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巷道入口空间现状及优化研究

2018-06-30 06:43刘健枭蒋梦帆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8年3期

刘健枭 蒋梦帆

摘要:小巷道入口空间作为旧城街巷系统中重要的过渡性空间,在旧城更新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在旧城更新改造中时常被宏大的规划和建筑方案所掩盖而显得微不足道。小巷道入口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入”功能,甚至会让人“望而生畏”,无形中成为社会交往的“隔断”。以厦门市开元路两侧的小巷道入口为研究对象,对入口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调研,包括环境质量、交通出行、社会交往以及文化展示四个方面,并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空间布局以及加强日常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旧城活化;小巷道;入口空间;街巷系统

中圖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8)03-0053-65 收稿日期:2018-02-20

如果把城市视作一个肌体,那么街巷无疑就是它的血脉。旧城的复兴与激活一直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热点,街巷空间作为旧城风貌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往往蕴藏着一座城市最古老的历史,许多学者认为,激活旧城的关键在于激活旧城的街巷空间。小巷道入口作为街区内部巷道系统与外围主要街巷的连接点,在旧城街巷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顺畅的交通流线;创造宜人的交往空间;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宣传丰富的街巷文化。以此来吸引人群进入街巷内部,以达到激活街巷空间的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因其自身尺度、空间侵占以及周边环境等影响,导致小巷道入口空间这一重要的社会交往场所未能起到应有作用,反而导致街区内部与外部的“隔断”。使得外部街道活力无法渗入,街区内部文化无法外延。在旧城更新中,小巷道的入口空间往往被忽视。因此,本文以厦门老城区开元路小巷道的入口空间为例,对其现状所存问题及背后原因进行分析,并在调研中探讨解决方案。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厦门市思明区营平片区的开元路。营平片区作为老厦门的发源地,是厦门老城的代表,其中开元路作为厦门第一条市政道路,拥有悠久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调研空间为开元路两侧与其相连的小巷道入口,共有16处 (见图1)。

1.2 研究方法

本文以居民、游客、店铺经营者、社会管理者为访谈对象,采取实地勘测、观察法、定量分析的问卷调查法以及定性分析的访谈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通过现象分析、需求分析、综合归纳,总结并提出符合当地旧城现状的建议。由于地段情况复杂,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观察和访问,并与各类群体进行了深入交谈。通过对社会情况的全面了解、对交通等问题的实地观测、对空间环境的细致勘察以及对相关部门的走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在第一次问卷调查中,针对当地居住者及游览者设计了两类问卷,并采取随机抽样发放的形式,居住者问卷和游览者问卷分别发放90份和11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分别为84份和108份。在第二次优化策略反馈中,共发放6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58份。

1.3 概念界定

古时一般对直者称“街”,曲者称“巷”,是指城市中较窄小的街道。李劲松《园院宅释》:“巷:小于街的房间道,胡同。”至今尚未有人对街巷空间给予建筑学上的严格定义,在相关著述中也有所阐释,各有侧重。梁霄《传统城镇实体环境设计》:“街巷是城镇形态的骨架和支撑,街为城镇级道路,巷为街的分支,街巷布局多呈树枝状分布,街为干,巷为支。”侯幼斌《中国建筑美学》:“各栋单体建筑横向毗邻布置,即为联排式布局,这主要出现在沿街、沿江等高线布置的街道店铺与街巷民居。这种布局方式,……既可形成整齐有机的直街,又可形成自然、随机的弯转。”

本文结合调查对象,将小街巷定义为:与开元路相连的巷道,宽度多集中在1.5m-2.5m,是街区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骑楼特点,将入口空间定义为:小巷道与开元路交叉处,由巷道两旁建筑所夹合形成的具有一定面宽及进深的立体空间。原则上入口空间纵深以沿开元路第一栋建筑的进深为界,多集中在5-10米,实地观察中,这个界限也较为符合人们的适宜视线范围。另外,由于开元路的特色骑楼建筑,入口空间向外延伸至骑楼的边界处(见图2)。

2 厦门市开元路小巷道入口空间现状

2.1 小巷道入口空间基本概况

经过多次走访和观察,对16条巷道入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记录(见图3),并选取了存在典型问题的13号入口对其现状进行了还原(见图4、图5)。建筑违法扩张、经营及停车占道、市政设施混乱、卫生质量低下等问题在各入口空间普遍存在(见图6),使入口空间本应起到的“引入”功能未得到发挥,反而成为街区内部与外部的“隔断”。

2.2 入口空间现状问题的问卷分析

根据问卷反馈,被调查者总体上对小巷道入口空间持不满意态度,但游览者与居住者存在些许差异(见图7)。访谈结果表明,有半数居民由于在营平片区居住已久,对巷道入口空间的现状习以为常,因此对小巷道入口空间的满意程度为一般。而游客根据其直观感受,大部分都对开元路两侧小巷道的入口空间持不满意的态度。居民和游客主要对入口空间的占道拥挤情况以及卫生环境状况表示不满意,而在空间导向及标识问题上有较明显的态度差异(见图8),因为居民较为熟悉当地环境,对导向及标识的需求较低;而游客由于环境陌生,则更为关注导向及标识的设置。

3 厦门开元路小巷道入口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3.1 入口空间的环境质量问题

3.1.1 环境质量问题分类

环境质量问题是小巷道入口空间存在的最基础、最严重的问题,其所造成的视觉效果使行人对入口产生排斥心理,是巷道入口成为街区内部与外部“隔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调研观察,将入口空间的环境质量问题分为四方面:卫生环境、市政设施、建筑景观、经营及停车占道。从这四方面对入口空间环境质量进行评分,从最低等级到最高等级分数依次为1、2、3、4、5,因此其总得分≥12才为合格。结果表明,每个方面均有近半数的入口得分低于3分,且无一得分为5分,综合评价中共有13个入口的得分不合格。

3.1.2 环境质量问题负面影响分析

(1)对居民的负面影响。访谈结果表明,居民对环境卫生及占道问题的反映最为强烈。75%的居民认为入口恶劣的卫生环境破坏了他们的生活质量,61%的居民认为经营及停车占道影响了他们在入口的行动并且挤压了公共空间,加之入口处存在部分居民利用电缆挂晒衣物的现象,这些都降低了居民的出行质量及安全程度。

(2)对入口两侧商家的负面影响。开元路小巷道入口空间两侧的商铺业态主要为以下4类25家:餐饮(8)、零售(12)、休闲娱乐(1)、生活配套服务(4)。对于商铺尤其是餐饮类而言,卫生环境是影响其客源的重要因素,恶劣经营环境会使得消费者减弱甚至失去消费欲望。另外,商家表示入口空间的经营及停车占道问题也对其进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对游客的负面影响。恶劣的环境直接影响游客的游览兴致,从而降低其进入街区内部的几率,这也导致了街区内部文化无法外延。

3.1.3 导致环境质量问题的原因

经过调查分析,导致小巷道入口空间环境质量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商业经营不规范。开元路小巷道入口空间附近商业类型主要有:入口空间两侧商铺、开元路大排档及营平农贸市场,这些商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入口空间的环境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见表1)。

(2)停车空间少。实地踏勘发现,开元路上仅有一个位于西端的小型社会停车场以及若干路边停车位,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机动车停车需求(见图9)。片区更未提供任何非机动车停放空间,大量居民及商家在巷道入口处停放自行车、电动车,导致占道情况严重,也使得巷道入口更不易被发现。

(3)公众意识弱。片区居民总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导致其公众意识较为薄弱,在巷道入口空间环境维护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而经营者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忽视其商业行为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入口空间环境恶化。

(4)管理规则失效。主要管理部门缺乏执法权是造成入口环境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社区居委会只能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劝导,无法抑制商家或居民对入口空间的侵占以及对其环境质量的破坏。缺乏巷道入口管理的明确规定也是导致入口空间环境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通过走访居委会了解到导致管理规则失效的原因(见表2)。

3.2 入口空间的交通出行问题

3.2.1 交通出行现状

根据文献资料、当地居民的叙述以及营平片区的现状调查,列出了开元路两侧对交通功能需求较高的入口,为3、4、5、6、7、8、13、15、16号(见图10)。调研结果显示,外来游客主要聚集于开元路西端的八市、美食街和大元路区域。12、14和16号入口的使用人群中游客占比达30%-40%,其余巷道的主要使用人群均为片区内的居民,游客占比较低。访谈结果表明,居民在巷道穿行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其抄近路,而游客对巷道的利用率低,可见这一功能未被游客充分发掘。另外,入口空间存在交通流量与其宽度及便利程度不匹配的问题。入口空间的宽度与非机动车流量之间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也存在矛盾的现象。而入口宽度与人流量之间的关系则较为混乱,常出现入口宽度较窄但人流量较大的现象。

此外,入口的便利程度(如地面高差导致的阶梯设置)也影响了人们的交通出行。例如,8号土地公祖巷从形成以来一直作为片区重要的交通巷道,入口人流量较大,但因其与开元路之间存在约1.6米的高差,12级台阶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出行,尤其是老年人(见图11)。

3.2.2 导致交通出行问题的原因

根据观察以及访谈,将导致入口交通问题的原因总结为五点(见表3)。

3.3 入口空间的社会交往问题

3.3.1社会交往现状

目前,营平片区普遍存在公共空间匮乏的问题,因此开元路两侧的小巷道入口空间虽然狭隘,但也常常发生一些交往活动。人们会在设有坐凳的入口休憩(见图12),会在入口段的“凹空间”喝茶聊天,但大多数入口由于不提供支持物,人们只能短暂停留。总体而言,人流量大的地方发生交往活动的频率较高,并且当入口人流量相近时,有商贩提供休憩设施的入口其交往活动频率往往大于其他入口,如8、10、14号入口。但大部分入口由于交往空间有限、缺乏休憩设施,交往活动的频率仍然偏低。

3.3.2 导致社会交往问题的原因

根据调研,将入口空间社会交往问题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方面(见表4)。

3.4 入口空间的文化展示问题

3.4.1 文化展示现状

营平片区作为厦门历史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只有不到20%的居民认为片区文化内涵丰富,且对于街区最具特色的巷名,也有近半数的居民不了解其来源,除此之外,游客对多数文化点的认知度偏低,甚少踏足街区内部巷道,这些都阻碍了街区内外的交流。因此如何将街区文化展示给大众、吸引游客进入街区,打破片区内外“隔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街区文化展示对小巷道入口空间的要求包含两部分:内部文化点与巷名历史的展示介绍。与文化点直接相连的入口有8、10、12、13、14、15、16号入口,但这7个入口均未对巷道内部的文化点进行展示以吸引游人进入。而16条巷道中共有9条巷道的入口处缺乏路牌,仅有3条巷道对巷名作了简要介绍,其中1条的介绍位于巷道内部,不易被人发现。

3.4.2 导致文化展示问题的原因

与街巷内部相比,小巷道的入口在文化展示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却未被充分利用。原因之一在于社區管理者对街区文化不够重视:访谈所得,社区居委会的主要工作为调节片区内居民的矛盾、加强社区治安等问题,对文化保护及宣传还未进一步考虑。此外,文化点的整治力度不足也导致片区文化活力难以提升,小巷道入口空间的文化展示仅是将人引入街区内部的第一步,最根本的还是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与保护。

4 优化策略研究与意见调查反馈

4.1 基于人群需求的优化策略研究

通过对开元路小巷道入口空间问题及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对其排斥性强吸引力弱的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结合入口空间的现状以及居民、游览者对入口空间的需求分析(见图13),再对开元路小巷道入口空间进行了优化设计,力求打破巷道入口的“隔断”。

4.1.1空间规划优化策略

(1) 入口空间违法建设的整治。拆除1、5、7、8、11号入口处严重影响入口景观及交通的违法建设,对于6、9、10、12、13、14号入口仅影响美观的搭建进行规劝整治。

(2) 合理解决停车问题。解决片区停车问题从“增”与“禁”入手:利用废弃建筑改设非机动车停车位,设置立体停车设施提升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于小巷道入口处划定禁停区域,控制停车占道问题。

(3) 促进交往空间的形成。①因地制宜设置休憩设施: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两人并行的距离应大于1.2m,因此,宽度大于1.2m的入口才具备提供交往空间的基础。排除较窄的2、12号入口,建议在剩余入口处增设休憩设施。坐凳宽度通常为0.5m,且设施形式可多样,如方便儿童使用的高低座、结合花基座的坐凳或利用扩建建筑的顶、墙面设置坐凳。另外,由于人流量及入口宽度所限,建议在1、5、6、8、9、13号入口设置折叠式座椅,以便在交通繁忙时保证交通顺畅(见图14)。②結合两侧商铺形成交往空间:通过补贴制度鼓励商家在非就餐时间免费为行人提供休憩设施,后期可开发成为便民服务点(见图15)。

(4) 设置具有交通及文化功能的入口指引设施。基于使用者的需求反馈,宽度较宽的入口可结合固定式休憩设施设置街区导向牌,其余入口可利用骑楼柱子设置指路牌。另外,指引设施可结合文化功能,展示二维码,向人们推送有关巷名历史的介绍,对于连接景点的8、10、12、13、14、15、16入口,还可附加景点介绍及墙体壁画绘制,充分发挥小巷道入口的“引入”功能(见图16)。

4.1.2 日常管理优化策略

由于监督与执法分离,权力分散,导致社区管理困难。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可下放权力,引导形成居民自治小组,领导“巷长”形成“巷长制”(图17),引导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升巷道环境质量、安全程度及活力。

4.2 优化策略的调查反馈

根据上述优化策略,选取了两种不同尺度的入口空间(4号入口:4m;5号入口:1.82m)进行了优化设计(见图18)。从问卷反馈情况来看,改造过后的入口更能起到吸引人群进入的作用(94%愿意进入),有利于打破街巷内部与外部的“隔断”。

另外,针对不同入口涉及到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访谈(见表5)。通过邀请30位调查对象(包括居民、游客、商家)对各入口的优化策略进行了必要性和满意度评价,将被调查者的评价程度划分为0-5五个等级,分值越高则必要性或满意度越高。结果表明(见图19、见图20),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这些优化措施是有必要的,并且对设计的改造方式较为满意。然而,也有少数居民表达了他们的忧虑,“这些休憩设施设置了也没用,放在这只会被旁边的商家占用。”因此,对于新增设施的后期管理将是改造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同时,从分析图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认为撤除广告牌的必要性与其他优化策略相比较低。在访谈中,许多商家提出美化广告牌的建议来取代完全撤除,在实际入口改造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纳此建议。

5 总结

小巷道入口空间“隔隔不入”的现象在旧城中具有普遍性,应当引起规划师的关注。当然,入口空间的改善并非朝夕之事,这不仅有赖于精心的规划设计,更取决于长效的管理机制。作为旧城街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口空间由“生硬的隔断”变为“亲切的引导”,既符合民众的愿望,也利于旧城活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 蒂姆·希思 [土]塔内尔·厄奇.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李百浩 严昕.近代厦门旧城改造规划实践及思想(1920-1938年).城市规划学刊.2008.03

4.王唯山.厦门市旧城改造实证研究(1980-2010年).城市规划学刊.2011.04

5.侯晓蕾 郭巍.关注旧城公共空间·城市微空间再生.北京规划建设.2016.01

6.刘莎 姚敏峰.“市井文化”下的旧城改造研究——论厦门市营平第八市场片区街巷系统与街头生活.中外建筑.2013.12

7.何子张 洪国城.基于“微更新”的老城区住房产权与规划策略研究——以厦门老城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