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联合监测C-反应蛋白在评价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18-06-22 08:24张忠祖艾卫青
吉林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移位颅脑评估

张忠祖,艾卫青

(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神经科,广东 佛山 528303)

现阶段颅脑损伤的预后差,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内外一些前沿文献报道,C-反应蛋白(CRP)能够作为颅脑损伤后的一种标志物,CRP水平增加值预示着颅脑受损严重程度,而且该检测过程快速、简便,检测结果定量,可以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脑血管形态以及血流变化会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严重的继发症状,甚至脑死亡。而CTA有扫描速度快、清晰度高,成像时间短等特点,能较好的反应患者脑血管和血流变化,符合患者的需要。目前,将CTA结合CRP同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的文献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中我院行头颅CTA动态监测及脑脊液和血清中CRP浓度测定的5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定在我院5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40例,女19例,年龄20~82岁,平均4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高处坠落伤16例,头部打击伤8例,其他意外伤6例;入院时GCS评分6~8分48例,3~5分11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均行CTA检测以及常规头颅检查。首次CT检查显示硬膜外血肿17例,硬膜下血肿21例,脑内血肿7例,脑挫裂伤14例。

1.2CTA检查:所有患者均经伤后(术前)CTA检查证实存在脑血管形态改变,按血管形态变化分为:推移或移位(移位组)12例、脑静脉狭窄(狭窄组)25例、脑动脉痉挛(痉挛组)12例、脑动脉和(或)脑静脉闭塞(闭塞组)10例,共59例。扫描完毕后将采集数据输入后处理工作站,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1.3术后CRP水平的检测:所有患者均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待测,动态监测伤后第6小时、第24小时、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上午7~8时CRP值,共5次,以mg/L表示,每天分别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生存质量(神经功能损伤计分评估)及做好死亡记录。所有标本血清CRP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北京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CRP正常参考值为0~8.5 mg/L。术后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

2 结果

2.1术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而同一时间段各组之间C-反应蛋白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时间段C-反应蛋白的水平在术后第3天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见表1。

2.2患者治疗3个月后GOS评分:如表2所示,术后3个月,12例移位患者中的8例得到明显改善,4例中残。25例狭窄组中的15例好转,其他例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12例血管痉挛者中,症状加重,表现为重残7例及中残5例。10例闭塞者中的无一例明显改善。见表2。

组别例数第6小时第24小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移位组1237.28±8.36①38.88±7.91①42.05±4.36①32.18±5.14①15.13±6.07①狭窄组2536.62±6.53①39.62±8.82①41.91±9.72①31.90±6.03①16.24±6.89①痉挛组1237.18±5.59①39.44±7.21①40.28±6.25①31.85±4.24①14.88±3.65①闭塞组1036.81±6.24①38.96±8.05①41.37±7.22①30.94±3.05①15.79±5.72①

注:四组术后与正常值(<10 mg/L)相比,①P<0.05;同一时间段各组间比较,P>0.05

表2四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GOS评分比较

组别CRP(x±s,mg/L)良好[例(%)]中残[例(%)]重残[例(%)]植物生存[例(%)]死亡[例(%)]移位组(n=12)37.28±8.368(66.7)4(33.3)0(0.0)0(0.0)0(0.0)狭窄组(n=25)36.62±6.5315(60.0)5(20.0)5(20.0)0(0.0)0(0.0)痉挛组(n=12)37.18±5.590(0.0)0(0.0)7(58.3)5(41.7)0(0.0)闭塞组(n=10)36.81±6.240(0.0)0(0.0)4(40.0)6(60.0)0(0.0)合计(n=59)23(39.0)9(15.3)16(27.1)11(18.6)0(0.0)

2.3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术后59例中23例良好,9例中残,16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死亡人数0例。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持续发展,致伤因素的增加,重型颅脑损伤者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更好地挽救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以及改善预后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表现为昏迷时间在12 h以上,意识逐渐出现障碍或再次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损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也表现出明显变化,包括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等。血管情况及血流变化对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存在几种检测方法: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CT血管造影(CTA)等[1-3]。但是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急、配合程度差,一般不推荐使用,另外DSA主要针对有创检查,而且检查步骤复杂,费用极高。CTA是从患者的静脉中快速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通过血液循环,在血管中浓度达到最高峰值时进行扫描,经后续处理重建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4]。CTA可以同时显示脑血管腔内、腔外和血管管壁病变,既可实现大范围血管成像又可实现小血管小分支的精细显像。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CTA血管造影方法简单,速度快(整个扫描过程花费时间仅30s),比MRI、DSA造影更具优势。CRP是一种唯一在肝脏中合成的非特异性的炎性反应蛋白[5],在正常情况下,其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当机体受损时肝脏释放量急剧提高,在体内Ca2+参与下,CRP能与配体物质相结合,促进病原体和病理物质的清除、降低炎性反应,加快组织修复。随着病变的好转及组织结构的恢复,血清中CRP的浓度迅速下降[6-7]。据相关文献报道,血清和脑脊液中该蛋白的浓度能够反映颅脑损伤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会受到患者年龄、自身情绪管理及治疗药物的影响,有时单一的检查方法很难准确对病情变化进行评估。本研究中利用CTA联合CRP同时监测重型颅脑损伤中相关因素的变化,旨在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预后评估。

本研究中,利用CTA联合CRP同时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血管的形态以及炎性反应因子的水平变化,能更好地对预后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估,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杨 勇,祝 斐,黄 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脑磁共振(MRI)和磁共振波谱(MRS)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4,18(4):665.

[2] 曹海燕,郭 辉,李庆菲,等.脑池及脑室出血为主的颅脑损伤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4):75.

[3] 鲁德忠,陆 环,杨春燕,等.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前评估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14(2):134.

[4] Druzgal T J,Gean A D,Lui Y W,et al.Imaging 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Conventional Neuroimaging Techniqu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Jacr,2015,12(2):1.

[5] 赵鹏洲,柯以铨,吴敬伦,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5):506.

[6] 张 垣,黄建平,陈 炳,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s-CRP、TNA-α、IL-6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170.

[7] Hui L,Shen F,Chang H,et al.Effects of ulinastatin on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and CR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Experimental & Therapeutic Medicine,2014,7(6):1683.

猜你喜欢
移位颅脑评估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大型球罐整体移位吊装技术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