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家校共育实践路径

2018-06-20 07:45寻靖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3期
关键词:讯通共育家校

寻靖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家校沟通多以家长会、家访或教师邀请家长到校等形式展开,形式上较为单一,效果上因为互动性不足而有限,再加上学生数量多,教师与家长交流时间紧张,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在校信息的了解需求。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机遇,也促进了共育方式的快速变革。传统的老师“家访”渐渐退出了沟通的主渠道,代之而起的是QQ群、微信群、人人通网络空间、博客平台等具有“互联网+”时代明显特征的家校共育实践路径。面对时代的巨大变化,老师们要积极改变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脉络,为孩子教育的全面和有效注入更多的活力。不管是身处农村还是城市,教育工作者都要在观念上有所变动。农村小规模学校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现状,更应该创新家校共育实践路径,让家校共育更具有时代特色。

一、注重“互联网+”家校共育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沟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也不可避免地在时代的洪流中多元起来。家校共育的目标决定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必须呈现出多元化来。农村小规模学校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家长教育意识的淡薄导致先进互联网模式的交流形式的单一化,但是这并不影响多元化沟通模式的逐渐普及。据了解,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沟通的形式主要有利用“校讯通”平台进行沟通,利用QQ群、微信群进行沟通,部分学校还有班班通学生空间。“校讯通”家校沟通平台是老师和家长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渠道,任课教师布置作业、通报考试成绩、发布学习建议及方法技巧都是通过“校讯通”平台完成的。家长只要有手机号码即可通过定制完成各项信息的接收,随时随地通过短信渠道了解孩子的作业及考试情况。QQ群、微信群因为手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越来越受到农村小规模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欢迎,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接收起来比较困难,这些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老人对智能手机及手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是很熟悉,导致通过QQ群、微信群进行交流的形式在效果上打了些折扣。班班通学生空间对学生家庭电脑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学校期间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目前,通过搭建家校沟通云平台,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已经让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随时可以进行,真正实现了家校即时沟通。

二、注重“互联网+”家校共育沟通内容的全面性

家校沟通主要要解决学生教育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各项能力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共育,要在家校溝通内容上更加倾向于全面性。以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正在使用着的几种依托互联网技术家校共育沟通模式为例。“校讯通”云平台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当天作业布置的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记不住作业,老师通过“校讯通”平台完成作业布置,然后平台会将作业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家长接收到信息后即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QQ群、微信群家校交流所涵盖的内容几乎是全面的,学生作业、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纪律都可以予以反馈,文字、语音、图片等形式多管齐下,效果很好。QQ群、微信群能够让老师将孩子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向家长进行通报,免去了一一打电话进行说明的麻烦,家长也可以即时予以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即时沟通的目的。可以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沟通内容的全面性已经让家校沟通实现了全覆盖,各种沟通渠道既是问题反馈问题解决的平台,又是提供学习资源的宝库,更是孩子健康全面成长的居所。只要家长和任课教师能够利用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家校沟通也能够发挥出完善沟通内容、提升沟通质量、实现沟通目的的作用。

三、注重“互联网+”家校共育沟通策略的渐进性

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家校共育要想实现教育目标,在教育路径上要明确,第一步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网上家长学校,推进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同步开展;第二步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家校沟通云平台,实现家校即时沟通;第三步是在云平台搭建的基础上组建家长委员会网络交流群,实现家长在线交流;第四步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家庭教育虚拟社区,服务社区家长在线学习。农村小规模学校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推进路线图”,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家校共育实现路径的明确化。此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推进重点。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核心是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互联网+”家校共育的主阵地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师资力量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从当前所面临的困难来看,家校共育沟通策略应该坚持渐进性推进策略,先解决家长教育问题,在整体提升家长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此为基础提升家长自身教育素质,继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从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互联网+”家校共育,不仅是家校共育的一种新方式、新平台,更开启了家校共育的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将家校共育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尽快融入新元素,为家校之间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交流,进入信息化教育的新时代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兴平小学)

猜你喜欢
讯通共育家校
深圳讯通展览有限公司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校讯通又被互联网革了命
校讯通遭封杀背后:教育信息化运营存乱象
芯讯通再次获得at&t认证加速拓展美国物联网市场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