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如何抢之有度、用之有道

2018-07-03 07:30
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建部落户户籍

每年三四月都会迎来毕业生求职旺季,但是今年北京的毕业生招聘略显冷清。不时听周边做HR的朋友抱怨,重点大学的应届本硕生越来越难招,本地生源少,外地生源更难见。北京难遇的这种尴尬不难让人想起二三线城市的“抢人大战”。

有数据显示,2017年大学生留武汉的人数是2016年的3.1倍;大学生在汉新落户人数是2016年的9.6倍。成都2017年的常住人口较2016年增加了12.71万人,户籍人口增加了36.4万人。长沙和西安的户籍人口较2016年则分别增加了27.3万人和25.7万人。相信经过今年初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2018年的数据会更亮眼。

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从21世纪初《天下无贼》的黎叔说出火遍全国的“人才最贵”,到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人才強国战略,为何都没有掀起当下的“人才争夺战”呢?

抢人究竟在抢什么?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城市格局在发生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控,诚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因素。但从去年底集中出现的抢人潮,也让人对部分城市背后的动机产生质疑。住建部近日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了成都、太原两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此前,住建部已经在短期内约谈了西安、海口、三亚、长春、哈尔滨、昆明、大连、贵阳、徐州、佛山等10个城市。不难看出,被约谈城市多为近期的房地产热点城市,更是抢人的热门城市。

作为二线城市中抢人动作最大的西安,在2018年开启“最优落户政策”之后,已有近50万人落户。而这其中,多数人是冲着西安的优质教育资源去的。但是,西安市最近却出台了让人尴尬的《西安市2018年落户人口适龄子女就学实施办法》。《办法》规定:2018年3月23日后落户西安人口,须在原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录取;2017年11月21日以后的新落户人口,须回原户籍所在地参加2018年高考。更尴尬的是,现在的西安,连房都买不到了,“房荒”成了3月的西安最热门话题。

抢人之后如何善后?我们都知道人才就是城市的未来。但是针对如今已经出现分化的城市而言,二三线城市抢来的更多只是“人口”,是普通劳动力。所以这些盲目争抢的城市是否考虑了其中的度——抢来的是否都是当地需求的人才?人来了能否尽其才?又是否做好了长远规划——如何让人才更可持续发展?人才如何成为“人财”?如何留住人?

本期封面文章《城市 聚“才”之道》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索。我们真诚希望,人才的使用真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猜你喜欢
建部落户户籍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住建部:我国首个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将出台
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一卡通”互联互通应统—标准
住建部工信部联合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