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防伪

2018-06-27 05:31陈婧
IT经理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苏富比艺术品区块

陈婧

区块链数据块信息生成的时间戳和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记录,信息开放透明且不可篡改,可自动便捷地完成艺术品认证

在拍卖界有个几乎难以破解的困局——作品的真伪,一般来源于权威机构和专家意见。

以邦瀚斯、苏富比、佳士得和宫艺斯四大拍卖行主导的艺术品投资领域一直受到艺术品真伪问题的困扰。拍卖会上无暇宝石的成交价格动辄数千万美元,例如苏富比拍卖会上零瑕疵的100克拉钻石和59.60克拉的粉红之星,分别拍出了2500万和8300万美元的天价。然而买家需要有完全的把握,确保他们所买的是真正的好东西。毕竟,从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开始,这位法国皇帝就为价值2亿美元的“希望之星”钻石制作仿品,由此开创先河。

有研究报告估计,每年全球艺术品和收藏品伪造和欺诈的市场规模高达60亿美元,几乎占到艺术品总交易额的1/10。“眼学”是目前艺术品鉴定最常用的做法,即以专家们的知识、经验和眼力来辨别艺术品的真伪,鉴定者还可能会因为利益而产生道德风险。

由于现代的复制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由艺术品真假、来源引发的争议、不付款和索赔的事件经常可见。很多年来,许多赝品在一个又一个卖家手上流转,却没被发现,它们的价格却一路高升。几乎所有的拍卖行都曾因为是否是“赝品”的争议,而有被诉诸法庭的经历。

拍卖行鉴伪或追溯艺术品源头正是当下的挑战。苏富比成立了科研打假部门,从材料分析角度对绘画、雕塑等艺术品进行鉴定

2005年俄罗斯石油大亨斐克塞伯格以168.8万英镑拍下了俄罗斯著名画家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库斯妥基耶夫的油画《宫女》,画上有库斯妥基耶夫的签名和作于1919年的标志。这个价格超出了原来的7倍,创下最高纪录。但到了2009年,斐克塞伯格的艺术顾问认定这幅作品为赝品。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斐克塞伯格于2010年以作品系赝品为由,向英国高级法院对佳士得提起诉讼。

2016年苏富比以850万英镑卖出的荷兰画家哈尔斯作品《一名未知的男子》,被发现是赝品。苏富比表示,经过检验发现这幅画作“毋庸置疑”是伪造赝品后,已经“取消出售,全额赔偿客户”。

艺术市场造假层出不穷,已经成为扰乱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有人将拍卖会看成是出手赝品的最佳渠道——2013年美国发生的一起模仿波洛克等大师油画的伪作案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一位“不知名”但却“极具天分”的艺术家模仿了波洛克、羅斯科、巴奈特·纽曼等大师的画作,效果几乎以假乱真,这些作品骗过了不少内行,销售这些伪作的总金额达到了8000万美元。

一些艺术品脏物也经常出现在拍卖会上。2013年3月,荷兰的范博梅尔范博物馆失窃,造成多幅作品被盗,其中一幅斯库恩作品很快就出现在了当年伦敦苏富比的春拍会上。

拍卖行鉴伪或是追溯源头并不简单,这正是当下的挑战。因而各大拍卖行也有迫切的需求。2016年12月,苏富比收购了OrionAnalytical公司,后者从材料分析角度对以绘画、雕塑为代表的古代艺术品,包括葡萄酒进行鉴定。

基于区块链的艺术藏品管理平台Verisart推出的手机APP,让艺术家、收藏家和交易商可实时验证作品出处

2017年,苏富比宣布新成立一个科研部门,以科技的手段打假。该部门委任兼具科学家和诈骗案专家双重身份的詹姆斯·马丁,他表示“随着时代发展,很明确一点的是,我们不能满足在基础工作层面做得出色。苏富比需要在市场环境里更加突出,具有独一无二的辨识度,为艺术市场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氛围。”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其数据块信息生成的时间戳和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记录。区块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需要中介参与、信息开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和成本很低。区块链技术可自动、便捷地完成无可辩的全球公证,有望让公证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此招一出,世上再无假的作品?

区块链加持

区块链最重要的是解决中介信用问题,为艺术品防伪和防欺诈提供了新的渠道,系统地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这击中了艺术品市场缺乏合适的记录保留方式和艺术品来源实时验证等需求痛点。艺术市场由此成为区块链技术最适合应用的五大行业之一。

利用区块链对艺术品进行防伪的业内先驱德国Ascribe,从2014年12月起就试图通过使用比特币总账系统来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解决这个让艺术家和藏家都感到头疼的问题。这家公司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专注于艺术品、影像、3D打印作品的版权登记、交易和版权维权服务。

例如,通过这个网站,艺术家本人可以亲自向藏家签发电子证书,确认作品的真实性,这在行业内是第一家。通过它们,艺术家向亲朋好友或是粉丝传输电子作品时,就像发送一封邮件那般简易,但又不会如同邮件般可以反复转发传输,从而导致作品所有权的扩散和转移。此外,这个网站还对艺术家作品在互联网全网的传播轨迹进行追踪和监测,从而有效地制止了可能的版权侵权问题。

Verisart与ArfSvstems合作为全球主要的美术馆提供区块链认证服务。图为VerisArt证书,其数据连续编码链接到博物馆目录信息和专业文献的区块链上

在交易环节,区块链的优势也得到充分体现,让数字作品的所有权就像实体作品那样可以被赠送和交易。区块链电子证书标记了艺术家作品的代码并对流转情况进行了确认。作品登记信息可以持续维护,经确认过的信息无法再次更改,其可信时间戳具有法律效力。而对于艺术版权的授权,这个网站可以帮助艺术家加以轻松驾驭,在这些被广泛复制的数字作品进行交易时,Ascribe能够有效确认其所有权归属。

目前,已经有超过5000位艺术家在数字作品中采用了Ascribe提供的版权认证,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也承认并收藏了由Ascribe认证的数字作品。

除此之外,Verisart也是这个细分领域中的龙头,其早期客户主要面向美术馆和艺术机构。该公司与ArtSystems合作为全球主要的美术馆提供区块链认证服务,使其成为首个整合基于区块链的艺术藏品管理平台。

Verisart将运用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网络和特有的图像识别软件,为每位艺术家收集一生艺术生涯创作图录、流通、展览等完整档案,旨在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世界艺术和收藏品的分类信息。拥有艺术品的人都可以将他们所知道的信息添加到该作品的历史记录中。

每幅画作都有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开数字化VerisArt证书,其数据连续编码链接到博物馆目录信息和专业文献的区块链上。Verisart利用人们广为接受的文化资产资料(CIDOC-CRM)标准和公开的数据(LIDO)搭建平台,Verisart认证会产生一个ID,意味着它满足艺术品、古董的国际标准。运用区块链验证艺术作品和收藏品的平台,Verisart还与视觉艺术家维权组织合作,为青铜雕塑推出了名为“Bronzechain”的印记,这其中结合了Verisart的区块链标志印章。

简单安全的互联网拍卖模式,每个P8Pass数字证书都包含详细的所有权历史、作者信息和用途,作为区块链上的独特认证指纹

私人用户也是Verisart发力的重点。艺术品网站Sedition Art和Saatchi Online前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诺顿(Robert Norton)日前在美国洛杉矶新推出了Verisart手机APP,利用区块链技术,让艺术家、收藏家和交易商可实时验证作品出处。

区块链可以成为寻求艺术品的美术馆,和希望通过展览提升艺术品价值的私人收藏家之間的中间商,将艺术品的完整生态链信息放到区块链上,为博物馆、私人藏家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支撑。

随着业务的延伸,Verisart也将触角伸向了拍卖市场。日前,Verisart与拍卖网站Paddle8合作推出了P8Pass,为拍卖市场带来区块链鉴定和认证服务。P8Pass将提供给所有在paddle8.com上进行策划和拍卖的买家、委托人和合作伙伴。

P8Pass是一个数字证书,该服务允许买家实时查看数字证书,而不是依赖前一位所有者的单一证书。每个P8Pass都包含详细的所有权历史、作者信息和用途,作为区块链上的独特认证指纹。Paddle8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亚历山大·吉尔克斯(Alexander Gilkes)表示,P8Pass有着降低艺术品和收藏品交易成本的潜能,其简单、安全的认证过程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扩展市场。

万物皆数字

根据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的领导者Artprice及AMMA共同出具的《2017年度艺术市场报告》指出,纯艺术类拍卖市场成交额达到14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9.8%。2018年2月28日刚结束的伦敦苏富比,拍卖场上一幅毕加索《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以4982.7万英镑的价格成交,为艺术品市场又创造了高额价格记录。当然,卖出这些作品时,还是伴随着拍卖行一叠厚厚的鉴真免责声明。

Paddle8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吉尔克斯还表示,P8Pass“有可能成为改变拍卖市场的鲶鱼——这意味着近300年以来的拍卖行的交易传统将被改变。你可以想象下一个拍卖平台,拍卖品在某个银行的保险柜里面,它有一个唯一且不可篡改的标示。你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参加拍卖、中标,然后归属权变更。这极大地提高了流动性和效率。”

拍卖行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吸引着其他玩家的加入,Codex Protocol即是其中一家,创始人和顾问团队来自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现任或前任高管,同时还包括了曾经是欧洲最大拍卖网站Aucland的创始人巴布利斯·格林达(Fabrice Grinda)。

过去藏家们交易艺术品时,不得不向一位中间人披露藏品信息。通常,拍卖行在中标人违约时会损失营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拍卖行要求参与拍卖者要进行财务披露才能参加拍卖活动。然而一些潜在的投标人不愿透露所要求的隐私披露信息,而被拍卖行拒之门外。在一场高规格的拍卖会中通常至少有20%的申请人被拒绝,特别是国际买家往往因为没有可核实的财务记录而被排除在外。

即便双方愿意披露信息的情况下,为了建立对等的信用,中间人不仅要价不菲,而且泄露身份的情况很难让藏家们完全放心。全球艺术品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去中心化、去昂贵的中间人的交易呼声越来越高。

Codex表示,在它们提供的区块链技术鉴证体系下,一切交易和交易历史都被公开,而全部交易者仍保持匿名。这对艺术品潜在买家有着极大的便利——在艺术品的所有权发生变化时可以通知画廊和美术馆等相关机构,还可以帮助收藏家搜寻未公开披露身份的艺术资产的价格信息。

不仅如此,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也在交易过程中起到了担保人的角色,通过智能托管合约可以为拍卖行遏制违约行为。以深耕二级市场为主业的拍卖行,同样面临着居高不下的违约率,买后违约已经成为拍卖业经营中面临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有的拍卖公司就因为遇到这样的事被拖至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对顶级拍卖公司来说,受损的不仅在佣金,而且还有信誉问题。

例如伦敦班布里奇拍卖行一只来自中国宫廷的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经过半个小时的竞拍,最终以5300万英镑的天价拍出,加上佣金,最后成交价折合人民币5.5亿元,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新的拍卖纪录。然而时隔4个多月,瓷瓶的买家至今尚未付款。这样的情况,似乎可以被Codex开发的Biddable应用所终结。这个应用将允许拍卖参与者将数字货币存入智能托管合同中,这样可以防止中标违约,从而为拍卖公司节省大量开支,并使收藏家更容易在拍卖中竞得标的。

此外,由于艺术市场经常被用来洗钱,罪犯为了洗钱而一同进入市场。如果每件艺术品都随其合法所有者和当前市场估值被记录下来,那么想要购买艺术品并人为抬高价格以供洗钱之用的罪犯将会感到束手无策。拍卖行对艺术品盗抢的追踪机制也将更加完善,保险公司、博物馆、执法机构等机构都可以实时参与验证,整个过程便捷。

众多利益相关者想看到一个更加规范和透明的艺术拍卖市场,其他公司也在不断涌入这个不断增长的区块链在拍卖场景应用的市场——由英國人托马斯·吉尔伯特(ThomasGilbert)创立的ArtBankChain也是其中一家,利用智能合约和数字身份,有效束缚链内的艺术品资产属性,实现艺术品交易的数字化。

“在此期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没有信用机构跟踪此次活动以便进行经济可信状况的建构,甚至没有人拥有这个平台。用户完全不需要了解这些软件协议是如何在技术上运转的,就可以直接享受大数据及数字身份带来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体验。”吉尔伯特表示。

万物皆数字,万物皆交易。区块链作为一个容易分享、发现和传播的永久记录,如果发展顺利,将会促进艺术市场向私人的点对点交易和网上交易转移。对庞大艺术拍卖市场的觊觎者并非少数,而目前来看,现象级产品的诞生,似乎仍未出现。

猜你喜欢
苏富比艺术品区块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Q6 苏富比有多“乱”?
苏富比私有化10问
苏富比纽约总部翻新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