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2018-06-20 09:07侯燕
中外医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维持性次数依从性

侯燕

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医保科,山东枣庄 277100

在临床治疗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有效治疗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常用关键性手段,也是实现患者生命延续的重要方法[1]。临床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造成终末期肾衰竭透析患者死亡的多种因素中,感染位于第二因素,占据临床死亡病例的约1/4,仅次于心血管类疾病[2]。所以积极探讨并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受到医院感染的特征,找准有效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并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几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该研究方便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进行分析与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来该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6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人数为20例,男性患者人数为26例,年龄在42~73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6.84±8.71)岁;实验组中女性患者人数为22例,男性患者人数为24例,年龄在40~7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8.14±8.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并得到患者、家属的许可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原发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灭菌处理及消毒等多种常规处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感染控制管理,主要流程如下。①主治医生、责任护士以及护士长需积极与患者具体病情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相关内容相结合,制定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控制管理方案[4]。②加强血液透析室的有效合理布局,每天保证开窗通风至少3次,确保空气流通,分类处理医疗垃圾,对传染病及非传染病给予严格划分,每天应用空气消毒机对血液透析室照射1 h,3次/d。③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标准对机器管道内进行化学消毒及对床单位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建立透析机档案登记机制[5]。④增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意识,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卫生培训,并严格管理所有医护人员,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整体提升,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知。⑤在患者透析期间做好用药指导及饮食安排指导,并注重透析之后的动静脉置管的保护[6]。

1.3 观察指标

按照急性加重诊断符合《临床肾脏病学》制定的诊断标准以及国家卫生部颁布的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进行观察与记录,并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根据该院自制护理调查表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采用百分制,将其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十分满意:得分≥90分,满意:得分80~89分,不满意:得分<8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65%、78.26%,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比较

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分别为46例、2例、1例,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分别为31例、9例、10例,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是指应用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对患者进行救治的一种治疗措施,是尿毒症患者延续生命的重要方式[7]。因为疾病类型的增多及患病几率的加大,终末期肾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包含了慢性肾炎造成的尿毒症,还包含了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早造成的尿毒症,通常情况下这也是患者进行持续性血液透析的主要因素[8]。患者因为长期接受血液透析,严重损伤了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的几率显著超过普通患者,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9]。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较好主要是因为在治疗之前加深了医护人员对于感染的基本认识,对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充分了解,提升血液透析室的治理管理水平,确保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工作,家属在探望患者过程中很容易传播细菌,因此应该尽量减少探访的次数[10]。除此之外,在血液透析室中尽可能维持空气质量,湿度和温度要适宜,定时实施灭菌操作,以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感染的相关认知,增强患者对抗病症的自信,主动对感染进行控制。为了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镜等,避免血液发生飞溅[11]。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感染发生较为重要的场所,需要提升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循消毒的相关步骤,切断传播途径,确保保护措施的严格性,促进器械的管理。因为患者免疫水平与医院感染之间联系较为密切,因此要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感染意识,保证物品的一次性使用,这都是减少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在吴歌等人[12]撰写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16%、80.41%,与该文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65%、78.26%的结果相一致。在叶白如等人[13]撰写的《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该文中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分别为46例、2例、1例,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分别为31例、9例、10例,与该文结果相一致。

该研究选来该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进行分析与比较,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急性加重次数以及院内感染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在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王宇,曾常凤,温月,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5):123-126.

[2]成栋,周华虹,郎旭军,等.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泌尿系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5):1007-1010.

[3]刘胜利.不同透析频率及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对比观察[D].济南:山东大学,2016.

[4]姚洁,诸伟红,葛玉英,等.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0):2210-2212.

[5]徐晓榕,何红权.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0):901-903.

[6]张燕,王文静,王云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5):3668-3670.

[7]潘秋城.维持血液透析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4.

[8]孟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护理[C]//2013年“河南省宣传贯彻执行新规范 确保医疗安全”学术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5.

[9]王港.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6):467-468.

[10]汪虹伶,彭洪泉,林婉萍,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3):168-170.

[11]李莉红,邓孝陵,陈以莲,等.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875-3877.

[12]吴歌,高丹,贾晓媛,等.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93-395.

[13]叶白如,谷禾,杨午红,等.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0):2247-2249.

猜你喜欢
维持性次数依从性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