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门内饰板定位结构对尺寸匹配的研究

2018-06-28 03:07张同盛程晓梦
时代汽车 2018年6期
关键词:整车尺寸定位

张同盛 程晓梦

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1 引言

近年来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去关注整车的尺寸匹配状态。好的整车配合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和驾驶体验。而内饰匹配作为客户高感知区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整车驾乘感受,其中仪表台区域的尺寸配合更是感知质量的重中之重。

2 研究思路

通过多车型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前门内饰板与仪表台的尺寸配合存在很大波动,此位置又是消费者目视高频区域,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抱怨。本课题以尺寸配合可达性和提高感知质量为目标,系统地从门内饰板的结构和定位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有利于改进此配合的控制因素,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尺寸控制方案,并最终优化产品设计方案。

3 问题状态研究

3.1 问题定义及分析

某车型的门内饰板与仪表台C/C向(进出)间隙普遍存在偏小的趋势,目视效果差。通过分析发现两条设计因素对此问题有影响。

(1)S-clip卡子强度不足,门内饰板容易内倾。(图1)

图1

①内水切与S-clip卡子存在过盈量。

②门内饰板上端与内水切存在过盈量

③S-clip卡子上端与钣金存在间隙,可以向车内翻转

(2)门内饰板C/C向定位距离前端距离较远,不能对前端尺寸进行有效控制。(图2)

3.2 分析结果验证

3.2.1 干涉点消除验证

通过对干涉点进行人工消除验证,数据显示可以改善0.5-0.75mm。(表1)

图2

3.2.2 定位点增加验证

通过对远离定位的位置增加定位结构验证,数据显示最多改善1mm(表1)

3.3 问题解决

根据原因分析和验证结论,通过减少干涉点和增加定位的方式解决此问题。

images/BZ_139_498_462_1380_812.png左侧 右侧测点符号 P1 P2 P3 P4 P1 P2 P3 P4门饰板在TAC上测量(标准:5mm) 3.75 4 4 4.25 3.75 3.75 4.25 4.25去除干涉点 4.25 4.5 4.5 5 4.25 4.25 4.75 5变化量 0.5 0.5 0.5 0.75 0.5 0.5 0.5 0.75增加定位 5.25 5.25 5 5.25 5 5 5.25 5.25变化量 1 0.75 0.5 0.25 0.75 0.75 0.5 0.25

4 定位结构研究及设计改进

通过调查研究多车型门内饰板的定位结构,目前门内饰板的结构设计分为两种:门内饰板与内水切一体式和门内饰板与内水切分体式。

门内饰板与内水切一体式(图3)是指内水切零件先集成到门内饰板上之后在装配到车身上。这种定位结构是将整个门内饰板上端面作为定位,不存在定位强度不足和定位不足的问题,整体配合尺寸较好,成本较低,但是此类结构对降低风噪效果差,建议应用在低端小车上。

图3

门内饰板与内水切分体式是内水切零件和门内饰板零件分别装在整车上。这种结构是先装配门内饰板的定位卡子,再安装内水切零件,最后安装门内饰板。此类结构成本较高,但是对整车降噪效果好,推荐用在中高端车型的设计上。

根据门内饰板两种不同的定位卡子形式分为两种:S型卡子式(图4)和卡扣式(图5)两种。

S型卡子式定位结构是门内饰板与内水切会装配在同一个槽内,内水切与门内饰板发生干涉或者内水切与其他位置的干涉最终会释放到与门内饰板上,进而会导致门内饰板内翻。这种设计结构匹配难度大,不推荐此类设计结构。

卡扣式定位结构跟S型卡子式定位类似,但是这种定位结构可以将内水切与门内饰板分离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内水切与门内饰板的干涉,进而有效控制门内饰板的外翻,此类定位结构匹配难度小,推荐此类设计结构。

定位卡子的安装决定了门饰板上端定位是点定位,为了控制零件最前端的尺寸,最前端要求布置定位点。如果受造型限制不能布置定位点,最近的定位点距离前端的距离要求小于90mm。

5 结语

随着人们对整车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内外饰匹配的感知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客户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门内饰板的定位结构,形成了对门内饰板尺寸配合控制方案,有助于设计时对门内饰板定位结构的选取,提高设计质量,进而提高整车匹配质量。

猜你喜欢
整车尺寸定位
基于滑门MPV的整车宽度优化
基于六自由度解耦分析的整车悬置设计
人机工程学在整车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CIIE Shows Positive Energy of Chinese Economy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D90:全尺寸硬派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