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术:特效化妆异闻录

2018-06-20 11:52邦邦
科学Fans 2018年5期
关键词:画皮荧幕化妆师

邦邦

尖耳朵妖怪、面目狰狞的伏地魔、恐怖骇人的丧尸……这些相貌诡异、形态异于常人的荧幕角色,除了依靠先进的CG技术,还得益于精湛的化妆技术,这种夸张真实的实体特效,我们称之为“特效化妆”。男变女,瘦变胖,少变老,特效化妆术正在带来—场惟妙惟肖的魔术表演。传奇“变脸术”

很多时候,演员和角色形象的差别过大或是造型上需要特殊要求时,特效化妆的神奇效果就派上了用场。不管是张涵予在《十月围城》里变脸孙中山先生,还是周迅在《画皮》中撕裂的“假脸”,特效化妆女技术让演员们在荧幕中实现了“改头换脸”。

而特效化妝师是这场魔术的主要功臣。说“尸横遍布”是“基本功”,可一点不夸张。几乎在很多特效化妆师的工作室里,各种断手断脚、被砍掉的头颅,—件件像展品似的摆在陈列架上。艺术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在电影开拍前的试装环节,化妆师们需要搜集大量的参考资料,抓住角色特征,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立体的角色。

作为角色呈现的创作者之一,特效化妆师必须对色彩敏感,知道哪些色彩能搭配出适合的妆容。其次,特效化妆师雕塑功力要高,奇形怪状的外貌打造,没点刀工还真不好意思下手。同时,对化学材料也要有一定了解和认识,比如各种硅胶、玻璃钢等,在每个地方用恰当的材料,效果才能逼真。甚至还需要学习医学知识,皮肤的构造、人老之后皮肤的触感,甚至打肿了的脸什么样子都是需要了解……

一张“假皮”走天下

特效化妆最关键的就是制作假皮了。如果直接在真人脸上动刀,特效化妆师还没那么大能耐保证最后还能“完璧归赵”。

那么,假皮从何而来呢?先按照角色需要,用藻酸盐做一个全身或半身,甚至是某个器官的模型。等藻酸盐凝固后,再用石膏绷带做壳来支撑整个模具。有了模具之后,化妆师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雕刻。如果是要做伤疤,就在模具的基础上雕刻出疤痕。这里需要两片模具,一个是原始的阳模,一个是里面带着黏土塑形的阴模。清理出黏土后,将制作假皮的材料发泡乳胶或硅胶倒入,等到凝固了,就可以获得一张假皮了。

当制作的硅胶皮黏贴在人脸或身体上后,再用喷枪等进行妆容的绘制和调整。上妆不仅是简单地把假皮贴上,还需要进行一些处理,使假皮真正融合到演员身上。比如上色工作,特化师们会用专业的油彩颜料,将假皮处理得更加贴近真实肤色。

细节决定效果

特效化妆大致分为仿生机械、假体特效(化妆类)、微缩模型等。但不管怎样,细节的打磨,是决定妆容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雕塑时通常会涉及额头、眉肌、鼻梁、鼻头、颊肌、口轮匝肌、下颚等面部肌肉,肌肤纹理和毛发制作也需要很细致。比如在《水形物语》里由道格·琼斯扮演的水怪,就采用了传统的建模和特效化妆来打造。

那些虚拟角色被一个个搬到荧幕中、现实里,但幕后的化妆却是纯手工的活儿,它的工序复杂,需要一点一点完成。而在我们看来像是魔术—般的技术,实际上考验的是化妆师的耐性和专业能力。当然,通过妆容呈现不同的形态,无疑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

猜你喜欢
画皮荧幕化妆师
女中音在当代中国歌剧中的创新表达——以歌剧《这里黎明静悄悄》和《画皮》为例
小小化妆师
中国故事系列 人鬼恋的两大经典IP 《聂小倩》和《画皮》
我是公主的化妆师
探秘化妆师,没想到他们的包里装了这些
《愤怒的小鸟》飞上荧幕
荧幕主持人 妙趣造型四问
画皮
人鱼先生
荧幕魔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