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之名成宇宙之星

2018-06-15 06:54博涵
大学生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小行星

文/博涵

2018年7月11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8917号,于1996年3月9日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天津大学星”。

2017年,为纪念入学40周年,一批来自77、78级的天大校友考虑“送母校一颗星星”。然而,小行星的命名非常严谨。小行星在首次被发现之后,只有一个临时编号,此后需要对其进行反复观测,排除它是已被发现过的天体,并在观测到它3~4次回归之后,才会给予正式编号,从而具备命名的条件。而且,要想以中国高校为名,被命名的小行星必须是中国发现的。

经过校友们一年的努力,“天津大学星”最终得以正式命名。至此,天津大学成为我国第十二所被授予小行星命名的高校。截至2018年,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天津大学共十二所大学获得了以大学校之名命名小行星的殊荣。

在十二颗小行星之中,“中大星”背后颇有故事。它是由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级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叶泉志在2007年7月21日于台湾鹿林天文台发现的。叶泉志可谓是天文爱好者中的“大神”级人物。2005年,还在读高中的他就参与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展的“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这个计划把1996年至2004年拍摄的67000张天体照片放在互联网上供天文爱好者寻觅。叶泉志从中成功甄别出多颗小行星,并通过周密计算测出其运行轨道。

1.北师大星雕塑

2.哈工大星雕塑

3.南大星雕塑

4.北大星雕塑

5.清华大学星雕塑

在业余天文搜索及观测活动中,叶泉志发现了不少小行星及彗星,如NEAT小行星、FMO小行星和SOHO彗星等,填补了我国在发现上述星体方面的空白。2006年,叶泉志与台湾鹿林天文台合作,不到半年时间就发现了101颗小行星,并帮助鹿林天文台发现的两颗一直未获编号的小行星(Lulin2、Lulin3)得到了国际天文总会小行星中心的认证编号。此外,他还自行设计了一个专门为天文搜索及观测提供服务的天气预测系统——晴天钟(7Timer!),可对全球任何地点未来180小时内的云量、视宁度、透明度、气温、气压、雪深等参数进行预测,免费供天文爱好者参考。

凭着在业余天文搜索与观测方面的出色表现,2007年,叶泉志成为第一个获得“苏梅克近地天体奖”的亚洲人(这个奖项是国际行星协会为纪念著名的天文学家苏梅克设立的奖项,以鼓励和资助对近地天体(彗星、小行星等)研究做出贡献的天文学家或爱好者)。

叶泉志以母校“中山大学”为名的这颗编号为241113的小行星,就是他发现的众多小行星中的一颗,其尾号与中山大学校庆日11月12日仅相差一天。更为巧合的是,国际天文联合会在2011年11月12日宣布批准了241113号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大星”,即在中山大学校庆日当天公布了“中大星”的存在。

猜你喜欢
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小行星
NASA宣布成功撞击小行星
我国发现2022年首颗近地小行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学生写话
小行星:往左走
中山大学点滴回忆
“隼鸟”2再探小行星

大学生2018年11期

大学生的其它文章
与“锂”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