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2018-06-28 10:24张祖迷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问题

摘要: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过度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开展。基于此,笔者认为: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树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通过生物实验、生物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问题;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及社会竞争的加剧,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传统的“知识核心”过渡到“能力核心”,进而使得教育体制也由传统的强化知识培养到能力培养上来,力求全面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强化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在夯实学生知识的基础之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生物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本着“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目标,强化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促进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明确了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传统单一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于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很多生物教师的教学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问题:

(一) 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考可以说是决定学生人生命运的考试,同时也是决定学校升学率、学校声誉的关键考试。生物学科作为学生高考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较高的比重,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学的目标和重点都是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必然趋势。这种过度强化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机械记忆、机械理解、题海战术,不利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这种生硬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难以提升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最终使得高中生物的教学与现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 过度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课程开展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开展生物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例如,生物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教师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生物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和见解,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基本可以说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实践操作课程开展较少,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纸上谈兵”式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生物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对策

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教师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将夯实基础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机整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 树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思想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就教师的教育而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武装教师的头脑,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应当树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在现代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指导学生构建生物知识网络体系,让学生能够从系统的、全局的角度把握生物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统筹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系统化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工具:如思维导图的运用等,让学生通过节点、分支等手段,理清生物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

(二) 科学开展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强化生物实验的开展,让学生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形成很好的科学研究习惯、探究习惯以及观察习慣,为学生今后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例如,笔者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在学习细胞的相关知识时,就通过让学生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让学生对有丝分裂有更加直观的理解,进而对细胞分裂的过程理解更加透彻。和理论化的知识讲解模式相比,在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笔者也许会多花两个课时的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还是进行显微镜的操作,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可以说,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开展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科学地运用于实践过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一般而言,生活化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师可以通过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融合生活案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实现很好的生物生活化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结合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灌输的生物教学模式,将“知识与能力”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生物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形式,不断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生物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54-56,60.

[2]戴萍.生物科学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生物技术世界,2013(6):87.

作者简介:张祖迷,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第二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问题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