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与怨

2018-06-26 12:01叶春雷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子立场孔子

叶春雷

人在“群”中生活,你和他好,不和我好,也就无形中产生亲疏观念。同时,大家挤在一起,也少不了磕磕碰碰。恩和怨,就这样产生了。如何对待,还真不可等闲视之。

儒家的孔子,自然是旗帜鲜明提出来,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老子则不同,他在《道德经》中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这就有点伤脑筋,到底听谁的。其实,两个都可以听,“兼听则明”嘛!孔子说“以直报怨”,我的理解,是不纵容为恶。孔子对“恶”,大约是有些“嫉恶如仇”的。在《论语》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对“恶”是不愿意迁就的。举几个例子。孔子的弟子宰予昼寝,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原壤夷俟”,孔子更是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按理说,白天听课打瞌睡原也不是什么原则上的大错。至于原壤,所谓“夷俟”,也不过是叉开双腿坐着,看起来不雅观而已,孔子就发那么大的脾气,似乎与那个温文尔雅的形象不大相符,有点小题大做的味道。但是孔子不稍加宽假,说明他对“恶”,实在是很敏感的。他强调“以直报怨”,与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着看,可以理解为:一旦己所不欲,施于人,得到别人的报复,是理所当然的。你违背原则在先,自然该受惩罚。这样去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就可以把这句话看成是一种警告,似乎是说,我倡导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你反其道而行之,那我只好用“直”来敲打你,让你回到我定下的那个基本原则上来。

孔子对如何处理“怨”,选择了“直”,我个人的理解,他是要捍卫他心中那个至高无上的“仁”的观念。这充分展示了他的理性精神。他不是站在“私我”的立场来报复别人对他的侵犯,而是站在道义的立场,坚决捍卫公平正直这个大的原则。孔子之对“乡愿”深恶痛绝,理由也在这里。孔子的“以直报怨”,我觉得与他担任过鲁国司寇,心中始终保持着对规则的敬畏这一点是分不开的。而这一点,我们今天的人,更值得去继承。否则,站在个人私利的角度去“冤冤相报”,何时是个了呢?

至于老子的“以德报怨”,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宽容,从而继承下来,这也是没有问题的。虽然,也许从老子的本意去看问题,他本人不一定在说宽容。我们知道,道家哲学是倡导“不敢为天下先”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明哲保身”。道家贵生,所以一切害生的东西,都要坚决绕开。现在有人与你结怨,你即使不是站在私利立场,而是坚守正义,去对待他,依然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从而威胁到自己。于是,为了彻底化解矛盾,“以德报怨”,就是上佳选择。我感觉老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牺牲原则,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老子处世,大约就是这么圆滑。孔子所骂的“乡愿”中,也许,真就包括老子本人。

自然,我们今天继承“以德报怨”,不是要继承其“圆滑”的一面,而是要抽象出宽容的原则。如果把孔子“以直报怨”思想中的原则性与老子“以德报怨”体现出的宽容精神相融,那就很理想了。一个既讲原则性有规则意识同时又具备宽容精神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上述是如何对待“怨”,那么如何对待“恩”,似乎就简单多了,也就是孔子的“以德报德”了。中国人有非常深厚的报恩传统,在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就有很典型的表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虽说用玉佩来回报木瓜,不是簡单的报恩,而是崇高的爱情,但是整个报恩的思想,还是表现得非常清晰。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更是将这种报恩的思想诠释得淋漓尽致。我们读唐诗,读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真可以读得热血沸腾。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也可以看到报恩思想的影子。企业家做慈善,回报社会,其实也是放大的报恩思想在起作用。我们中国人做人重视有始有终,反对过河拆桥,更反对落井下石,恩将仇报。汉民族的伦理意识,在恩义观念上,凸显得特别鲜明。仿佛说,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其实就是一个野蛮人,等同于孟子所谓“禽兽”。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似乎可有可无,但是,它沉淀在民族文化心理中,对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来说,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这种力量,同语言一样,是约定俗成的,因此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不呼而应,要去遵守它。谁挑战它,谁就是与整个族群为敌,就会如孔子呼吁的,“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现代商品经济,可能会扭曲这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突破其界限。于是过河拆桥的多了,恩将仇报的,也屡见不鲜。但是无论怎么说,道理的力量虽然可能被弱化,但是不可能消失。只要不可能消失,就会对突破这种文化尺度的人,无形中产生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可能变得稀薄,但是只要存在,你的良心,就会受到谴责。是否能良心发现,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写到这里,该做个小结了。知恩图报,是一点;用“直”的原则捍卫道德的尊严,与那些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仇怨做坚决斗争,是一点。最后,无妨在个人恩怨上,保持宽容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矛盾冰消雪释,是一点。这三条原则,都做到,很难,但是虽不可及,心向往之,也就会黾勉以求了。

(编辑 之之)

猜你喜欢
老子立场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扬善
漫画
草地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老子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