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断指存活率的影响分析

2018-06-20 09:07尹世海祁锦锋叶润轩史清梅赵春艳孙敏瑜
中外医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断指危象存活率

尹世海,祁锦锋,叶润轩,史清梅,赵春艳,孙敏瑜

东莞市寮步医院手外科,广东东莞 523400

断指再植术是一项综合性显微外科技术,断指再植术是否能成功的关键点在能否接通血管[1],除患者本身因素、手术技术等因素外,围手术期管理水平也是影响再植术后断指存活率的主要因素[2]。该文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于该院行断指再植术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断指存活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行断指再植术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38例;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 15~72 岁,平均年龄(49.73±3.68)岁,受伤原因:切割伤16例、绞轧伤14例、旋转性撕脱伤8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9.57±3.98)岁,受伤原因:切割伤 17例、绞轧伤 13例、旋转性撕脱伤8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临床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病情评估、病情观察、行为干预、预防并发症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围手术期管理,术前对断指患者病情、全身情况、创面污染程度、受伤时间、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安排患者尽快手术,最大限度增加再植术后断指存活率。患者入院当天由主治医生对其基本伤情进行评估,采用敷药对断指端进行包扎,常规进行血常规、凝血4项、心电图、X线片等相关检查。适当安慰患者,并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减轻患者对断指再植术的恐惧、担忧心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大概时间、麻醉方式等基本情况。充分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手术当天给予抗感染、抗痉挛、抗栓塞等针对性治疗,防止出现静动脉危象。术后患者取平卧位,适当将患肢抬高,以高出心脏10~15 cm为宜,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现象。术后采用60 W或100 W烤灯对患肢进行持续照射,值得注意的是,烤灯距离患肢35~45 cm为宜,坚持照射3~4 d,于术后1周停用。术后1~5 d严密观察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定期换药;术后6~10 d评估愈合情况,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出院前向患者强调出院后注意事项及药品用法用量,告知患者复查时间,注意保护患肢。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将两组干预前、干预后SAS、SDS评分及 VAS评分进行对比。将焦虑量表(SAS)与抑郁症量表(SDS)作为评价标准[3]:以低于 50分为无焦虑、抑郁;50~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1~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高于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采用(VAS)疼痛评分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4]:分值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值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另外,将两组术后断指存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表示计数数据,采用 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SAS、SDS评分对比[(x±s),分]

2.2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VAS评分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VAS评分对比[(x±s),分]

2.3 两组断指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断指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断指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高速发展,手指外伤发生率呈逐年攀升趋势。手术是手指外伤患者临床首选治疗方案,患者在围手术期往往伴有不同程度负性情绪,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5]。术后患者发现手部外观变化或手指丢失后,可出现应激心理反应,甚至出现厌世、轻生行为,目前临床常用断指再植术,而断指再植术能否成功与手术

医师操作技术成熟度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通过快速判断病情、及时诊断、积极抢救等环节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6-7]。由于手指外伤术后患者暂时性丧失手指功能,加上对外界的感知力出现下降,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术后康复。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AS、SD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断指存活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强化围手术期管理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叶美仙通过研究发现[8],第二阶段实施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后,断指存活率为92.9%,且有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发生率为5.26%,与该文研究结果相近,提示强化围手术期管理有利于提高术后断指存活率,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强化围手术期管理运用于手指外伤患者中,对减轻术后疼痛、提升断指存活率、预防血管危象、促进术后康复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具备较高临床运用价值。

[1]丁健,王珑,陶先耀,等.小儿钝器伤性断指再植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1):82-84.

[2]陈月珍,周蕾,冯祯根,等.针刺预防断指再植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143-1145.

[3]王文杰,陈文,何华琼,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降低断指再植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7,23(2):137-139.

[4]高东锋,孙晓莲,赵昕,等.黄芪勇安汤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45-3147.

[5]赵春艳,韦丽萍,王丹,等.两种低分子肝素应用方法在挽救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5):9-11.

[6]周蕾,陈月珍,冯祯根,等.针刺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7):677-680.

[7]杨东兴,于志军,吴杰,等.断指再植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29(2):221-223.

[8]叶美仙.强化围术期护理管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断指存活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1052-1053.

猜你喜欢
断指危象存活率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防治研究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探查体会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断指再植127例临床分析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