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浅探

2018-06-28 10:24梁霞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渗透对策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摘要: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特质,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修养,增强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对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等。我国是拥有五千年灿烂中华文化的大国,各种灿烂历史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就要求现代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立足我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明,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高中语文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基地。而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高考压力、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处于缺失的状态。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结合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

当前,在我国青少年一代,传统文化意识薄弱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以“过节”为例,在我国,西方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就显得格外热闹,甚至出现了“万人狂欢”的场面,而一些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等则显得格外冷清。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让人深入反思。为何中国人把西方节日过得如此热闹,而自己的民族节日则鲜有人问津?可以说:是国民文化自信度不够。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针对这样的现象也提出了意见:要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如下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综合前面分析我们可见: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语文作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国的青少年一代传承历史文明的有效途径。同时,这种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增强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自信,改变过去崇洋媚外的社会现状,使文明的祖国更加强大和繁荣昌盛。

(二)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实现自身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人类的进步奠定基础。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现代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

(三) 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应试化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高考压力的影响,使得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第一任务。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之下,讲题型、划重点,题海战术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模式。学生在学习一些经典古文、古诗词名篇时,尚未有时间慢慢品味,却已经被教师一带而过。同时,过度依赖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模式,也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以及意义,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功能,积极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促进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 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容,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组织、编排和挑选的。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兼顾了文学作品的质与美。可以说: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作品。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语文教材,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教育内容,如传统价值观念、修身养性、文化传统等等,都是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良素材。例如,《史记》名篇《鴻门宴》、韩愈的《师说》等,教师不仅可以从历史文化背景的角度、还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悟,加强学生对相关文学作品背景的认知,从艺术、历史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针对当前我国西方节日过于浓重而中华传统节日冷清的现状,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当渲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淡化西方节日。这样的做法,并不是说要自我封闭,而是要改变国人这种过度崇洋媚外的现象,增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例如,在元宵节到来之际,学校可以通过音乐、活动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到新年的喜庆;在端午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并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地方上的端午节活动如划龙舟、吃粽子等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刻感觉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现代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好的文化教育效果。

(三) 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是拓展知识视野,提升学生语文修养的有效途径。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典名著,如四大名著之《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以及鲁迅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的作品等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明以及名人轶事,实现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整合。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得中华民族严重缺乏民族文化自信。作为现代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刻领会传统文化渗透对于现代教育而言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语文教材,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杨元元.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读天下,2016(24):48.

[2]王伟.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读与写,2015(4):106.

作者简介:梁霞,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第二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对策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刍议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基于人文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略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