下十数,写潮州风情,写潮州民居,写潮州小食,写潮州往事,洋洋洒洒,都三几千字,为什么单单选这小小的一篇《悼茂熙师》呢?缘由2009年的夏天,我和林墉闲坐,林墉提到,师恩难忘,现在,教过他的金山中学的老教师,一个个少了,如果眼下不写,以后,怕再也找不到人写了。他坐在那里,一个一个名字慢慢地数着,……这,都是一个个才华横溢已迈入衰年的美术老教师啊。一篇《悼茂熙师》,就寄托着这个潮籍大师的情结和情怀。

智奇兄是一个善良、淳朴、情深谊长的西北汉子。在陕西文坛和中国文坛,他的评论都是一个高度。这个写过何正璜,写过贾平凹、李天芳、晓雷、冯积岐的论坛高手,却在繁忙的编务和阅读之后,为我这个远在天南海北古寂小城里的小小文人写文作评《韩江浪花心坎流》。虽然我已经远过了不易激动的文学青年的年龄了,但智奇兄这种充满智慧、令人鼓舞的激励和鞭策,仍然使我如滚石上山,时时用力,处处用力,不敢有任何的松懈和稍停。

《向南的河流》,是我写的一篇历史、地理、文化的大散文。本来,这是应约专为作家出版社《中国治水史诗》撰写的文章。《人民日报》文艺部老主任缪俊杰,应邀在做编审的时候,提议把题目改为《韩江日夜流》。我理解在《中国治水史诗》这部大书里,一目了然的题目,可以避免很多河流的猜测和混淆。后来我把它单独呈给心仪的《花城》杂志社,讲究辞藻文采的主编田瑛兄,沉吟良久之后电告我,还是《向南的河流》有文学性。

一部《韩江》三十年的精品选,经过日日夜夜的编排,就这样呈献在作者和读者的面前。作为一个有历史感有艺术担当的编辑者,编完一部这样的大书后,百感交集之余,心情会轻松下来吗?我的回答是:不!我的心情还是十分沉重!因为,我不知道读者和作者,你们能够满意吗?

猜你喜欢
潮州杂志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寻找潮州
杂志收纳碗
文学小说
古潮州府释道文化刍议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文学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
潮州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