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网约车商业模式潜藏问题的创新性解决

2018-06-23 09:17杨清雅韦雨欣
中国市场 2018年17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网约车商业模式

杨清雅 韦雨欣

[摘 要]网约车公司面临的激烈的市场份额竞争导致其前期进行大量融资以补贴司机与乘客、兼并其他公司,从而形成了对后期盈利能力的高要求。对于网约车出现的诸如乘客安全保障不到位、挂靠公司合同无保障等一系列基于商业模式漏洞的问题,急需在技术、制度、管理、营销等方面寻求创新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约车;商业模式;改进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7.055

1 网约车的融资、补贴、投资关系和低利润率

滴滴出行在完成对快的打车以及优步打车中国业务的兼并后,成为了北京市网约车平台的垄断者。文章将以滴滴出行为视角,进行研讨。

1.1 滴滴出行的融资与补贴

从2012年12月到2017年4月,滴滴出行经过8轮融资,获得由金沙江创投、腾讯、中国平安、淡马锡、苹果公司投资的金额共计161.68亿美元。2014年1月上旬:“滴滴打车”依靠腾讯公司的资金支持,进行对线上用户的补贴推广,周补贴额度达1亿元。2014年3~4月:为与快的打车竞争市场,每日最高补贴额达1亿元。2014年年初,“滴滴红包”上线。起初,滴滴出行采取余额红包,与现金补贴没有实质性差异,造成滴滴出行的补贴额度持续加大。红包后期的形式演化为现金抵用券,单张券价值3~20元,逾期将作废。

1.2 滴滴出行的投资关系

滴滴出行在面临共享单车不断瓜分出行市场的压力时,采取了收购投资策略[ZW(]据滴滴大数据研究所显示,约70%的出行需求集中在3公里,人均天天3公里出行频次约为两次,而共享单车恰巧挤占了这一部分的出行市场,从而对滴滴出行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ZW)]。2017年年初,滴滴出行投资ofo共享单车;同年11月,滴滴出行托管小蓝单车的部分业务。此外,据美团网消息称,“美团打车”已于2017年2月14日在南京上线,对滴滴出行造成了竞争压力。而据报道,当前滴滴出行团队正在开发一款“和美团外卖非常相似的产品”。[1]

1.3 滴滴出行的成本利润分析

根据滴滴出行截至2018年1月前发布的所有融资及成本费用信息,可粗略估计,滴滴出行平台的投入建设成本为161.68亿美元,其中2017年为55亿美元;同时据滴滴出行内部资料显示[2],滴滴出行的成交总额于2017年达到250亿~270亿美元,其涨幅较2016年成交总额超过70%。按照会计成本利润率公式计算,滴滴出行自2012年以来的成本利润率为:因为p=m/C=m/(c+v),所以p=3.727。从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统计数据测算得到的行业平均利润率来看:运输业为9%。滴滴出行作为“互联网+”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新兴运输服务业,其被粗略估计的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

总结得到滴滴出行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首先,从内部因素来看,补贴大战后滴滴出行对乘客和司机的优惠降低,由于其前期耗资巨大,而公司后期盈利能力乏力,给予了同行业竞争者和其他行业竞争者进入市场的机会。其次,随着滴滴出行业务版图的扩大,造成公司内部业务线间的横向竞争;而公司原先的财务预算、人力资源都可能随之出现紧缺;其发展速度与管理方法的更新很可能出现不能同步的问题。这将引发公司诸多的制度隐患以及线下出行的安全隐患。最后,从外部因素来看,滴滴出行作为“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兴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具备网络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和大数据信息分析处理技术,但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的非垄断性导致了同行业内竞争加剧,外部替代产品的出现以及现行政策下的交通管制压力,或多或少都对滴滴出行的发展形成了制约。

2 网约车业务调研结果

2.1 接单量调查

受访代驾司机表示,初期加入滴滴出行时的业绩一般,平均一天只能接2~3单。此数额与北京市的出租汽车日均依靠滴滴出行App额外获得的平均接单量几乎持平。受访出租车司机表示,接入平台前后的接单量并没有明显地提升。因接入平台而每天额外获取的订单量为0~8单。北京市出租车司机使用滴滴出行获得的每日额外接单量在全年内分布以每日3单为最多,由3单向0单和8单呈曲线递减。

2.2 司机保险待遇与合规经营调查

滴滴出行的专车、快车、代驾司机均表示:司机需要在平台上抢单以增加收益,同时平台会随时自动就近派单。对于任何类型的司机,滴滴出行平台都不会为其缴纳五险一金,仅为全职代驾司机缴纳部分人身安全保险。

受访的四成司机使用外地户籍和北京市本地汽车号牌,在网约车新规[ZW(]新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于2016年7月28日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ZW)]要求必须拥有北京市户口才可以申請网约车车证的情况下,依然违规接单。部分专车司机透露:滴滴车辆存在车实不符的现象。即通过平台审核的车辆牌照号码显示为京籍车,但实际违规驾驶外地号牌车辆,或使用套牌车辆违法接单。

2.3 乘客乘车体验调查

乘客对于滴滴出行平台提供的服务处于基本满意水平。经过样本容量为200的电子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使用滴滴出行App时曾遭遇过打车困难的人数是未经历过打车困难人数的近3倍。而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滴滴出行时,并不能完全解决或缓解依靠招手打车所带来的打车难问题。同时绝大多数乘客认为,司机过去的接单记录以及行车扣分记录应公开透明地对乘客展示。近1/5的用户曾遭遇过被滴滴出行平台司机延迟计价,这表明滴滴司机延迟计价并非个别现象。而滴滴出行平台司机在载客过程中,“不认路”“打电话”“玩手机”“绕路”等问题最为突出,而“价格高”则是紧随其后的问题。所以滴滴出行平台司机管理体系的业务规范水平、有关司机行业素质的标准仍有待提高。

3 网约车现存问题的创新性解决

3.1 针对滴滴出行平台的司机身份监管问题

3.1.1 某些快车、顺风车,甚至专车司机的身份无法确定

滴滴出行平台应对申请成为滴滴出行平台司机的环节严加监管,除提供身份证、驾驶证等现已要求提供的证件之外,应当要求申请人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及“3年内无特大交通事故记录证明”,所有审核条件符合后设置一定的司机试用期,即在试用期内根据顾客评价和行车记录,对司机进行定期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允许其成为正式的平台司机。加强对司机背景的调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欲在司机身份的问题上有改进,相关的证件、违章审核必定不可放松。

3.1.2 司机素质良莠不齐

方法一:对于接入滴滴出行软件的司机的法律法规监管应该更严格。上岗前应对每一位平台司机使用导航的能力进行严格的实地测试。

方法二:第一,應对滴滴出行App的司机端做程序调整。应规定在司机打开软件进行接单时,除了通话功能可以使用外,其他功能和应用程序都将被禁用。一旦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点击了其他应用程序,该单的计费将被停止,顾客将因司机的违规驾驶行为而免除此次乘车费用。第二,应对滴滴出行App的客户端做程序调整。在乘客上车后,软件自动对车内环境开启声音监测,一旦系统捕捉到敏感词语,系统将自动记录保存。当乘车服务结束后,乘客可将监测结果上传客服,进行举报。

方法三:建议在车辆内部环境的检查这一指标上加强惩罚力度,例如:如果司机当日没有及时上传车辆内部环境照片并通过检查,将不允许其开始接单服务。

3.2 针对滴滴出行App客户端周边显示无车或打不到车的问题

3.2.1 乘客有打车需求而周边无车时

方法一:应第一时间扩展呼叫司机的范围:由从前以乘客为圆心搜索半径为1公里扩展为半径2~2.5公里。同时需要对实时路况进行评估并给出司机的预到达时间,以免因为较远距离派车引起乘客等待时间的延长。此方法对滴滴平台目前的软件技术要求不高,实施成本几乎为零。

方法二:滴滴出行大数据研究所应根据经常在某区域、某时段打车的顾客的行为,预判其打车需求,并通过提前发送短信询问是否需要车辆服务的方式,决定是否向该区域派遣巡游车辆。此方法可以带给顾客“服务到家”的体验;但该方法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可能需要公司开发新的软件来统计乘车记录。

3.2.2 若周边司机自主关闭滴滴出行软件

方法一:滴滴出行平台应出台相关规定,规定司机周上岗、日上岗总时长;并在适逢重大活动或恶劣天气时延长上岗时间,提高该时段接单补贴。同时应采取轮换制,即划分全体司机人数的10%~15%在特殊时间段工作,司机可以选择性地申报特殊时段工作岗位。此方法的优势在于政策规定是统一的、无条件的,作为平台的签约司机有义务去遵守;同时,“多拉多赚”是司机延长上岗时间的重要推动因素。

方法二:滴滴出行App对其软件应添加限制司机操作的指令,使司机在需要上班的时间内无法关闭接单系统,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通过紧急按键手动关闭接单软件。该方法对于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都不高,可行性高。

3.3 针对行业竞争加剧的问题

滴滴出行应主攻广告营销。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创者,在寻找代言人时应在当前的“流量明星”中做选择。该明星需要符合企业特质:积极向上、具有亲和力、拼搏努力等。综合当前的娱乐市场来看,女星赵丽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无论是“优质的服务”“安全的出行品质”还是“多重优惠福利的补贴”,滴滴出行平台都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位置,明晰品牌形象。

4 结 论

以多重手段全方面地弥补北京市网约车商业模式的运行漏洞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项目组针对滴滴出行App客户端周边显示无车或打不到车的问题、滴滴出行平台的司机身份监管问题、行业竞争加剧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从技术、制度、管理、营销的角度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学习、数据分析技术都蓬勃发展的当前,课题组提出的每一点涉及技术知识的建议,都经过了切实可靠的可行性分析。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北京市网约车体系能率先成为全国网约车行业改革的指向标,而共享经济也能与网约车经济相互配合,共同为安全舒适的智能出行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曹倩.3∶1绞杀美团?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100天后,半路杀出个滴滴外卖![EB/OL].(2017-12-12).http://36kr.com/p/5107616.html?from=related.

[2]腾讯科技.外媒:滴滴GMV增长2017年超70%,基本盈利,将进入外卖[EB/OL].(2018-01-10).http://tech.qq.com/a/20180110/004285.htm.

[3]李泽鑫.共享经济的思考与分析——以网约车为例[J].中国市场,2017(3).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网约车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税收征管挑战及对策——以网约车为例
对网约车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的几点探讨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政策制定复杂过“网约车”
国外是如何管理网约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