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

2018-06-15 00:54赵子祥黄雅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络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赵子祥 黄雅琨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事件频发,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点方向,如何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探析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4009803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空间——网络空间。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上网人口基数巨大且不断增长,而其中青年网民占到了1/3以上,这些青年网民中绝大多数为18—24岁的在校大学生。由于网络空间是虚拟的,网络给人们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但是庞大的信息量充斥在网络空间中,虽然信息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但是虚拟世界中人们往往感觉不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而因此降低了道德底线,不知不觉中暴露出人性的弱点。网络空间的自由给了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情色信息等有害信息可乘之机,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有利的环境。网络空间也不再是一片净土,各种问题相继产生,而青少年是网络发展的受益人也是受害人。虽然各国政府不断制定各种法律来规范网络使用,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活动,但是,由于法规制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互联网犯罪有一定的隐蔽性,导致许多大学生沉迷于不良信息中无法自拔,进而造成这些青年学生迷失人生方向,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有的学生道德失范,利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因此走向犯罪道路。大学是青少年完成自己人生重要选择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原有优势,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网络道德的概述

(一)网络道德的含义

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是靠强制力和暴力手段去维护社会秩序的,它依靠的是人们的信念意志以及社会普遍的约定俗成来维护。网络世界是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网络道德是现代信息化的产物,它是传统道德衍生而来的,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善恶标准,通过人们的一贯信念、传统和一定的社会舆论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并且用以调剂网络虚拟时空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网络道德的发展是随着互联网发展不断变化的,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处理网络社会关系,维系有序的网络社会秩序,不仅注重网络行为的规范性,还注重通过网络道德的建立提升自己的内在精神。

网络道德其实就是现实社会的道德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网络道德提出的意义在于把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融合好,调和好个人隐私和社会监督、网络的开放性和安全性等等关系。所以,网络道德作为现实道德在网络空间的反映,也具有现实道德的基本特征,但是网络道德由于其特性更难以掌控就变得更加复杂。

(二)网络道德的特点

1自主自律

从古至今,现实社会中的道德都是由一定的统治阶级、外部力量来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维系统治阶级的利益,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需要。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约束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不管人们是否出于自愿,在一定的生活范围内,大家墨守成规,就是为了在这个生活圈内轻松、自由地生活,避免受到强烈的外界压力。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多为面对面、直接沟通的关系,或者在一定生活圈内互相熟识,人们是否遵守社会道德往往会考虑到是否有巨大的道德舆论压力,是否会有他人的监督和检查,而并非一直是出于自愿去遵守社会道德。也就是说,人类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表现可以被称为他律性的道德。而网络空间中,人与人的接触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实现的,都是虚拟出来的关系,没有面对面接触的环节,大家都是匿名的,所以互相之间无法判断对方的真实身份。此时,现实社会中的舆论压力就显得微不足道,因此,网络道德需要的是自律精神。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沟通交流并没有太多的约束,也不因为彼此的差异而妨碍交流,人们本着平等、宽容的精神进行沟通,所以,没有强制性的道德指引,也就要求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有着更高的自律性。

2多元开放

人类社会经历了闭塞和苦难的过去,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了不断进步、日益开放的新世界。本尼斯也说,近年来, 变速杆的确已经大大向前推进,“无论如何夸张、扩大, 也无法如实地描述变化的规模和速度……说实在, 只有夸大其词倒反近于真实。”[1]确实,由于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发布已经不再是单一、谨慎的,而是无须任何过滤、铺天盖地而来的,人类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接触到的信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范围,打破了国家、种族、年龄、性别等等的限制,人们在网络空间里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和分享信息,不同的道德观念和文化观念在这里交融,使网络道德也具备了开放和多元的属性。

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了上网用户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查找信息和聊天通信等,也就是说,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大学生群体年龄普遍在20—27岁之间,正是精力充沛、思想意识活跃的阶段,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且大学生群体有着很强的自主意识,更乐于接受新事物和运用新技术。因此,如何教育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用好网络,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自觉避免网络不良影响的侵蚀已经成为各高等学府中思政教育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新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

大学生群体是网絡使用的主力军,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通信工具已经逐步被网络聊天的方式取代。所以,大学生查找资料、聊天和娱乐基本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甚至一部分的大学生由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而染上网瘾。虽然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频繁,但是对于网络安全知识相对匮乏,没有专业的互联网使用常识,不具备自我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等手段。大学生没有知识产权意识,随意抄袭现象比较严重。种种现象都在指向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义务重新塑造大学生文明用网的意识,帮助大学生们重新认识到拥有良好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1网络诚信缺失

大学生多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进行沟通,在网络上使用的是虚假的身份信息,而且也无法辨别对方的信息真实性,所以一些缺乏道德约束力的大学生会在网络上肆意地发表言论,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剽窃和抄袭比重大。大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多元和共享、可以无限复制的特点,非法对他人的文字和影音作品进行复制和转载,对于论文的抄袭和剽窃现象尤为突出,多数学生都有过上网抄袭作业和论文的经历,而且很多抄袭是被大学生认为理所当然的,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愧疚感,以至于现在很多学生没有网络就不能完成作业。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原创作者的合法利益,而且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泛滥。在校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和不法分子的利用,为了赚钱或者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在网络上肆意发布虚假信息,并且帮助造谣者散布谣言,并且对于突发事件评价偏激,甚至是恶意攻击当事人,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也造成网络信息混杂,占用网络平台资源。

2网络价值观认知存在偏差

大学生从高中单纯以学业为主的时期跨入大学相对复杂的“小社会”后,正是其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接触到的任何信息都是影响其行为的重要因素,而正是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群体往往是在网络平台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不仅在这里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观点,还不加判断地吸取他人的价值观,网络上的价值观多种多样,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多种道德观点的交汇使大学生產生了道德观认知的偏差,甚至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是极度自由的空间,没有必要遵守道德规范。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如何分辨各种价值观、是否应该遵守网络道德方面存在认识模糊的情况。

3社会责任意识差,人际关系淡漠

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不需要人与人进行互动来维系关系,所以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大学生群体由于课业任务相对较轻,并且对于网络社交工具掌握熟练,他们经常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来传达信息和交流信息,虽然快捷方便,但是却感受不到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情感状态,甚至陌生人之间也可以畅聊无阻,导致大学生会产生出漠视人际关系、淡化自己的角色情感的现象。基于利益的网络人际交往使大学生群体有意识地逃避社会责任,逃避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还会使其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分析

1互联网道德设计方面的缺陷

“网络文化具有特殊性。网络交流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2]所以大学生愿意利用网络这一特点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展现自我的另一面,虽然这样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宣泄自己的烦恼和苦闷,但却容易导致对他人的冒犯和诽谤等。

网络监管不力。网络行为复杂多样,所以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有效的网络监管法律,各种针对网络的规章制度只是一些缺乏强制力的行政性文件,对于网络问题没有事前的预防机制,也缺少事后监管的标准制度。

网络道德缺乏评价机制。网络交往的主体通常是难以辨识的,所以现实社会中道德舆论压力、熟人圈子的压力并不会作用于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的评价几乎取决于人们自己的信念,所以网络道德没有实际的约束力,人们往往会在网络上有道德放纵的倾向。

2网络道德教育滞后

当前中国大学生群体以80、90后为主,这一群体主要是独生子女,而父母对子女多是百依百顺,特别是经济方面,倾尽所有,导致当前大学生群体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大学独立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些大学生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极端思想,在网络社会里就会很快找到自以为解脱的方式,导致其沉迷网络。此外,一些家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其道德品质的发展,不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某些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表现出自己不健康人格的主要原因。

大学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在大学生思想意识成熟的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散漫的大学生活、过分注重学科专业成绩等等现象导致学校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校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并没有与时俱进对大学生健康上网进行引导,也没有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导致大学生在课外时间只能寄情于网络。

3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网络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大多是依靠自觉,但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受到自身好奇心理和惰性的趋使,并没有严格控制自己在网络空间的行为举止,任意地践踏网络道德底线。

青春期逆反心理作祟。大学生群体是精力旺盛的年轻群体,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往往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去尝试学校和家长明令禁止的事物,更有甚者通过“破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黑客心理就是一种典型的青春期逆反心理。”[3]

没有人生目标,生活状态散漫。大学生刚进入大学生活,缺乏独立性,又没有明确的大学生活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也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动,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等等现象使大学生将自己多余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网络上。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以其高效、便捷等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如何正确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用好网络,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防范网络的负面影响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应当前网络发展形势,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辅导功能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社会责任。其次,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学生由于现实社会中受到挫折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最后,不仅要进行说服教育,还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可以释放心理压力,增加社交活动,了解真实社会,增强其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以说教为主,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开设形式丰富的网络课程。比如建立校园德育网站和班级网页,不仅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效传达给学生,还可以避免学生乐在其中。

(三)建设思想觉悟高、网络技术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时刻跟进学生的生活和思想,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情况,既要有过硬的理论武装头脑,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运用好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学会网络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网络技术,能够和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总之,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培养好大学生健康用网的习惯,塑造其良好的网络道德,净化校园用网环境,使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学会自我调节,规范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2]素玲,张宝华,上官林武.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3(3):65—69.

[3]吴远,王玲,陈友庆.网络道德研究现状与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2007(4):69—72.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O Zixiang1,2, HUANg Yakun1

(1.Institute of Marxism, Shenya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henyang 110136, China;

Liao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enyang 11003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its increasing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 group incidents in network moral occur frequently.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oral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f the society.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is a key direction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better u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hape college students good network moral quality is an issue that requir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ethics; college student(責任编辑:陈树)2018年4月第37卷第4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pr.2018Vol.37 No.4

猜你喜欢
网络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