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茶叶出口竞争潜力研究

2018-06-23 09:17马祯
中国市场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贸易条件市场占有率

马祯

[摘 要]茶产业是陕西省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无论是规模和产量,还是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运用市场占有率、出口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依存度等指标分析了陕西茶叶的出口竞争潜力。研究表明,陕西省茶叶出口竞争潜力优势明显,但还存在品牌优化、市场营销渠道覆盖面窄、信息化发展缓慢等问题。为此,陕茶应在生产标准化、品牌化经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陕茶的生态优势和历史优势,挖掘陕茶的出口竞争潜力,提升陕茶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

[关键词]陕西茶叶;出口竞争力指数;市场占有率;出口依存度;贸易条件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7.067

中國的茶产销量已占全球38%,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茶叶大国。陕茶是中国江北茶区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被列入“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茶叶产业也是陕西省“十三五”规划中发展现代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陕西茶产业得益于秦岭、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目前陕茶正发展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无污染茶区。陕西茶叶在唐代作为全国主产地之一,质优价好,通过茶马古道走向国际市场,明清时期更是成为贡品,占领了整个陕西乃至西北市场,然而,20世纪60年代后陕茶发展缓慢,直至2015年6月才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陕茶的首次出口。但2015年以来在历次农业部对全国茶叶质量抽检中,陕茶品质均名列前茅。在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茶叶企业的力推之下,高品质、无污染的陕茶销售区域不断扩大,2015年全省茶园215.9万亩,茶叶产量为8.5万吨,茶叶从业人员达到了200万人。出口规模虽小,但是由于陕茶的品质优势和茶历史、茶文化等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陕茶出口竞争潜力较大,文章通过定性分析、定量指标的衡量,分析陕西茶叶出口的竞争潜力,探索发展陕茶的主要突破口。

1 陕西茶叶出口状况

2015年6月陕西省西乡县生产的绿茶顺利输往马来西亚,标志着陕西茶叶正式走出国门,实现了出口零突破。2015年全年共出口48.5吨,151.79万美元,2016年出口324吨,同比增长568%,出口金额达1061万美元,增长了599%,出口单价也由2015年的31.3美元/公斤提升到32.7美元/公斤,因此陕西茶叶出口发展较晚,并且出口量比较小,在全国茶叶出口量中所占比重仅为0.997%,但是近两年茶叶出口呈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

陕西茶叶出口中绿茶占比60%以上,午子仙毫占绿茶出口比为87.2%,主要以西乡县和平利县为主,目前共有12家茶叶出口企业备案,7家已开展了出口向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业务。陕西茶叶出口在全国茶叶出口中的比重也由2015年的0.01%上升到2016年的0.09%,出口增速加快。

2 陕西茶叶出口竞争潜力分析

陕西茶叶虽然目前出口规模偏小,市场占有率不高,但是出口潜力较大,在海外市场需求较为强劲的形势下,做大做强陕西茶叶产业势在必行。

2.1 陕西茶叶国内市场占有率

陕茶在国内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上所占份额都比较小,以2013—2016年数据计算,陕茶产量占全国茶叶产量不断提升(见下表)。陕茶在国内市场销售主要以本地为主,少部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销售。但陕茶在本地的市场销售占比不仍到一半,多数市场被浙江、安徽等地茶叶占据,由此可以看出陕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均有较大的潜力空间。

2.2 陕西茶叶出口竞争力指数

出口竞争力指数通常衡量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剔除了经济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该指数越接近0则越接近平均水平,该指数越接近-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越接近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该指数等于1时,表示只有出口没有进口。

出口竞争力指数=[SX(]Xm-Im[]Xm+Im[SX)]×100%

2015年全国茶叶出口竞争力指数=[SX(]1380.64-105.59[]1380.64+105.59[SX)]×100%=85.79%

式中,Xm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或出口量;Im为一定时期的进口额或进口量。

从2015年全国茶叶出口竞争力指数值看,我国茶叶的竞争力较强,陕西省2015—2016年仅有出口,没有进口。因此,陕西省2015年和2016年茶叶出口竞争力指数均为1,竞争力较强。

2.3 陕西茶叶出口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主要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量)占该国或地区同一时期的GDP(或GNP)的比重来衡量,出口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或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大。也表明该国或地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外向性较强。文章运用茶叶的出口量与生产量之比来衡量出口依存度,剔除了价格影响因素和汇率影响因素,能更精确地反映茶叶对国际茶叶市场消费的依赖度以及贡献度。

全国茶叶出口依存度=[SX(]全国茶叶出口量[]全国茶叶产量[SX)]×100%

陕西茶叶出口依存度=[SX(]陕西茶叶出口量[]陕西茶叶产量[SX)]×100%

由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知,2013—2014年全国茶叶出口依存度分别12.36%、14.45%,而陕西省自2015年开始出口,当年陕西省茶叶出口依存度仅为0.06%,2016年出口依存度提升到0.324%,增涨了4.4倍之多,反映出陕西茶叶对国际市场的贡献度迅速提升,竞争潜力巨大。

2.4 陕西茶叶贸易条件指数

净贸易条件(N)=[SX(]Px[]Pm[SX)]×100

式中,Px为一定时期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为一定时期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说明贸易好转,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说明贸易恶化,我国茶叶2015年贸易条件指数为99.8,而2016年为65.38,表明我国茶叶的贸易条件指数在恶化,究其原因是进口价格急速上升,出口价格增长缓慢导致的。2015年、2016年我国茶叶出口价格分别为29.32美元/公斤、29.40美元/公斤,而进口则从29.38美元/公斤猛增到44.97美元/公斤。对比全国茶叶贸易条件,陕西省出口茶叶平均价格为31.3美元和32.7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陕西茶叶的贸易条件好于全国水平。

3 充分挖掘陕西茶叶的竞争潜力,发挥陕西茶叶的竞争优势

3.1 发挥陕西茶叶自然条件优势

陕南地区生态条件优越,秦巴山区的高纬度地理优势使得茶芽生长期较长,有效成分含量积累较多,茶多酚含量达到28%,咖啡碱含量可以达到4.5%以上,氨基酸含量可达3%以上,水浸出物达到43%,远远优于江南茶叶的各项指标。同时陕茶产区属于无污染区,富含硒元素,秦巴山北坡属于富硒地质带,是我国少有的富硒地区,而我国有2/3以上人口缺硒,因此充分发挥陕茶的地理优势,扩大紫阳富硒茶叶的品牌宣传,使其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3.2 充分发挥陕西茶叶深厚的历史文化优势

茶叶不仅仅是商品,它更凝结着一种文化,从茶叶的历史渊源来看,陕茶代表着对汉文化的传承。因此,陕茶的发展必须从陕西茶叶的历史文化渊源着手,通过“一带一路”,开展茶旅、茶展、茶诗词和茶娱乐等融“饮、品、赏、艺”等内容的宣传活动,扩大陕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茶叶还具有药用价值,通过发挥茶叶药用价值,开展茶疗方面的宣传,尤其是茶叶的安神、明目、降脂抗癌等作用的宣传,增加茶叶消费者数量,提升陕茶的市场地位。

3.3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出口依存度和贸易条件

积极拓展有机茶园示范园建设,规范农药和添加剂的使用,并广泛宣传到农户、企业、销售端,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建立全面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制,并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把出口检验延伸到生产及加工各个环节确保茶叶不受污染。同时,由于陕茶品牌多而杂,知名度低,品牌化經营必须从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进行策划,通过专门的茶叶销售公司进行品牌营销,茶叶协会进行品牌的管理与授权,提高茶业产业化水平,努力实现茶叶生产龙头化和茶叶销售品牌化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扩大出口,优化陕茶的贸易条件。

3.4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平台,创新茶叶交易方式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陕茶处于茶叶产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和创新茶叶交易方式非常必要,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或自建网站,进行网络营销,或在大型国际茶叶网上拍卖交易等方式更能有效地吸引客户。使得客商参与度高,避免绿色壁垒的影响,同时价格信息公开,能较好地防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竞相压价等行为。

4 结 论

陕茶是以陕南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的秦巴山区茶叶产业带生产,以关中为主要消费区,是陕西省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陕茶发展强劲,无论是产量还是品牌价值均多有提升,出口贸易竞争潜力较大,贸易条件较好,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优化自身产品的生产标准,努力符合海外市场农残标准,同时还应当积极开展国际公关活动,获得茶叶出口“绿色通行证”。例如,ISO 14000绿色标志认证,提升陕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同时,茶叶多元化饮品是茶产业发挥竞争优势的蓝海,打造具有个性化茶产品和陕西特色茶品牌,更有助于陕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网.陕西省统计局关于2011—2014年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目录(审批类)[EB/OL].http://www.stats.gov.cn/tjfw/dftjxmgl/dfspgg/tjj/shx/.

[2]刘鹏.高端茶品牌化经营策略的探讨[J].福建茶叶,2016(5):70-71.

猜你喜欢
贸易条件市场占有率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我国猪肉贸易条件变化及影响因素
入世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原因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基于SITC2分类的分解研究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是否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