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M3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系统研究

2018-06-26 07:20刘永胜王荷丽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安全风险

刘永胜 王荷丽

内容摘要: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有关方面对食品供应链制定了许多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但是仍存在不合格食品在市场买卖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调查劣质食品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从调查问卷中提取出技术接受模型中的七个潜变量,然后用结构方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得到潜在变量之间假设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思考,旨在找出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系统实施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增强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 安全风险 防范系统 TAM3

引言

随着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受到政界、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蔓延及扩散,保障食品行业在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下生存发展,有关方面对食品供应链制定了许多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然而,即使制度的完善使安全风险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是根据食药监部门公布出来的不合格食品以及日常生活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证明防范措施只能起到部分作用。导致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系统部分失效的原因何在,消费者了解到一些不合格食品的信息之后仍然会选择食用的原因何在,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对于消费者心理的掌控与把握,运用了1989年戴维斯(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AM)。在本文的研究中,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将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系统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增强理论基础,旨在找到影响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的态度观点和实施意向,从而进一步减少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研究现状

食品供应链安全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的研究也不在少数。通过对SpringerLink、EBSCO、WILEY、Emerald、Elsevi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外文数据库的检索,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主要从合作、技术、制度、政府等视角来阐述。第一,通過探索性案例分析发现合作在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控上非常重要,并且公司特征和制度风险在信赖关系的开始阶段具有重要影响,经济状况、动态能力和技术风险在维系信任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信任和合作作为软方法虽然在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过程中至关重要,但是硬方法仍然不可忽视。采用RFID可追溯系统、智能实时追踪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来应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三,虽然合作与信任、技术的开发尤为关键,但是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仍需要制度体系的约束,其中社会层面的HACCP、GMP、GHP组成了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美国为了解决911事件后食品行业受到危害的问题,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建立了最后的食品生物调控。第四,政府干预对于大部分的方式实施都很必要,强制实施食品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前提条件,而使企业自愿实施也必须有处罚手段作为关键条件。有人从政府加强立法与执法、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与监督、企业自身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角度提出防控食品供应链风险的对策。同时有人认为我国政府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之策在于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分别为“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危机管理”。不过政府调节只是其中一部分,有人认为应该从社会道德和政治法律的角度出发提出策略,食品安全不应只考虑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的行为,流通主体和监管群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在1989年运用理性行为理论提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型,以个体信念、主观态度、行为意向以及外部变量等因素解释和预测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提出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由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解释因素并不清楚,所以在2000年,Venkatesh和Davis在TAM的基础上完善得到TAM2,引入社会影响和知觉技术特性以进一步研究感知有用性,从而完善技术接受模型,使其解释能力更强。同年,Venkatesh和Bala结合了TAM 和TAM2的优劣势从而提出了TAM3,如图1 所示。在TAM3 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分别从个体差异、系统特征、社群影响、便利条件等四种不同类型的因素探讨,同时加入经验、自愿性两种调节变量。

研究模型的构建

对于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实施的因素,根据TAM3的要求,本文提出个性特征、系统价值性、社会制度体系以及实施条件,调节变量设为实施动机以及收入水平,如图2所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受个体特征、系统价值性、社会制度体系以及实施条件四个不同类型影响,提出以下假设:

HI:感知有用性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有积极直接的影响;

H2: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

H3:感知易用性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有积极直接的影响;

H4:个体特征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

H5:个体特征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

H6:系统价值性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

H7:系统价值性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

H8:社会制度性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

H9:社会制度性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

H10:实施条件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

H11:实施条件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

实证分析

由于研究模型中部分潜在变量不能直接测量,因此针对消费者访谈、安全事故的调研、文献的整理确定出每个潜在变量的测量题目(如表1所示),共得到19道题,然后加上调节变量的两道,调查问卷中有21道题目。采用问卷星、微信、QQ等网络媒介以及纸质问卷发放,共收集到336份,去除无效问卷21份,得到有效问卷315份,有效率为93.75%。问卷题目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计分,1-5代表“非常否定-非常肯定”。

为了研究模型的可靠性,首先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即用以验证问卷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次测量之后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内在信度是衡量调查问卷中的某一组问题得到的是同一概念,常用的有Cronbach α系数,若α系数达到0.7以上,证明调查问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从表1可知,除了系统价值性的α系数是0.635之外,其他都在0.7以上,所以本次调查测量有较好的信度。

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效度分析,KMO值统计量>0.9时效果最佳,0.7以上可以接受,累积解释方差至少要大于40%。该调查测得的KMO值为0.886,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标准,Bartlett 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3574.987,自由度为171,结果显著(p<.000)。这些数据说明该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首先以主成分分析法强制提取七个因素,再经由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提取出与预期相同的七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为78.749%,达到大于40%的标准。以上分析说明量表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很好。

本文采用AMOS 21.0对以上关系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首先根据因子载荷量得出七个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提取值,如表2所示。组合信度作为模型内在质量的判别标准之一,本文的七个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均大于标准值0.6,表示模型内在质量较佳;平均方差抽取量与指标变量被潜在变量解释程度成正相关,与测量误差成反相关,本文测量的AVE值均符合一般判别标准大于0.5,表明模型内在质量理想。

接着对研究模型进行拟合度分析。从表3可知拟合指标值的绝对适配度指数、增值适配度指数、简约适配度指数均达到理想值以上,表明拟合度较好,模型理想。

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协方差估计值和相关系数来表示。如果协方差检验结果显著不等于0,表明潜在变量间有显著的共变关系,两者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如潜在变量“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协方差为0.314,协方差的标准误差估计值为0.038,临界比值为8.256,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两个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69。根据表4所示,可知假设的结果。

经过以上关系的分析,研究模型需要修正的地方包括两部分:其一,系统价值性与感知有用性没有显著关系,故没有直接积极的影响;其二,社会制度性与感知有用性没有显著关系,故没有直接积极的影响。所以对研究模型进行修正之后的结果如图3所示。

研究结论与思考

本研究提出的各项研究假设得到检验,除了假设6(H6)以及假设8(H8)验证失败,其他假设都验证成功。

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的影响。从研究模型中得知,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意向有直接积极影响,并且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消费者自身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的认可与肯定应该是关键的,其次消费者需要坚信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对降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有用处,愿意为了这个目的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个体特征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从研究模型可知,个体特征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都有积极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年龄、收入和性格三方面研究潜在变量,证实年龄阶段、收入水平和不同性格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有不同的见解,高收入人群以及年纪较长者认为该防范系统对风险的降低以及保障食品安全有用处,并且愿意对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系统价值性、社会制度性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系统价值性以及社会制度性对感知易用性有直接积极的影响。消费者认为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系统对风险的抑制是有益的,并且坚信社会都在积极营造风险防范氛围。

实施条件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从研究模型可知,实施条件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都有积极直接的影响。消费者支持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系统的实施并且积极宣传,给系统的实施提供便利条件。

通过本文对消费者看待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系统的态度可以得知,除了系统价值性和社会制度性只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积极影响之外,个体特征和实施条件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都有直接积极的影响,并且四者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范系统都有间接意义。

参考文献:

1.Matopoulos A, Vlachopoulou M, Manthou V,et a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Agri-Food Industr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7,12(3)

2.Laeequddin M, Sardana G D, Sahay B S, et al. Supply chain partners trust building process through risk evaluation: the perspectives of UAE packaged food industry [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9,14(4)

3.Noomhorm A and Ahmad I.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Food Safety:South and East-Asia Scenario[J].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esearch,2008,17(4)

4.Aruoma O I. The impact of food regulation on the food supply chain[J].Toxicology, 2006(221)

5.Nganje W,Bier V,Han H,et al. Models of Interdependent Security along the Milk Supply Chai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90(5)

6.左兩军,王雄志.不同管制条件下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行为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王华书,林光华,韩纪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构想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

8.陈锡进.中国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分析框架及其治理体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任燕,安玉发,孙梦洁等.食品安全内涵及关联主体行为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1(7)

10.Davis F D. 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03)

11.enkatesh,and F.D.Davis.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

12.V.Venkatesh,H.Bala.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3 and a research agenda on interventions[J].Decision Science,2000(39)

猜你喜欢
安全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铁路客运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与措施研究
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