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配电盒结构设计详谈

2018-06-28 03:07韩震坡
时代汽车 2018年6期
关键词:充电机钣金外壳

韩震坡

苏州英威腾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1 结构造型设计

东风某项目示意说明:

1.1 总体结构要求

(1)和客户初步沟通,客户会根据产品应用场景(大巴车,公交车,乘用车,物流车),年需求量,初步给出选用下列外壳类型:塑胶,钣金,铝压铸等三种外壳材料,塑胶外壳一般用在BDU上;

(2)当客户提出需求时,PDU电气原理图已经绘制好,大致外形尺寸已经给出,此时客户会和PDU厂商进一步确认电气件选型,连接器选型;

(3)内部器件要求:装配便利;维护方便;所有的电气件,PCB板都要很方便的维护,因此设计的铜排都是异形铜排。

(4)防护等级:IP67。

1.2 外壳设计

1.2.1 钣金外壳

材质:冷轧板SPCC,铝板AL6061 OR AL5052,不锈钢SUS304,SUS316,不锈钢不好加工,一般不选;

表面处理:喷粉,户外粉体,外壳喷粉后盐雾测试48小时不生锈;

板厚:SPCC1.5-2.0mm;AL6061 1.5-2.0mm;SUS304:1.0-1.5mm

1.2.2 压铸铝外壳

材质:ACD12

表面处理:喷砂样机,喷细沙,银色或黑色,盐雾测试48小时不生锈

板厚:5.0mm左右

1.2.3 塑胶外壳

材质:硬质塑料:PC,PA

表面处理:烤漆

板厚:4.0mm左右

1.3 搭铁设计(配电盒安装孔位部件)

1.3.1 钣金外壳

板厚3mm左右,满焊

1.3.2 钣金外壳压铸铝外壳

厚度5mm左右,和壳体压铸一体成型

1.3.3 钣金外壳搭铁孔

一般是腰型孔,大小根据客户螺丝大小决定,大多选用M5或M6螺丝固定配电盒

1.3.4 钣金外壳搭铁结构满足和成型的工艺和结构强度就好了。

1.4 铜排设计(配电盒安装孔位部件)

1.4.1 根据铜排载流量速算设计

1.4.2 根据下表查询载流量

图1 东风某项目示意说明

估算法:

单条铜母排载流量= 宽度(mm) X 厚度系数

双母排载流量= 宽度(mm) X 厚度系数X 1.5(经验系数)

铜排和铝排也可以按平方数来,通常铜应该按5-8A/平方,铝应该按3-5A/平方

常用铜排的载流量计算方法:

40℃时铜排载流量=排宽*厚度系数

排宽(mm);厚度系数为:母排12厚时为20;10厚时为18;依次为:[12-20,10-18,8-16,6-14,5-13,4-12] .

双层铜排[40℃] =1.56-1.58单层铜排[40℃] (根据截面大小定)

3层铜排[40℃] =2单层铜排[40℃]

4层铜排[40℃] =单层铜排[40℃] *2.45(不推荐此类选择,最好用异形母排替代)

铜排[40℃] = 铜排[25℃] *0.85

铝排[40℃] = 铜排[40℃] /1.3

例如求TMY100*10载流量为:

单层:100*18=1800(A)[查手册为1860A] ;

双层:2(TMY100*10)的载流量为:1860*1.58=2940(A);[查手册为2942A] ;

三层:3(TMY100*10)的载流量为:1860*2=3720(A)[查手册为3780A]

以上所有计算均精确到与手册数据相当接近。

1.5 线束设计

(1)根据线束通过载流量选用合适线径,因为配电盒内部空间很紧凑,线束线径一般不超过4平方,不然线缆折弯半径太大不方便装配;(2)根据线径和两端连接器件选用合适端子;(3)电缆线径选取根据V下表载流容量的规定来选取,见表2:

2 安规设计

2.1 爬电距离

高压配电盒的爬电距离满足G B/T 18384.1中规定的相关爬电要求。

PDU内部爬电距离保持在12mm比较合理,一般参考标准IEC 60664或 GB16935,按污染等级2;考虑装配公差和失效需要增大1~2mm。

2.2 抗振动性

一般按照QC/T413-2002测试

频率:25~500Hz 每个方向8小时(箱体安装面法为Z向)

Z方向加速度30m/s2,振幅1.2mm;

Y方向加速度15m/s2,振幅0.6mm;

X方向加速度15m/s2,振幅0.6mm;

客户有指定其他测试标准,按照客户指定测试标准进行振动测试

2.3 抗振动性先按照上述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及以往案例进行结构设计3D完成后,用软件进行受力模拟,没有问题打样实物测试,中间有问题在整改。

2.4 绝缘耐压

铜排之间间距先按照结构设计摆方案,绝缘耐压不合安规的话,用铜排包胶等工艺实现安规要求。

3 散热设计

(1)如果没有车载充电机,DCDC电源,按照常规设计即可,小电流选用线束,大电流选用铜排;(2)高压配电盒内部有车载充电机,DCDC电源时,根据车载电机,DCDC电源发热量和客户确认采用风冷散热可以满足温升要求时,一般将发热源贴在配电盒侧壁上,配电盒发热源侧壁外部加散热片,散热片上加防水散热风扇来达到所需求散热效果;(3)高压配电盒内部有车载充电机,DCDC电源,根据车载电机,DCDC电源发热量和客户确认采用液冷散热方式时。一般结构设计是铜管穿过配电盒内部的液冷散热片,冷冻液循环流动带走配电盒内部热量达到散热效果,当然液冷管道要做好密封防护处理,防止冷冻液渗漏;(4)配电盒内部温升一般在30K,不超过50K.下图是能源局标准:NB/T33008.1-2013规定的电气部件的温升要求以作参考。

4 密封设计

4.1 上下盖密封设计常用结构

(1)钣金件上下盖防水结构:常用上盖加密封圈,上下盖固定螺丝采用防水压铆螺帽固定。密封圈压缩量一般在20%-40%。(2)铝压铸件上下盖防水结构:密封圈镶嵌在壳体内,密封圈压缩量一般在20%-40%;上下盖固定螺丝在密封圈外缘,螺丝孔处不会渗水到壳体内部。

4.2 外接连接器处防水设计

(1)选用防水连接器;(2)钣金件外壳:固定连接器的位置,铆接防水螺帽;(3)铝压铸件外壳:固定连接器的位置,做凸台,凸台上做盲孔螺纹固定连接器。

5 EMC设计

电磁兼容(EMC)是对电子产品对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的评价,电磁兼容是电子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产品电磁兼容不好的话,会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EMC设计问题如下:

(1)只有在PDU里面加了BMS,DCDC电源,车载充电机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才考虑EMC;(2)BMS,DCDC电源,车载充电机,这些电气件出厂时一般都做了EMC验证,都在国标规定范围内;(3)EMS不过的话和厂商协同处理靠厂商搞定,结构设计主要方法是加高导电性屏蔽罩,厂商自己整改;因为是PDU一般是金属外壳,可以有效屏蔽电磁干扰,EMI可以完美解决。

6 建模仿真设计

仿真设计分为热仿真,受力分析:

(1)靠经验设计出3D;(2)根据3D模型用软件模拟散热和受力;(3)根据软件模拟状况修正3D结构设计。

7 做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根据上诉所讲,做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当失效风险很低时才可以进行打样,因为汽车行业比较特殊,一是关乎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二是汽车销量很大。设计的产品有安全或失效隐患,需要召回维修时,所花费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可能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企业破产。因此设计的高压配电盒产品信赖性要符合客户和行业要求。

表1 美规与英规AWG与mm 电流对照表

表2 充电机内部各部件极限温升

8 结语

上诉是高压配电盒结构设计常用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及常用结构类型,供行业内人士做设计参考。

猜你喜欢
充电机钣金外壳
揭秘钣金折弯成形技术的12大问题
地铁车辆辅助系统充电机驱动板直通故障复位机制研究
钣金V形折弯成形的回弹控制研究
金蝉脱壳
钣金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关于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开发设计
浅谈钣金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的探索
浅谈动车组充电机技术
狂放外壳下的戏剧寓言——郑大圣导演风格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机(站)的谐波影响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