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探析

2018-06-28 10:24孙凤英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

摘要:小学生进入高年级段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自主地和谐发展,首先应该注意调整观察学生的视角,强化优点,弱化缺点,帮助学生树立成长自信;其次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第三是丰富班级生活管理角色,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第四是协调好生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互相谅解、互助互爱的和谐班级文化氛围,培养生生交往能力,提升班级凝聚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个性差异;管理角色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段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怎样才能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自主地和谐发展呢?

一、 调整观察视角,树立自信心

“数其十过,不如奖其一长。”表扬的力量,远胜于批评。不仅是对于后进生,对于所有学生都需要表扬与肯定,让学生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

学生都有做好事的一條筋和做坏事的一条筋。教师要善于调整观察视角,做好放大镜和缩小镜。用放大镜使劲放大学生做好事的那条筋。即使没有做好事,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做好事,强化学生做好事的那条筋,使之越来越发达。对于学生做坏事的那一条筋,教师要用缩小镜,尽量能忽略就忽略,弱化这条筋,使之慢慢萎缩。

因此,在平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后进生帮助老师为集体做些事。通过让这些学生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得到更多受表扬的机会。当这部分学生感受到其他同学很在意他,他的才能就会得到适当展示,以此恢复自信,锻炼能力。改变这部分学生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帮助他们获得自我认同感和在集体中的存在感。

二、 尊重个体差异,促自主发展

优秀生的学习品质是相似的,而问题学生却各有各的问题。面对问题学生,教师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因需而教,善于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可能一次展示机会就能奇迹般地改变他。比如数学课上讲画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平时课上爱捣蛋的学生也把手高高举了起来,教师抓住机会,把圆规递给他,叫他上来画。他不好意思地低头走上来,几下就画完了。台下跟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平时淘气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欣喜与满足的笑容。接下来奇迹发生了,之前他那些不良习惯,如不举手就发言,接下音打岔等坏习惯几乎一扫而光。教师没有去做任何思想工作,一次成功展示自我的机会,转化成了自我约束的力量。

面对不同的孩子,教师必须有不同的教育方法。面对这种有表现欲的孩子,教师不能光去打压、冷处理或他们越举手,教师越不叫他。教师要给这样的学生适时展示自己的机会,当他感受到别人很在意他,且他的才能得到了适当的展示时,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三、 丰富管理角色,提升责任感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每位班主任都应该把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放在班级管理的首位。这一目标达成的前提是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班级就是一个迷你的小社会。除了班长、班委和组长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一个班级管理角色。比如有的管理桌椅摆放、窗台地面卫生;有的负责浇花,换水,倾倒垃圾,开关灯、门窗等;有的关注语言文明、行为规范;有的负责监督衣着整齐、手脸干净、头发长短等。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教育可以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集会活动,还是每天的卫生扫除,只要教师指导到位,方法得当,督促奖励并存,学生就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教师还可以定期交换管理角色,让每个学生体验不同的管理角色职责。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才能使班级每日常规井井有条。

四、 协调生生关系,创建和谐班级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班级内的人际关系可分为四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学生和家长间的关系。在这四种关系中,生生关系是最难调控的一种。

这主要由孩子好动的天性所致,好的时候互相逗闹,逗恼了就像仇人一样。因此教师在处理两个学生矛盾的时候,不要急于区分谁对谁错,而是要先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的行为,哪里错了,找到矛盾的根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班队会、安全活动课、课下谈话逐渐来扭转个别同学斤斤计较的思想,再利用班队会,把这个教育引向深入,抛开现象,认清事情的本质,以减少班内因逗闹发生矛盾的事件。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同学要像兄弟姐妹一样的融洽相处并不容易。一个同学有了困难,其他同学都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帮助她。有人摔跤就要有人把他搀扶;有谁忘带东西,就会有人热心相助。教师要抓住典型事例及时表扬,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为学生创建互相谅解、互助互爱的和谐班级生活环境。协调好生生关系,直接影响着人与人的交往以至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观念较中低年级段明显不同,班级管理也更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这需要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充分考虑学生差异特点,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引导学生在和谐融洽的班级生活中通过体验,感受成长的快乐,自主完成自我建构。

作者简介:孙凤英,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小学。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
分层教学在《机械零件数控加工》课程中的探索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