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工作探索

2018-06-14 04:27张玲刁明苏
财经界·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张玲 刁明苏

摘要: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理念及模式深受高校影响。但实际上,除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之外,高校基金会与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理念也应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高校基金会现有财务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 基金会 财务管理

自1994年清华大学基金会成立以来,全国各高校的基金会便迅速发展起来。迄今为止,高校基金会的筹资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基金会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基于高校基金会与学校的特殊关系,高校基金会长期作为高校的“附属品”存在,其财务管理理念及模式深受高校影响。笔者认为,高校基金会与高校除了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二者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理念也应有很大的区别。高校基金会作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应该建立适应公益事业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制度。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基金会的财务管理,从而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捐赠基金,已经成为高校基金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加强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近年接收捐赠资金增速最快的重要领域之一。根据2017年11月16-18日北京召开的以“新常态下的高校基金会工作”为主题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第十九次年会透露,“目前全国高校基金会总数已经达到537家。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高校基金会净资产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超过全国非公募基金会净资产总量的50%。2016年,全国高校基金会捐赠收入超过70亿元,公益支出超过50亿元”。有媒体报道的亿元级捐赠在近年都层出不穷。随着高校基金会资金规模越来越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是基金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随着《慈善法》的颁布,越来越多的高校基金会被认定为慈善组织,在财务信息透明度上对慈善组织有更高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一是能提高捐赠者满意度,加强财务管理,使捐赠者信任基金会能管好钱,用好钱,能保证实现其捐赠意愿,从而获取到更多支持;二是实现精准扶助,真正解决受助者的困难,使他们认识到这是值得信赖的公益组织,能更好的传播公益理念;三是能够增加社会认同度,树立基金会品牌。资金规模扩大后,社会对基本会的关注度也相应提高,而最受关注的便是基金会能否有效管理和使用资金是,因此进一步加强基金会财务管理,能促进基金会树立良好的形象,打造基金会优质品牌,提升高校影响力。

二、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专业化程度弱

由于高校基金会大部分由高校设立,其宗旨是为高校服务,因此在人员配置、机构设置、项目执行等各方面对高校都是绝对依赖的。大部分高校基金会无独立聘用人员,从理事长到一般工作人员都是学校人马。同时,按照现行基金会“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原则,高校教育基金会接受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双重审核、负责和管理。由此造成高校基金会普遍存在独立法人意识淡漠的现象,其财务管理模式长期受到高校事业单位约束,普遍持有“重筹资、轻管理”的观念,财务内控管理相对弱,还远远达不到对基金会财务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要求。

(二)捐赠项目资金管理不连续

目前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两类。其中一类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模式与独立基金会运作相同,即接受捐款后,基金会按照相应的捐赠项目立项,并直接在基金会完成项目支出,整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在基金会的财务管理上是完整的,既接受捐赠资金,又实现了过程管理,确保基金会捐赠项目支出按照捐赠者意愿执行。但这只是极少数高校基金会的管理模式。

在另一类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模式中,高校基金会只作为吸收捐赠款的平台。即基金会接受捐款后,直接将所捐款项转至高校财务部门,高校财务部门对此类项目一般按照科研项目管理。这对于基金会来说,其自身对捐赠项目的资金管理是脱节的,无法实现对项目执行进行监督和管理,不能判断是否真正按照捐赠协议使用资金。这也是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基金会所实行的管理模式。

(三)资金增值模式保守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自身资金的投资以及保值增值方式较为受限。《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有关审批程序。高等学校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受此约束,尽管资金保值增值是基金会的基本职能,但大部分高校对基金会职能的认识仅限于拿到钱支持学校建设,而缺乏如何更好管理捐赠资金,提高捐赠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识。因此高校基金会普遍对捐赠资金采取保守型管理方式,几乎谈不上投资运作,即便设有投资部也欠缺专业人员,其保值增值效果不甚理想。

(四)信息公开程度不高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定期主动公开财务预决算信息,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程度已逐步提高,但其信息公开的标准与基金会财务状况信息公开的标准是不一致的。基金会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属于公益机构,其透明度越高越有利。但是,大部分高校基金会按照高校管理模式,一般不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财务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其财务报告更多的是应付检查的工具。这样不仅难以确立社会公信力,也会影响资源提供者的捐赠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基金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的建议

高校教育基金会作为独立法人,其财务管理目标是按照捐赠者意愿,合理使用資金,使捐赠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因此,如果继续沿用高校财务管理的思维模式将制约自身发展。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加强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健全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

如前所述,由于高校基金会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利于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提高基金会捐赠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高校应加强基金会独立法人意识,配备专职基金会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及完善财务制度。基金会资金必须由专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对日常资金收支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捐赠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将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紧密结合

高校基金会一般将捐赠资金按照项目管理,而财务管理应围绕项目管理展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必须将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参与到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中。

1、建立项目预算论证机制

高校基金会应建立项目预算论证机制,结合高校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财务预算分析,由此设计出既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又对大额捐赠方有吸引力的筹资项目,再引导捐赠者捐款。同时,准备使用高校基金会非限定性捐赠资金时,也必须做好项目预算论证,使捐赠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强化基金会项目执行过程监管

基金会接受捐赠后,应首先立项,按捐赠协议设立捐赠项目,指定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具体执行单位。项目负责人根据捐赠协议规定经费使用范围进行支出申请,通过基金会的财务审批程序,在基金会财务部进行各类支出。基金会作为项目执行的监督者和管理者,要求项目负责人提供相应项目执行材料以及项目总结,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由于高校基金会的特殊性,很多项目如学校的基建项目或涉及购买固定资产等必须要依托于高校完成,对于此类项目,基金会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跟踪监管制度和流程。可先将款项转至学校,然后应对项目后续执行情况进行追踪管理。如有必要,还可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执行及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基金会项目的完整性。

(三)以更专业化手段加强资金的保值增值

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随着人民存款利率进入下行通道,高校基金会必须加强资金保值增值的意识,以更开阔的视野寻找多样化的投资出口,使捐赠资金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加强资金的保值增值不仅是为学校争取到更大投入,也增强对捐赠方的吸引力,尤其是留本基金的捐赠方,会更看重资金保值增值的效益。

放眼国际,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基金会普遍发展较为成熟,其中部分著名高校设立了数额庞大的教育投资基金,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还有高校甚至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将资金交由专业人员来管理,其投资运作能力不亚于华尔街金融投资公司。尽管我国高校基金会正处于初级阶段,不具备完全自主组建专业化团队的条件,但仍可选择其他方式来管理资金,如委托有专业优势的金融机构或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资金运作,以在保障基金本金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寻找能使资金获得最大程度增值的途径。

(四)做好信息主动公开提升透明度

对于作为公益机构的高校基金会而言,传统的保守信息公开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若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必须增加透明度,尤其是财务信息,不应遮掩,而是需要主动公开。一是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将年度工作报告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二是拓展多渠道实行信息公开。高校基金会应主动以多种方式向公众公布基金会工作情况,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公众交流渠道,定期发布年度工作报告以及公益资助项目信息等内容。三是做到过程公开。即对捐赠资金进入、捐赠资金支出以及捐赠资金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公开。尤其是捐赠资金支出,是社会大众的关注重点。四是与社会各类公益基金会及专业管理平台合作。高校基金会要尝试走出去,积極与各类公益基金会以及专业管理平台如基金会中心网等合作,以行业平台为依托,以公募基金会为标杆,主动接受行业内外各界人士的监督与评比。

(五)利用第三方评估促进专业化

引入第三方评估不但可更好发挥监督作用,也可为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提升高校基金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对于高校基金会来说,一方面要重视常规年报审计。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要求,基金会应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接受第三方审计是改进基金会工作、加强基金会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高校基金会应充分利用第三方审计的监督作用,注重审计反馈,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高校基金会应主动进行项目评估。高校基金会不乏重大捐赠项目,应主动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检验捐赠项目的资金使用效果,以评促建,找出自身不足,以促进基金会管理的专业化发展。

随着国家对慈善组织的越来越重视,高校基金会作为慈善组织的一员,建立适应公益事业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高校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已刻不容缓。所以在此笔者希望文章中所提出的几点建议能够为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方式提供一定参考,以期树立基金会的良好形象,广纳社会资金促进高校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