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浅析

2018-06-28 10:24胡先迪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运用,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积极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革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运用

随着电脑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教育领域,是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丰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改革和创新传统落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实现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 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当前,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都格外重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力求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现好的教育效果。诚然,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于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未来、对于生活并没有很好的规划,对于事物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全凭一腔热血和兴趣爱好。因此,唯有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方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现代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无味的教学现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背景音乐、视频等方式,让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无限的兴趣,为实现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历来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只能够借助粉笔板书、以及一些实体的教具进行教学,教学手段的限制,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同时也不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之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PPT课件,色彩鲜明、图文并茂的方式,有利于帮助教师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效地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制作微课视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等,有效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存在的问题

虽说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以及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低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产生偏差等,最终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三、 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有效对策

(一) 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有教育学家认为:学校教育计划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教学媒体以及教学工具。诚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学手段的选择格外重要。一些辅助性的教学工具,有利于帮助教师形成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积极整合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體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体积与体积单位”的相关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对“体积”的概念有更加直观的理解,笔者通过一个有趣的flash动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体积的概念,这个动画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因为小石子具有一定的体积,导致了水面的上升,最终乌鸦喝到水了。这种通俗易懂的知识讲解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最终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 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通过一些自制教具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而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远程教育资源、微课视频资源等方式,有效地整合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借鉴和学习一些名师讲堂,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教学资源的丰富,可以使教师的教学不再停留在传统的书本教材上,教师可以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地给学生讲解知识,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 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实现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很多空间图形以及空间图形的转化相对而言比较抽象,而教师纯粹语言描述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变抽象为直观,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平面图形转化的过程中,如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之后的效果等等,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动画演示功能等,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和具体,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积极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拓展和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和具体化,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良好数学教学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伟伟.小学数学学科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研究[J].求知导刊,2016(2):89.

[2]宋百会.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科教导刊,2016(1):121.

作者简介:胡先迪,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播州区南白五星小学。

猜你喜欢
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充分聚合资源提升地理教学成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