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远期效果和并发症分析

2018-06-20 09:07李杰实卓宜盟李忠张敏辉王瑞华
中外医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多汗转移性胸腔镜

李杰实,卓宜盟,李忠,张敏辉,王瑞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十四区胸心外科,福建宁德 355000

原发性手汗症是指在患者的交感神经中,对手不按线进行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异常所导致的疾病[1]。这种状态下,患者的首播汗腺不会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出汗,则会由于神经异常分泌所导致的亢进状态而呈现多汗状态,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2]。该次研究中,方便选择该院中2013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手汗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应用于治疗手汗症的远期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手汗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家属同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调查,以机体不感觉热室温且安静状态下作为标准,按照Lai手汗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轻度患者6例,中度患者6例,重度患者18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完整病史调查,对该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等引起多汗的相关病症。所以患者在一般治疗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术中的血压、心率仪及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同时对患者的手术手掌体温变化进行监测。与患者腋中线第IV肋间行一长约5~10 mm切口,将胸腔镜以及套筒从此小切口放入。医师通过胸腔镜镜头对患者的胸腔内状况进行探查,观察是否有粘连或积液的情况发生,并对患者的T2-T4交感神经链进行观察。再于患者腋前线第III肋间再行一长约5~10 mm切口,并在胸腔镜的视野保护下,将套筒以及电凝钩置入。在胸腔镜视野探查下,采用电凝钩对患者肋骨小头前T2~T4交感神经链进行依次切断。手术完成后,将腋前线第III肋间切口进行缝合,从腋中线第IV肋间切口将胸腔引流管放入。在对患者持续排气,且无气泡排出时,将引流管拔出。做好切口缝合工作,皮肤切口可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皮内缝合。对侧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手术。

1.3 评价标准

由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进行调查,调查方式通常采用门诊、电话或相关手机软件进行随访。调查内容包括手汗是否有复发症状、手汗恢复时间以及是否出现转移性多汗的状况。

1.4 统计方法

该组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完成后,所有患者的手掌多汗症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双手基本转换为干爽温暖状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状况。但其中有7例(23.33%)患者出现转移性多汗症状。

表1 不同病症发展期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

3 讨论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手术方案[3]。这种手术方案的主要治疗机制是通过对胸交感神经链进行切断或切除,而达到阻断交感神经链所传递的节后纤维随神经分布到上肢支配皮肤汗腺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双手多汗症状,在相关临床试验[4]中显示,这种手术方案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

但在对胸交感神经链进行切除或切断时,部分研究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相关研究认为,采用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即可对患者双手多汗症状进行缓解,并且无复发症状,术后并发症也较少[5]。但如果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也能够达100%的治疗效果,但这种治疗方案容易出现邻近血管和肋间神经的损伤,可能会对于患者的手掌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6]。所以尽行神经链切断术,保留神经干,能够有效减少手术范围,对患者的损伤也较轻,对患者的恢复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容易产生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霍纳氏综合征和转移性多汗。霍纳氏综合征是指下丘脑、桥脑直至交感神经节发生侧性病变时所产生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面部无汗等症状[7]。这种病症是胸交感神经链切断应用于治疗手汗症所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这都是由于在手术中对患者的星状神经节造成误伤所导致的。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如果一旦发生,则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进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时,应当对T2神经链进行准确定位,对患者进行电灼时,也应当尽可能加快速度,避免热能沿神经传递后,对患者的星状神经节造成损伤。在该次研究中,未见有患者出现这类病症,说明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转移性多汗是指患者在手术后,手汗症状有所改善,但身体的其他部位出汗较原来更多,虽然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但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其他的困扰。这也是目前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对手汗症进行治疗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但目前对其相关研究较少,其发生机制也较不明确,相关学者猜测,可能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完成后,所有患者的手掌多汗症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双手基本转换为干爽温暖状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状况。但其中有7(23.33%)例患者出现转移性多汗症状,这与陈惠国,罗晓璇等[8]人的5年成功随访162例,随访率81.18%,其中T2~4组51例,T3~4组111例,两组手汗和腋汗有效率均为100%,全组足汗有效率为64.46%,满意度为97.53%,无复发的研究结果相似。

在临床手术时,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

术成功率,应当做好患者的麻醉工作,并充分暴露患者的交感神经链,使患者的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对患者的体位进行选择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头高脚低的姿势。虽然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一次体位的改变,但已经能够保证患者的手术视野,便于医师开展相关的手术操作,做好神经链的定位。

实验结果说明,将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应用于治疗手汗症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后,也有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转移性多汗等并发症,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应当格外注意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1]刘航辉.单操作孔胸腔镜下T_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3):30-32.

[2]薛瑞,霍雯雯,黄炜,等.单孔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7,12(5):610-611,688.

[3]徐伟峰,王新连,顾家榕.膀胱镜双侧单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17):1275-1276.

[4]胡润磊,江洪,魏东山,等.胸腔镜下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对比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5):15-16.

[5]袁金权,周建平,杜巍,等.不同体位对单孔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影响[J].微创医学,2017,12(1):103-105.

[6]饶钟鸣.不同位置胸交感链切断治疗手汗症与术后代偿性出汗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266-267.

[7]余超群,陈忠杰,丁东晓,等.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手汗症23例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1):1471-1472.

[8]陈惠国,罗晓璇,李小军,等,谷力加.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远期效果和并发症[J].广东医学,2016,37(S1):79-82.

猜你喜欢
多汗转移性胸腔镜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为什么自来水管会“出汗”?
乳腺癌手术后“多汗”的中医治疗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观察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影响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胸腔镜诊治胸部刀刺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