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基础“促”探究

2018-06-28 10:24赵厚宏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新课改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发展各项能力的初期,不管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掌握集概括性与抽象性为一体的数学概念的难度较大,因而如何在新课改下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就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内涵与作用入手,探究新课改下的若干优化策略,助力教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概念学习能力与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新课改要求课程实施要改变过去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等不良现象,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而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一项重要任务,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支持,更有赖于教师采取相应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探究新课改下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 利用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活动,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兴趣与求知欲。小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是丰富的,他们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之前并非一张白纸,其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很多时候都超乎教师的想象。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已有经验,把现实生活里的乐趣融入数学概念教学,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迁移进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当数学概念教学中出现小学生平时已经掌握的材料或已经知道的情境时,就会很骄傲地说我知道这个,此时教师适当引导,就能丰富数学概念教学形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关于生活中的比的数学概念知识时,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比的知识就是生活中的比分。在日常生活里,小学生非常熟悉体育比赛的比分,1∶2、3∶5、104∶96等等,但比和比分并非相同的概念,比表示的是倍数关系,比分则是比分差的关系。很明显,生活里的比分就不是数学中的比的原型,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纠正。只是这样的错误原型在学生头脑里相当牢固,当他们认为比分就是比的原型时,教师必须适当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分和比是不同的,促使他们进一步分析、对比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二、 开展操作活动,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直观教学不可或缺。所以教师要应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数学概念,在头脑里形成清晰表象,夯实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优化学习效果。

例如:大数的概念从小学生的角度看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就可借助“量”引导学生加强对数的理解与认识。就拿1000来说,教师在让认识这个大数,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四个人,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操作,玩数黄豆的游戏,每一个人数出25粒,每一个小组数出100粒,汇集十个小组的总数就是1000粒。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学生能直观感受到25粒、100粒的“量”感,切身体会大数1000里有10个100,深化对1000的直观感性认识。教师也可让学生动手估算教材中一页纸的字数,让学生对大数形成鲜明表象,提高学习效果,只要今后遇到类似情况就能快速在脑海里建立与数的联系,提高敏感度。

三、 借助相似素材,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小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弱,容易被非本质因素影响、干扰,包括数学现象的表述、情境与外形等,从而产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误区。针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潜在盲区,教师只依赖反复讲解和强调等传统方法是很难奏效的,应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适时引入和数学概念异质同形的相似素材,合理创设思辨情境,让学生讨论、对比、辨析,实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在思维碰撞和观点交锋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小学生通常用乘法分配律去做计算题目,侧重对技法的运用,忽视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的背景特点,只能机械套用运算定律,很难灵活简算。所以教师在让学生练习题目100×75+100×25之后,就可借助相似素材,讓学生练习100÷75+100÷25,让学生自主思考能不能把第二道题目简算成100÷(75+25),从而让学生以反求正,明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特点是部分积相加减,在简算中先把不同因数加减,在和相同因数相乘,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学习数学概念对于活泼好动且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是相当乏味的,难度也很大,但数学概念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充分认识数学概念教学的内涵与作用,善于循循善诱,避免让学生被动接受数学概念,通过采取利用已有经验、开展操作活动、理清概念脉络、借助相似素材等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概念的魅力,深入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水平和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概念教学要融入中华文化,推陈出新——谈小学数学里“方程”概念的表述[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11):12-14.

[2]潘晓燕.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成功:教育,2008(3):76-77.

[3]郑小龙.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3):38-39.

作者简介:赵厚宏,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龙固镇奚阁小学。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