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DNA检验问题与质量控制方式分析

2018-06-29 10:28米书娟
法制博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物证法医分型

米书娟

山东金剑司法鉴定中心,山东 枣庄 277100

法医DNA检验最早出现在1985年,随着DNA指纹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逐渐开启了法医物证鉴定时代。法医DNA检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法医物证鉴定在提取、排除以及认定等工作方面流程,取证效率有显著提高。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法医DNA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亲自鉴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和作用。尤其应用在拐卖儿童妇女斗争方面,DNA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被拐卖儿童身份的识别鉴定,法医DNA检验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式,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一、法医DNA技术

法医DNA技术以DNA分析技术为主,分析群体DNA遗传标记的分布和规律。应用在法医鉴定中,对样品展开遗传性和一致性分析,为案件提供有力支撑。法医DNA技术包含有计算机、生物学、分子学以及遗传学等专业和学科,有着非常强的综合性。

DNA也叫脱氧核糖核酸,存在细胞内,包含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内容。每个人细胞内DNA碱基序列各不相同,独一无二,机体眼睛、肤色等能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DNA的差异性,但是DNA差异性更多的集中在个体生理方面,必须要借助专业性检测仪器诊断鉴别。

法医DNA检验需要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分析个体DNA差异和遗传规律,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法医DNA技术主要包含三种类别,具体为线粒体DNA测序、PCR扩增技术以及DNA指纹技术,以这三种技术为基础,还出现有其他新的技术手段。

图1 法医DNA检验

二、法医DNA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STR(人类DNA短串重复序列)技术在法医DNA检验中得到迅猛发展,国内大量院校以及部门投入资金建立DNA分型实验室,STR技术在法医学中对个体DNA识别和检定方面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实际应用中还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在精确分型方面

STR基因位点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银染色显色后实现对基因类型的分类和判定,当前国际上分型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回归方式计算,另一种是与人类STR分型标准展开分析对比。针对试验结果展开对比分析后,可获取100%重复性,结合分类标准内容展开对比判定。当前国外分类标准主要通过试剂公司提供,因为价格过于昂贵,当前我国还未实现大范围推广,另外,当前我国所使用的STR位点与国外相比还存在有较大差异性,同样限制其大范围推广使用。

(二)在STR命名方面

STR研究最开始在上世纪末期,不同国家学者在命名准则方面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相同基因可能会有多个不同名称。在国际法医血液遗传学DNA委员会上,提出STEE等位基因的命名利用核心序列重复数方式,但是各国学者在STR点位报道方面互补链使用缺乏统一性,使STR命名发生混乱。为了实现对这一混乱局面的控制,规定DNA序列阅读方向为5-3。我国在STR方面尚未有明确标准参照物,未能针对STR片段扩增展开测试,多选择习惯命名方式,较为混乱。

(三)在实验室结果对比方面

DNA分型鉴定体系包含有公、法、检、院校等多个组成单位,不同机关部门所使用的实验室设施其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同一物证的检验会出现不同检验结果,虽然实际检验结果的差别不会很大,但是会对整个司法审判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三、质量控制方式

(一)DNA数据库

法医DNA数据库由物证材料以及犯罪人员DNA样本分型构成,法医DNA数据库应用先进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输入全国DNA分型,将类似案件串联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另外,DNA数据库还包含有前科库以及现场数据库,主要是分析有前科人员DNA样本构成,现场数据库指现场提取DNA分析所构成的数据库,与前科库样本比较,再比对现场DNA数据库,最后对样本和库中DNA分型展开对比,判断嫌疑人。

(二)建立质量控制保证体系

为了使DNA检验准确性有显著提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DNA检验过程监控有效性。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有动态性和可变性特点,对不同检验方式改进,将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贯穿在DNA检验全过程,不仅包含有人员方面管理,同时还存在有技术方面管理,保证每一个DNA

检验环节都处于监控中,使DNA检验分型准确性得到保证,有完整的数据。

四、结语

我国DNA技术有迅猛发展,从业人员越来越多,检验方法和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实际应用效果越来越突出,为公共安全处理、打击犯罪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帮助。DNA专业技术已经逐渐发展为公安机关维持社会稳定、打击范围的重要常规技术手段,我国法医DNA检验技术在未来还需要向着自动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DNA数据库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张丽萍,段晋琦,龚疏影.接触性生物物证法医DNA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9):295-296.

[2]董倩,李彩霞,赵蕾,等.法医DNA快速检验研究进展[J].中国测试,2017(7):59-65,71.

猜你喜欢
物证法医分型
虫虫法医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环境法医“捉凶”记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