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微

2018-06-28 10:24王丽云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中学化学教学主要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初步形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初中化学教学面对的是一群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个性张扬的新一代,化学教师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呢?我认为化学实验辅助教学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初中化学实验课普遍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下面我从一线化学教师的视角来谈谈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一、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化学实验课未能引起学校、教师、学生应有的重视。由于中考化学实验的分值较低,导致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没有详细的考核方案;教师对于化学实验的教研氛围和重视程度也不足,教学过程中不做难度较大的实验或者不论什么样的实验都用课件演示实验结果;

学生们对待实验课也重视不足,上課时精力不集中,态度不认真,即使做了实验,也由于在实验前没有针对实验进行精心设计,说不出实验要进行的目的性。

2. 学生能力培养受限于化学教材和实验指导的导向性、无法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

3.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短缺,尤其是实验用品和实验仪器等十分缺乏,这样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

二、 针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或措施

1. 提高学校对化学实验课的重视程度。首先,完善考核机制;其次,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强化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2. 强化教师自身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对于有些教师因为仪器的问题或实验技巧没掌握而回避难度较大的实验,建议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的教师集思广益将有难度的实验进行总结,传授一下既可以让实验现象明显,又能降低难度的实验技巧,可以录成视频,方便教师们学习。

3. 引入激励教学模式,克服学生实验课精力不集中,不认真等现象。针对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的散漫、杂乱等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实验室规则,对学生进行规则培训。(2)引入激励制度,将班内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划分实验小组,组内成员之间进行评选,根据表现可以评选“优秀小实验员”和“优秀实验小组”,对获奖的同学进行表彰鼓励,每学期将在实验中的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3)对爱好实验的同学建立化学兴趣小组,给他们创设活动平台,比如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表演节目、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

4. 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前让学生明白实验目的,才能保证学生在进行实验学习时,为达到这一明确的学习目标而认真参与整个实验活动的观察与实践,从而提高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目的。例如在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实验,是必做的分组实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化学教师并未告诉学生实验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只会单纯的对铁丝的燃烧结果进行观察,而并不会对为什么会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适得其反,可见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尤为重要。

5. 我们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来运用课件,而不是一味地用课件演示实验结果。例如揭示微观世界的实验,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演示实验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实质,教师的讲解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用课件模拟的微观世界,可以让学生的理解变得非常轻松;有些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或者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会造成很大安全隐患的实验,例如将水加入浓硫酸会造成酸液四溅,这样的实验因为安全的原因只能借助于课件来观看,而不能真正去做实验。总之实验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要避免为课堂华丽而去刻意制作课件代替动手实验。

6. 为有效改变传统化学教材和实验指导的导向性,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我们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书本上已经被验证了无数次的结果进行验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可以尝试把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法时,很多学生在试剂的选择上有疑问,为什么选用石灰石而不用碳酸钠,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制得二氧化碳?一旦学生有这样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应主动引导学生对这一设想进行实验与探究,通过实验获得相关结论。这样的实验探究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及探究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跳出课本上固有的实验过程与结果,极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7. 对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短缺问题,应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性。针对新型的实验用品和实验仪器十分缺乏的情况,除了加大实验室投入之外,化学教师和学生可以想办法,用行之有效的实验替代品来完成化学实验,例如吊瓶塞、输液管在教学中的替代制作,吊瓶塞可以代替橡皮塞、中间的滴壶及下部20厘米左右截下可做长颈漏斗、滴壶的两边分别留2-5厘米,截下可做干燥管等很多方法,这些替代品的开发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8. 以丰富的课外实验扩展学生的认知空间,从生活中的小实验入手开展日常生活化学实验探究。如开展“测定金属锈蚀的条件”的课外实验,引导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金属材料来展开实验探究。各小组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非常高,思维更加活跃,大多小组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化学基础来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开展自由而富有个性化的课外实验。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外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学生了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巩固了知识。

以上是我对化学实验课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方法的一点建议。不论今后的化学课堂如何改进,有一点需要我们化学教师牢牢记住,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抓住学生,才能使化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王丽云,中学二级教师,山东省龙口市,龙口开发区龙口学校。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做个怪怪长实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